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劍聲

蕭劍聲

蕭劍聲 男,1928年10月出生,湖南省人。中國音樂學院教授。1952年畢業於中南部隊藝術學院。現從事民族器樂三弦專業。1952?1953年中南部隊藝術劇院隊員,1954?1965年總政文工團歌劇團團員,1964?現豐中國音樂學院教師,教授,發展了三弦的演奏技法,使之成為有豐富表現力的獨奏樂器,總結出科學的演奏理論與教學理論。他對傳統三弦進行了系統的研究和大膽的改革,設計了多種型號的改革三弦,受到國家相關部門的高度認可,並與樂器製作師宋廣寧先生一起將設計方案做成實物推向市場,如今已被廣大的演奏工作者普遍使用,此舉為我國三弦藝術的繁榮和發展做出巨大貢獻,使我國三弦製作和演奏從此走上標準化專業化 道路。他還為三弦藝術的教育工作做出了巨大貢獻,他將全部心血投入到三弦的教學、科研和創作中;創作、改編了一批三弦獨奏曲,創建了系統的教材,培養了一批演奏家及專業教學人才,兩項三弦樂器改革成果,獲文化部科技成果獎

個人簡介


曾創作多首三弦曲,如:運糧小唱,梅花調。
1998年,為推動三弦藝術事業的發展,培養三弦藝術的後備人才,發起成立《中國音樂學院免費業餘三弦小學班》。
蕭劍聲
蕭劍聲
肖劍聲編寫並出版了中國音樂學院民族器樂教材《三弦樂曲選集》、中國音樂學院社會音樂考級教材《三弦曲集》
2005年承擔了《民族樂器代用蟒皮的研究與實驗》的科研項目,經過長時間反覆的實驗已經取得相關成果,此舉為保護野生動物和改善三弦發音的穩定性以及蟒皮製品的出口限制問題有積極意義。

藝術人生


肖劍聲同志1954年在總政文工團
肖劍聲同志1954年在總政文工團
肖劍聲先生為湖南洞口県人。三弦演奏家、教育家,中國音樂學院教授。系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中國老教授協會會員、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榮譽理事、北京中華傳統樂會常務理事,是享受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
早年就讀於湖南省立第一中學,1949年8月自願參軍,任第四野戰軍政治部宣傳隊演奏員。同年,保送入中南部隊藝術學院音樂系學習,主修民族樂器"三弦",師從陳永昶、魏福漢老師。畢業后相繼任職於中南部隊藝術學院音工隊隊員、中南部隊藝術劇院樂隊隊員、中南軍區文工團歌劇團演奏員、1954年任總政文工團歌劇團演奏員。 50年代在北京曾先後向白鳳岩、白鳳岐、溥雪齋、曹東扶等三弦名家學習各種傳統三弦演奏技法。1964年任中國音樂學院器樂系三弦教師至今。
肖劍聲先生視三弦及三弦教學重於生命。幾十年來,他潛心研究三弦、改革三弦,並以精湛的技藝、無私奉獻的愛心,在自己的崗位上默默地教書育人。
肖劍聲(右)與宋廣寧在研究三弦製作
肖劍聲(右)與宋廣寧在研究三弦製作
我國許多藝術院校原來並不設立三弦專業,幾乎沒有可參考的歷史資料和系統的教材。為了彌補這一歷史空白,肖劍聲先生白手起家,將他全部的心血都投入到三弦的教學、科研和創作中。三弦歷史悠久,但大部分資料散落民間,成書不多。他就利用寒暑假去各地收集傳統曲目和技法,足跡踏遍大江南北。為了既能保留三弦的優秀傳統又使之適應歷史發展的需要,他大膽移植、改編和創作了一大批三弦曲,其中《梅花調》、《椰林鼓聲》、《劉胡蘭》等相當一部分作品已成為三弦史上的傑出作品,並逐步把三弦推向獨奏樂器的新地位。
為提高三弦的藝術魅力,肖劍聲先生對三弦樂器做了系統改革,設計了60型大三弦、80型大三弦、86型高音三弦、兒童三弦等,設計方案由樂器製作師宋廣寧先生製作完成並投入市場,已被國內外三弦演奏者廣為使用。1984年,30餘位學者參加的“80 型大三弦”技術鑒定,一致認為:“肖劍聲同志對大三弦的改革、設計已取得預期效果,這是對老式大三弦作了成功的突破性改革,從音響效果到演奏技巧都獲得了很大的提高和發展,在三弦發展史上是一個新階段,其成果屬我國首創,應繼續生產、擴大。”1991年,文化部與北京市第一輕工業總公司聯合主持了“86型高音三弦”技術鑒定會,鑒定委員會充分肯定了他的設計:“‘86型高音三弦’在保留傳統小三弦的音色特點、演奏技法和民族造型的基礎上,對其進行了較大的改進,設計合理,製作精良,具有一定的先進性,該項目的研製是成功的。”
肖劍聲先生
肖劍聲先生
肖劍聲先生視學生如己出。為培養學生練早功的習慣,他經常天不亮就蹬著自行車到學校帶著學生們練琴。同時,他還十分重視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如今,他的學生遍及海內外,並在全國各類比賽中獲獎。如趙承偉等現已成為我國著名三弦演奏家、教育家。
離休后的肖劍聲仍保持旺盛的工作狀態。因三弦對蟒皮的質量要求高,蟒又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使得蟒皮價格猛漲,三弦價格昂貴,嚴重影響三弦的普及和發展。為此,2005年,肖劍聲和中國音樂學院趙承偉教授承擔了《民族樂器代用蟒皮的研究與實驗》的科研項目。肖劍聲當時年老體弱,但仍帶病主持人造皮的試製工作。經過成百上千次地試驗,終於試製出一批人造皮樂器,包括60型和80型大三弦、86型高音三弦、雷琴、高胡、中胡等,並開發了人造皮低音三弦,此舉開三弦代用蟒皮之先河,為此後代用蟒皮的進一步研究和發展奠定了基礎。本項目既保護了生態資源,又使民族音樂文化得到傳承與發展” ,“尤其是三弦類樂器,已達到了天然的音質水平”。 2006年三弦演奏家姜水林用“80型人造皮大三弦”在維也納金色大廳及瑞士、德國等地演出,受到外國朋友的熱烈歡迎。

