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態自若

神態自若

神態自若 [shén tài zì ruò]

解釋:神態:神情態度;自若:不拘束,不變常態。精神態度自如

[典故出處]高陽《胡雪岩全傳·平步青雲》下冊:“所以並不覺得失望,神態自若地問道:‘你們杭州的房子是怎樣的格局?’”

基本資料


條目:神態自若
詳解:神態:神情;自若:如常,像原來的樣子;若:平常的樣子。神情臉色毫無異樣。形容鎮靜,不慌張。

出處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任誕》:“文王曰:‘嗣宗毀頓如此,君不能共憂之,何謂?且有疾而飲酒食肉,

造句


神態自若:馬上要進行期末考試了,周圍的同學都十分緊張,因為小明已經做足了充分的複習準備,所以他在位置上神態自若地等待老師。

其他


古說法:神態自若——旁人為之反側,充晏然,神意自若。

英文翻譯


to appear calm and at ease; to appear comp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