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馬碧雞坊
金馬碧雞坊
金馬碧雞坊位於昆明市中心三市街與金碧路匯處,高12米,寬18米,雕樑畫棟精美絕倫,東坊臨金馬山而名為金馬坊,西坊靠碧雞山而名為碧雞坊,是昆明的象徵。金馬碧雞坊始建於明朝宣德年間,至今已有近四百年的歷史。
當太陽將落,餘輝從西邊照射碧雞坊,它的倒影投到東面街上;同時,月亮則剛從東方升起,銀色的光芒照射金馬坊,將它的倒影投到西邊街面上;兩個牌坊的影子,漸移漸近,最後互相交接。這就是60年才會出現一次的"金碧交輝"的奇觀。相傳,清道光年間,這個奇觀曾經出現過一次。由於地球、月亮、太陽運轉的角度關係,這樣的景,要 60年才能出現一次。"金馬碧雞坊"的設計體現了古代雲南人對數學、天文學和建築學方面的造詣。原“金馬碧雞坊”於10年動亂中被拆毀,現有的"金馬碧雞坊"是1998年在原址按原風格重建的。
金馬碧雞坊
清代名士趙士麟在《碧雞詩》里這樣寫道,“彩雲一片舞天雞,五色光中望欲迷。化作青山千載碧,王褒空自渡巴西。”後來謫居雲南的明代著名文人楊慎,移王褒的金馬碧雞文於昆明西山石崖之上,且題曰:“爰糾漢字,用彪漢詞,滇之文獻,尚考於斯。”
金馬碧雞坊風光
漢代,有關金馬碧雞的記述大都較為簡單,且語焉不詳。顏師古等人解釋說:“金形似馬,碧形似雞。”意即滇中出產金玉。按今天人類學、民族學以及民俗學的觀點來看,金馬碧雞很可能跟雲南少數民族先民的動物圖騰崇拜有關。到了東晉,常璩的《華陽國志·南中志》對金馬碧雞的描寫:”章帝時,蜀郡王阜為益州太守,治化尤異,神馬四匹出於滇池河中……”,“長老傳言,池中有神馬,或交焉,即生駿駒,俗稱之曰‘滇池駒’,日行五百里。”“碧雞光景,人多見之。又傳昔有鳳鳴其上,土人呼為碧雞,因以為名。”又言:“禺同山(今大姚、永仁一帶)有碧雞、金馬,光影倏忽,民多見之……”。《華陽國志·南中志》有關金馬碧雞的記述,表明了當時各少數民族先民居住的南中地區可能已出現了動物圖騰崇拜的信仰。
古代的滇池和滇西廣大地區氣候溫潤,植被茂密,適宜各種飛禽走獸繁衍生存。據《後漢書·西南夷傳》載:“此郡(益州郡)……河土平敞,多出鸚鵡、孔雀……”各種飛禽如原雞、箐雞、野雉、錦雞和孔雀等成群生活在山林溪谷之間,少數民族先民認為是吉祥美好的象徵。“碧雞”其實很有可能就是傳說中的祥瑞之鳥鳳凰。它的原型應該是南中所常見的孔雀之類的珍禽。少數民族先民憑藉豐富的想象力,編織出了“碧雞”的美麗神話。
考古發掘也表明,漢代生活在滇池及其附近地區的百越部族有崇拜孔雀的習俗。在晉寧石寨山和江川李家山出土的許多青銅器物上都刻有孔雀圖案,此外,還有孔雀杖頭、孔雀銜蛇青銅扣飾等等。尤其是石寨山12號墓“詛盟”場面貯貝器蓋上,竟雕有一婦女以蛇喂孔雀的場景,說明了孔雀普遍受到百越部族的喜愛和崇拜,認為是吉祥幸福之鳥。《山海經·南次山經》說:“其狀如雞,五彩而文,名曰鳳凰。是鳥也,飲食自然,自歌自舞,見則天下安寧。有關“碧雞”的神話傳說帶有民族和地域的特點。
滇池及滇中廣大地區很早就以產馬著名,春夏則牧之於懸崖絕谷;秋冬則放之於水田有草處。馬與少數民族先民的生活密切相關,征戰、馱運、耕作……無一離得開馬。人們對馬喜愛有加,甚至視為財富。考古發掘也可證明這一點。二十世紀末,考古工作者在官渡區羊甫頭墓地一東漢墓葬中發掘出了一具青銅馬模型,長105厘米、寬32厘米、高107厘米,分體鑄造而成。如此之大的青銅馬模型在滇池乃至滇中地區尚屬首次發現。檀萃《滇海虞衡志》載:“馬產幾遍於滇,而志載某郡與某某郡出馬,何其褊也。”又言:“南中民俗,以牲畜為富,故馬獨多”。
金馬碧雞坊
金馬碧雞坊
一關在東一關西,不見金馬見碧雞。
相思面對三十里,碧雞啼時金馬嘶。
金馬碧雞坊
乘3路、4路、90路及62路公共汽車在金馬碧雞坊處都有停靠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