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三弦

大三弦

大三弦,是蒙古、滿、漢等族彈撥弦鳴樂器。因張三條琴弦而得名。蒙古語曾稱胡兀不兒,今稱修打拉古,意為弦子。流行於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河北、河南、山東、山西、陝西等省區。

彝族舞蹈


彝族舞蹈不僅歷史悠久,而且種類繁多,每個支系都有不同的舞蹈,甚至同一支系,因居住地不同,舞蹈也就不一樣。彝族不僅能歌善舞,而且熱情好客。彝族"大三弦"富有強烈的感染力。每逢"火把節",人們燃起篝火、點上火把,圍著篝火彈起"大三弦"載歌載舞,縱情高歌。火把猶如繁星降地,又似火龍飛舞,令人眼花繚亂。整個節日人山人海,氣氛異常熱烈歡快。

創始


歷史悠久,是我國北方先民發明創造的世界上最古老的彈弦樂器之一。相傳公元前214年,秦始皇滅六國完成統一后,就徵發黎民百姓去邊疆修築有名的萬里長城,為了調劑繁重的勞役,我國北方各民族人民,曾把一種有柄的小搖鼓——鞀加以改造,在上面拴了絲弦,製成了扁圓形、皮面、長柄、可以彈撥的樂器,當時稱為弦鞀,又名琵琶。西晉傅玄《琵琶賦》序有:“杜摯(三國時人)以為嬴秦之末,蓋苦長城之役,百姓弦鞀而鼓之。”一般多認為三弦就是由這種弦鞀演變而來的,它最早在北方邊疆的軍隊中使用。唐代崔令欽《教坊記》中始載三弦之名:“平人女以容色選入內者,教習琵琶、三弦、箜篌、箏等者,謂之彈家。”但其形制不詳。在遼宋金元時期都有著三弦演奏圖像,如北京房山雲居寺遼代磚石塔上有三弦伎樂石雕像,河南焦作市西馮村金墓出土有演奏三弦的樂俑。到了由蒙古民族統治中國的元代,三弦成為元曲的主要伴奏樂器,在遼寧凌源富家屯元墓壁畫中有演奏三弦的圖像。明代以來,文獻記載漸多。明蔣克謙《琴書大全》(卷五)“歷代琴式”中載有“杴琴”:“杴琴者,狀如杴蒲,正方,鐵為腔,兩面用皮,三弦。十妓抱琴如抱阮,列坐毯上,善渤海之樂雲。”杴琴與今日之三弦形制已很相似。明代徐會嬴輯《文林聚寶萬卷星羅》中載有三弦譜式。明代北京的蔣鳴岐是著名的三弦演奏家,其高超的技藝被譽為京師的“八絕”之一,明沈榜的《宛署雜記》說他“能於弦中作琴、笛等聲”。到了由滿族統治中國的清代,約在19世紀中葉,直隸(今河北省)高陽縣木板大鼓”說唱藝人馬三峰,將三弦放長加大、創製成大三弦,從而使它在伴奏說唱音樂方面形成了獨特的風格。

清代彈唱名家


據清代《律呂正義后編》和《大清會典事例》所載,大三弦曾為清代宮廷宴樂樂器,在“番部合奏樂”中只使用一支,而在表演《慶隆舞》時,樂隊中則要使用八支大三弦參加伴奏。清代末期,北方有位瞎子阿炳那樣多才多藝的盲藝人王玉峰,《梁溪類稿》中說他是一名“箏、琵、簫、管無不精,而三弦尤絕”的高手,創造了“三弦彈戲”,可用弦音模擬當時著名京劇演員譚鑫培、龔雲甫等人的唱腔,甚至還能奏出人聲、軍馬聲和禽獸飛鳴的效果,堪稱一絕。

