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舒縣

龍舒縣

龍舒縣:以古群舒之一的龍舒古國為名·古龍舒國見諸文獻最早的要數《左傳》.文十二年(前615年),群舒叛楚,先後為楚滅亡,成為楚邑·漢在舊邑建縣,初屬九江國,

簡介


龍舒縣
龍舒縣
淮南國,九江郡地。元狩二年,改屬廬江郡.考其遺址,位今舒城縣龍河口。漢高祖七
年(前200年),封兄子劉信為羹頡侯,立國13年,於高后元年(前187年)有罪,削
為關內侯。羹頡侯邑位今舒城縣西北15公里。離此不足3公里俗稱舒王墩為羹頡侯墓.
這個侯是戲謔,嘲諷性封號。據《史記 楚元王世家》記載,劉邦在未發跡前,常呼朋
喚友去兄嫂家吃飯,嫂厭其常來,故意敲鍋以示"羹盡".劉邦建漢統一后,分封同姓諸
侯王,唯獨不封嫂之子劉信。經"太上皇"勸說,才懷著情緒封劉信為"羹頡侯".顏師
古注:"頡,音戛,言其母戛羹釜也."劉信在封地興修水利,建七門堰,為安徽古代重
要的水利工程。該堰位於今舒城縣新街鄉七門堰村的七門山下.

歷史沿革


漢高帝十一年(前196),設龍舒縣(治今安徽舒城縣龍河鎮一帶),屬九江郡。文帝十六年,屬淮南郡(國),元狩元年(前122年),復屬九江郡。二年七月壬子,今衡山郡東部及九江郡南部地區組建江北廬江郡,龍舒縣改屬之。延康元年(220年)十月,曹魏代漢,因地處吳、魏交戰處,廢龍舒縣。咸熙二年(265年)十二月,西晉代魏,復置龍舒縣(仍治龍河鎮),仍屬廬江郡。劉宋元嘉二十五年(448年),廢龍舒縣,划南境屬呂亭左縣,北屬舒縣。

轄地


史料載明,漢晉時都有舒縣和龍舒縣,皆隸屬廬江郡。龍舒縣與舒縣下轄地區先後有交叉。東漢永平元年(公元58年),龍舒縣則改為“龍舒侯國”。《安徽省志》記載,龍舒侯國在漢時“立國13年”。龍舒縣範圍包括今天的廬江全境、舒城西南、桐城南、懷寧北等地區,認為東漢時有龍舒縣是錯誤的,把龍舒縣當作今某個縣也是錯誤的。《舊唐書·地理志》(中華書局,第五冊)載:“廬江,漢郡名。漢龍舒縣地,屬廬江郡。梁置湖州,隋復舊也。”說明今廬江縣在漢時屬龍舒縣。
西晉杜預《春秋左氏經傳集解》認為:“舒西南有龍舒,東漢侯國,六朝縣廢,今懷寧、桐城之間有大小龍山,意古龍舒境乎。”說明漢龍舒縣包括今天的安徽懷寧縣、桐城市。清·姚鼐也是同樣的觀點。他在《漢廬江郡沿革考》寫道:“龍舒,蓋得今懷寧北、桐城南地。”
西漢龍舒縣還下轄今舒城縣西南山區。《安徽歷代政區治地通釋》曰:“龍舒縣——春秋群舒之邑,西漢置縣。故址疑在今舒城縣西南曉天鎮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