教育事業


肖劍聲同志在給《免費業餘三弦小學班》上課
肖劍聲同志在給《免費業餘三弦小學班》上課
為了普及三弦,1998年肖劍聲在中國音樂學院發起開辦了“免費業餘三弦小學班”幾年後,業餘三弦班在“北京國際音樂節”上的演出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好評。同時他還出版了《肖劍聲三弦曲集》、《大三弦樂器的改革》等,和趙承偉等共同出版了《三弦基礎教學光碟》、《三弦樂曲選集》。
肖劍聲先生為中國三弦教育付出了畢生的心血,為建立中國三弦之系統教育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主要著作


左起:黃桂芳、肖劍聲、劉順、趙承偉
左起:黃桂芳、肖劍聲、劉順、趙承偉
肖劍聲先生對三弦的傳統作過較系統的研究,對各種演奏方法進行綜合整理,並在此基礎上,發展三弦的新技法以提高表現力,力求使三弦成為既能適應合奏、重奏、伴奏;又能適應獨奏、協奏的民族樂器。在學習和教學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力求使教學更為科學和規範,使教學進度快而札實,培養的學生遍布海內外,部分學生已成為知名的三弦演奏家及三弦教育家。如學生黃桂芳獲1982年文化部主辦的全國民族器樂比賽"優秀表演"獎(大會只設"優秀表演獎"和"表演獎"),現為新加坡華樂團優秀青年三弦演奏家;在1995年"富利通杯"國際中國民族器樂獨奏大賽中,學生黃桂芳獲一等獎;趙承偉、劉爭朝獲二等獎,兼課學生闖 靖(中央音樂學院學生)、侯慶華(山東藝校學生)獲三等獎。趙承偉現為中國音樂學院器樂系副教授、彈撥教研室主任,是一位較突出的青年三弦演奏家。
著作
著作
收集、整理了一批珍貴的三弦傳統樂曲,並創作、改編有一批三弦獨奏曲。主要作品有:三弦協奏曲《劉胡蘭》(與張肖虎等合作)、《紅梅》(與黃曉飛合作)。三弦獨奏曲《梅花調》、《椰林鼓聲》、《運糧小唱》等。出版了《蕭劍聲三弦曲集》、《三弦樂曲選集》(與趙承偉合編)、《三弦基礎教程》。論文有《三弦樂器的結構及有關聲學原理》、《三弦演奏的音質及音色變化》、《大三弦的改革》、《三弦"彈挑過弦"基本功的訓練》、《三弦藝術之瑰寶--河南曲子"板頭曲"》、《三弦起源歷史資料編議》等。對三弦樂器形制進行了改革,設計的"80型大三弦"和"86型高音三弦"獲文化部科技成果獎,被海內外三弦演奏家廣為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