彼得·阿爾卡季耶維奇·斯托雷平
曾任俄羅斯任首相兼內務大臣
彼得·阿爾卡季耶維奇·斯托雷平(Pyotr Stolypin;1862年4月14日—1911年9月18日),男,俄羅斯政治家,曾任俄羅斯任首相兼內務大臣,出生於彼得堡大學。
1902年出任格羅德諾州和薩拉托夫州州長。1906年任首相兼內務大臣。1907年發動“六三政變”。
在任期間頒布法令,法令公布土地規劃條例,規定凡進行土地規劃的地方,村社份地均自動變為私產,推行向西伯利亞等邊疆的移民政策。
14歲的斯托雷平
1876年搬家到維爾納省,就讀於地方學校。後來,考入聖彼得堡大學。
1885年畢業后隨即進入帝國國有資產部開始其政治生涯。
畫像
1889年成為科夫諾省的貴族議員。
1906年起任內務大臣和大臣會議主席。策劃並發動1907年“六三政變”,開始斯托雷平反動時期。鎮壓工農革命運動,大肆屠殺革命者;同年年法令規定農民有權退出村社,隨時可將份地確定為私產,以建立獨立田莊和獨家農場,通過農民銀行扶持殷實農民建立獨立田莊和獨家農場。法令公布土地規劃條例,規定凡進行土地規劃的地方,村社份地均自動變為私產;推行向西伯利亞等邊疆的移民政策。旨在摧毀村社,扶植富農階級,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俄國經濟的發展。但改革進展緩慢,1906—1916年間只有24%的農民脫離村社在1906-1909年,超過三千名被證實有罪的革命者被各地的特別法庭判處絞刑,以至於時人皆諷刺絞刑架為“斯托雷平的領帶。但是,指責斯托雷平是一個“警察頭子”是片面的。斯托雷平相信俄國的發展可以依靠一個穩定、繁榮、龐大的中產階級為基礎,並以此推行一系列積極的改革政策。
由於眾多激進的議員不情願同政府合作以及支持土地改革,斯托雷平於1906年7月22日解散了第一屆國家杜馬。為了有助於平息異議,斯托雷平同樣希望從國家杜馬中把那些屬於反對派的、不滿的農民代表們趕出去。這樣一來,他就能著手推行他重要的土地改革了。另一方面,斯托雷平試圖提高城市工人的生活水平,和增加地方政府的許可權。主導新的土地改革政策來建立一個富農階級,讓農民更容易取得土地,更自由地成立公社,發揮保守安定的力量。這些人將會尊重私有財產並支持政府的社會改革。斯托雷平試圖改變國家杜馬的性質,以使他們變得更為順從,方便政府通過各項立法或提案。
1907年6月斯托雷平解散第二屆國家杜馬後,提高了貴族及富裕階層的選票權重,減低貧窮階層的有效票數及價值。如此選舉出來的第三屆國家杜馬,導致很多政府的“老熟人”——保守主義議員,回到了國家杜馬中,他們更易於接受與政府的合作。
1911年春提交了一項議案,建議將地方議會系統擴展到俄羅斯帝國的西南諸省,但卻遭到國家杜馬否決。1月法案被送交國務會議審議,遭到了國務會議的強烈反對,雖經過政府努力爭取,斯托雷平提出的建立俄羅斯人選民團的建議還是遭到了否決。3月4日國務會議否決了斯托雷平的西部自治法案。在5月29日的最終表決中,法案以165票贊成,139票反對,8票棄權的結果最終通過。
斯托雷平強制解散上下兩院、強行通過西部自治法案的行為引起了上下兩院的普遍不滿,斯托雷平面臨著來自國家杜馬和國務會議的雙重質詢。
1911年3月15日國家杜馬恢復工作。在此之後,杜馬宣讀了由十月黨、立憲民主黨、社會民主黨的聯合質詢。質詢認為斯托雷平蔑視立法機構和法律,對立法機構和法律不敬。普利什凱維奇指責斯托雷平妄圖把國務會議捏在自己手裡,是俄國歷史上最不幸的一頁,隨後普利什凱維奇高度讚揚了杜爾諾沃的貢獻。米留可夫表示斯托雷平的行為對杜馬造成了致命的傷害最終杜馬以絕對多數的贊成票決定發起質詢。3月24日國務會議也對斯托雷平提出了相似的質詢。國務會議認為,首先,根本不存在滿足使用《根本法》的緊急情況,其次,政府通過的,並不是應急措施,而是一份被國務會議否決的法案。親王戈利岑試圖為斯托雷平辯護。希瑞博爾指出,不能對沙皇任命的大臣提出質詢,倘若法案已經通過了杜馬,那麼沙皇更有資格做出決定。但是,國務會議最後也通過了對斯托雷平發起的質詢。4月1日來到國務會議就質詢做出解釋。國家杜馬最終否決了斯托雷平的解釋。斯托雷平的政治生涯離結束已經不遠了。
1884年與奧列加·鮑里斯諾娃·奈德哈特成婚,兩人育有五個女兒和一個兒子。
1911年在基輔被俄國社會革命黨人暗殺。
斯托雷平之墓
斯托雷平的紀念牌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