形狀做工


三弦是我國傳統民族彈撥樂器。因張有三弦而得名。受不同地域、民族及文化風俗影響,三弦歷來有多種形制,大致可歸為大、小兩種三弦。20世紀50年代以後,一些樂器改良家和三弦演奏家在這兩種三弦基礎上進行改良,取得很大成功。
蕭劍聲(右)與宋廣寧在研究三弦製作
蕭劍聲(右)與宋廣寧在研究三弦製作
傳統三弦全長122厘米左右,由共鳴箱、琴頭、琴桿、弦軸、琴馬和琴弦等部分組成(圖)。共鳴箱又稱琴鼓、鼓子或鼓頭,多呈扁橢圓形,狀似龜盤,也有扁圓形或扁長方形的,但為數較少。琴鼓長22厘米~25厘米、寬20厘米~22厘米、厚9厘米,由鼓框和蟒皮構成。鼓框用四塊(長短各二)硬重的花梨、紅木、紫檀或烏木拼接膠粘製成,以老紅木為佳,上下開有裝入琴桿的方孔,兩面銼出坡口,倒去硬棱,蒙以蟒皮或合成膜料,以大蟒中段皮面青花白地者為最好,皮膜經剪裁、潤濕、縫竹棍,蒙皮時用濃稠的魚膠粘合,經墊雙板、綁麻繩、砸楔子等過程,要多次進行砸、揉、烙,膠牢以後四周坡口鋸一小槽,嵌入竹片或骨片為飾。琴頭是三弦的裝飾部分,上部多為扁鏟形,頂端較寬並向後呈弧形彎曲,其上雕刻花紋或鑲嵌骨飾,也有上部為如意形、雕飾大頂花,下部中間開有長方形通底弦槽,兩側設有三個弦軸(左一右二)。弦軸呈圓錐體,用紅木、花梨等比琴桿稍硬木料製成,長13.5厘米,外表刻有麻花形紋飾,軸頂鑲嵌骨花為飾。琴桿為半圓形柱狀體,由指板和背板膠合而成,前平后弧,長80厘米,上端設有山口,指板多用鼓框木料製成,僅厚1.2厘米,表面平滑不設品位,琴桿下端呈方形、插入琴鼓方孔之中。琴鼓皮面中央,置一竹制長橋形琴馬。琴尾置有道冠(又稱護弦帽)。張三條絲弦、鋼絲弦或尼龍鋼絲弦。在琴鼓下端,有一菱形木殼(又稱爪扣)系弦。
三弦演奏家肖劍聲先生對三弦樂器做了系統改革,設計了60型大三弦、80型大三弦、86型高音三弦、兒童三弦等,設計方案由著名樂器製作師宋廣寧先生製作完成並投入市場,現已被國內外三弦演奏者廣為使用。60型大三弦,全長116.8cm、琴鼓長23.8cm、寬21.5cm、厚9cm;80型大三弦全長117.8cm、琴鼓長26.5cm、寬23.2cm、厚9.8cm。與傳統大三弦相比,改良后的兩種三弦琴鼓共鳴腔體擴大,框邊較薄,內壁呈橢圓形,挖有迴音槽,使之發音純凈渾厚。適當縮短琴桿,便於左手運指按弦。山口下移。指板下端與琴鼓面接平,擴展了高音區音域。琴桿內挖空與鼓腔相接通,增強共鳴。演奏時,在琴鼓左側安置銅製弧形支架,使雙手減輕扶托琴桿的負擔,為充分表現樂曲內容和發揮演奏技巧創造了條件。兩種三弦均由中國音樂學院肖劍聲先生設計、北京民族樂器廠宋廣寧師傅製作。86型高音三弦是在傳統小三弦基礎上改良而成。主要特點是改善了音質,餘音延長。具體做法是適當放大琴鼓,琴鼓內設雙共鳴腔,主共鳴腔在下方,呈橢圓形;輔共鳴腔在上方,呈月牙形,兩腔之間有孔相通,定弦為C、G、C或D、A、d。為滿足不同音色的需要。設有兩種大小不同的主共鳴腔:86—1型和86-2型。8&l型主腔小、輔腔大;86—2型主腔大、輔腔小。1986年,該琴由中國音樂學院肖劍聲教授設計、北京民族樂器廠著名樂器製作師宋廣寧製作成功。1991年,通過文化部專家技術鑒定。

改進


20世紀50年代後期,由我國著名三弦演奏家、教育家蕭劍聲先生設計、天津市民族樂器廠製造的短桿大三弦問世。這種新型大三弦制訂有輕工業部標準,全長112厘米。琴桿長75厘米,琴鼓長23厘米、寬20厘米、厚9厘米,琴桿短、把位近,可發揮快速演奏技巧;置有活動山口,能任意轉調;將指板與鼓面接平,音域向上擴展一個八度。適於獨奏或民族樂隊使用。

大三弦藏品


故宮博物院

在北京的故宮博物院里,收藏有一件紫檀木製的大三弦,全長97.8厘米。琴鼓橢圓形,用匏製成,正面蒙以蟒皮為面,狀如龜盤,琴鼓長17.5厘米、邊厚7.2厘米。琴頭扁鏟形,長16.3厘米,上部較寬並向後彎曲,下部中間開有通底弦槽,兩側設有三個紫檀木弦軸(左一右二),軸長7.8厘米。琴桿為半圓柱狀體,桿長63.2厘米、上寬2.4厘米、下寬3厘米。琴鼓尾端有象牙制爪扣系弦,並垂有一束彩色絲穗為飾。這件三弦選料考究、裝飾精美,不僅琴鼓側面刻有串枝蓮紋飾,還在匏制的琴鼓背面雕刻出美麗的奏樂畫面,其圖像為四仕女分別手持笙、笛、簫、板等樂器,在山竹間演奏,紋飾清晰,構圖生動。此琴為清宮舊藏,製作年代不詳,曾在清代宮廷宴樂的“番部合奏樂”中使用。

