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板大鼓

木板大鼓

木板大鼓是流佈於河北大部分地區的一種曲藝鼓書形式,有小口大鼓、清口大鼓、怯大鼓、弦子鼓兒等別稱。

木板大鼓表演時一人左手持木板,右手持鼓楗,站立說唱中輪番敲擊木板和書鼓,使其與說唱相配合,另有人持三弦專司伴奏。

徠2006年5月20日,木板大鼓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歷史沿革


淵源背景

滄州木板大鼓產生於滄縣民間。據藝人口傳和民國《滄縣誌》、《滄縣文化志》等史籍資料記載:滄州木板大鼓孕育、誕生於明朝中末期。

發展情況

木板大鼓
木板大鼓
清初在冀中廣為流傳。乾隆時,滄州木板大鼓藝人李朝臣被召進皇宮說唱《西廂記》,深得皇帝賞識。紀曉嵐在《閱微草堂筆記·津陽消夏錄》里,提到一位滄州木板大鼓藝人劉君瑞,文中稱“滄州瞽者劉君瑞,嘗以弦索來往余家”。足見當時滄州木板大鼓非常流行。
咸豐、同治年間,龐鳳域先生將滄州木板大鼓發揚光大。
民國初年,滄州木板大鼓進入興盛時期,后逐漸衰敗。
1949年後,滄州木板大鼓書進入復興時期,活動範圍逐漸拓寬。後來,除滄州各地外,其足跡遍及京津、山東北部、東北三省及黃河沿岸。

藝術特點


演唱形式

民間藝人周金山表演的木板大鼓《鬧洞房》
民間藝人周金山表演的木板大鼓《鬧洞房》
木板大鼓的演唱形式為演員左手執木板擊節站唱,所用木板為小木板,右手執鼓楗,按演唱需要擊鼓。早期另有一人用中三弦伴奏,20世紀以來均改為大三弦

唱腔特徵

滄州木板大鼓音樂,有頭板、二板、三板等三種不同的板式結構。唱腔渾厚粗獷,有時似唱、似敘似述,具有濃郁的地方氣息。

曲調特點

早期曲調單調,僅以三弦伴奏,演員自擊木板掌握節拍。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吸收了西河大鼓與徠河北民歌、戲曲等曲調,並增加了四胡等伴奏樂器。

經典劇目


京韻大鼓的母根——滄州木板大鼓
京韻大鼓的母根——滄州木板大鼓
木板大鼓的傳統節目非常豐富,短篇有《老鼠告貓》、《勸人方》、《度林英》、《郭巨埋兒》、《目連救母》、《趙五娘》等百餘段;中篇有《二度梅》、《響馬傳》、《武松傳》、《千里駒》、《金環記》和《姜公案》等上百段;長篇有《左傳春秋》、《吳越春秋》、《英烈春秋》、《走馬春秋》、《金盒春秋》等“五大春秋”和《薛家將》、《楊家將》、《呼家將》、《包公案》、《劉公案》、《海公案》等“三將三案”,以及《飛龍傳》、《馬潛龍走國》等數十部。

流行地區


木板大鼓原為流行於河北大部分地區農村的鼓書,1870年前後進入北京、天津等地。

傳承保護


流傳現狀

進入21世紀以來,木板大鼓的傳承與發展陷入了困境。知名的木板大鼓民間藝人僅有8人,最年輕的也已57歲,前景非常令人擔憂。

保護措施

自2007年開始,河北省滄縣成立木板大鼓藝術傳習所,以培訓班的形式招收木板大鼓小演員,由老藝人傳授木板大鼓技藝,使其得到傳承和發揚。

傳承人物

【文化滄州】滄州木板大鼓 ——北京大鼓書的民間根脈
【文化滄州】滄州木板大鼓 ——北京大鼓書的民間根脈
唐貴峰,男,1939年6月出生。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河北省滄縣申報。項目名稱:木板大鼓。
劉銀河,男,1949年出生。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河北省滄縣申報。項目名稱:木板大鼓。
王振義,男。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河北省滄縣申報。項目名稱:木板大鼓。

入選非遺

2006年5月20日,木板大鼓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曲藝價值


木板大鼓
木板大鼓
木板大鼓的唱腔音樂為板腔體,曲調簡潔獨特,粗獷渾厚,對北方許多鼓書與鼓曲如西河大鼓、京韻大鼓京東大鼓樂亭大鼓、竹板書等的形成與發展,都產生過不同程度的影響,具有十分獨特的藝術價值。
滄州木板大鼓流傳數百年,幾經時代的變遷,是真正土生土長的民間說唱藝術,它頓挫淋漓的大悲調是社會下層人民心聲的體現,典型地反映了“燕趙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滄州木板大鼓不僅具有娛樂功能,重要的是它的教化作用,在各個社會歷史時期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為它通俗易懂,表達感情強烈,鄉土氣息濃厚,現編現唱宣傳效果好,在廣大農村其喜聞樂見的程度不亞於流行歌曲、電視、電影。

社會影響


有專家稱“滄州木板大鼓是京韻大鼓的母根”,原文化部長高占祥指出“西河大鼓是由清代乾隆年間流行於當地的弦子書和木板大鼓衍變而成。”可以這樣說,沒有滄州木板大鼓,就沒有北方大鼓曲群,如果把北方大鼓曲群比做金字塔的話,那麼滄州木板大鼓即是這座金字塔的塔基。

重要活動


2018年6月8日至14日,“多彩非遺美好生活”全國非遺曲藝周活動在天津舉辦,由王銀傑和趙福雲表演的木板大鼓《賈寶玉夜探瀟湘館》在現場被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