研究所

在北京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的中國樂器博物館里,陳列著多件大三弦。其中一件為烏木製,全長123.2厘米,琴鼓為橢圓形,兩面蒙以蟒皮,鼓面長20.5厘米、寬18.5厘米、厚9厘米,琴頭扁鏟形,頂端鑲有骨飾,置三軸(左一右二),骨制山口,竹制長橋形琴馬,張三條絲弦。此琴用料講究,工藝細緻。原為我國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梅蘭芳先生所藏,1958年,梅先生將其捐獻國家。其中另一件三弦為紅木製,全長123.5厘米,琴鼓橢圓形,兩面蒙蟒皮,鼓面長21.6厘米、寬19.7厘米、厚8厘米,琴頭扁鏟形,上端鑲有骨片為飾,下部中間開有通底弦槽,兩側置有三個紅木製弦軸(左一右二),軸體外表刻有麻花形凸條花紋,軸頂鑲嵌骨花,下端設有骨制山口,琴桿為半圓形柱狀體,正面為按弦指板,竹制長橋形琴馬,張三條絲弦。此琴原為我國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程硯秋先生藏品。已被載入大型畫冊《中國樂器圖鑑》中。在展品中還有一件現代大三弦製品,通體用色木製成,全長121厘米,琴鼓橢圓形,鼓框四周坡 口鑲有骨飾,兩面蒙以青花白地大蟒皮,鼓面長23厘米、寬20厘米、厚8.5厘米,琴頭扁鏟形,上端鑲有骨飾,下開弦槽,兩側置三軸,軸體外表刻麻花形條紋,軸頂鑲有骨花,琴桿為半圓形柱狀體,以色木為底板,表面粘有按弦指板。指板和弦軸均使用質地細密、堅硬的紫檀木製作,骨制山口,竹制馬,張絲弦。此琴的琴桿用色木作後背,用紫檀木作指板,既節省了貴重材料,而且重量輕、耐磨和不易變形,比用純烏木、紅木製桿的三弦易於演奏。

大三弦演奏


演奏大三弦時採用坐姿,兩腿自然分開,左腿稍向前伸,或將右腿搭在左腿上,琴鼓置於右腿上,琴頭斜向左上方。左手輕扶琴桿,用食指、中指、無名指按弦,手勢呈龍爪式,右手用拇指、食指持撥片或戴骨制指甲彈撥琴弦發音,其餘三指握於手心,也可用五指彈奏。三弦有多種定弦法,民間一般定成“硬中弦”或“軟中弦”兩種,而以“硬中弦”最常用。“硬中弦”是中弦與裡弦為五度關係,外弦與裡弦為八度關係;“軟中弦”是中弦與裡弦為四度關係,外弦與裡弦為八度關係。民族樂隊或獨奏,三弦也定成“硬中弦”,如定成C、G、c;D、A、d或G、d、g等。音域一般為三個八度。三弦的音色,高音堅實清脆,中音明亮圓潤,低音豐滿渾厚。音量較大。左手技法有板、粘、揉、扣、滑等,右手有彈、挑、雙彈、雙挑、滾、分、掃、砸、搓兒等技法。可自如地演奏大、小三度,純四、五度和八度等雙音,還可演奏三音組成的和弦,並可轉調演奏。

曲藝中的作用


大三弦
大三弦
大三弦在北方又稱“大鼓三弦”或“書弦”,屬中音樂器,可用於獨奏、合奏或為曲藝、戲曲和歌舞伴奏。尤其在說唱音樂伴奏方面,曲種廣泛,演技較高,北方的各種鼓書,如京韻大鼓西河大鼓梅花大鼓山東大鼓東北大鼓樂亭大鼓京東大鼓、北京單弦、天津時調、陝北說書,以及為曲劇、呂劇等戲曲伴奏中,大三弦都是主要的伴奏樂器,在曲藝伴奏中還居於主弦地位。

曲目


三弦獨奏曲

有:《合歡令》、《海青拿鵝》和《柳搖金》等。前兩首源於18世紀以前北方流傳的弦樂合奏《弦索十三套》,後者為戲曲中的一個曲牌。

蒙古族

有:《阿都沁阿斯爾》、《古日奔阿其圖》、《黃旗阿斯爾》等。《阿都沁阿斯爾》是流傳在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的一首傳統的三弦獨奏曲,“阿都沁”即太僕寺旗,“阿斯爾”為樂曲之意,這是一首世代流傳、情緒歡樂的樂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