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竺岩

天竺岩

天竺岩位於廣東揭陽揭西縣城河婆鎮南面4公里的明山東麓,創建至今800多年。奇石突起,以天然石洞為佛殿,今增新宇,風光如畫。1989年7月1日列為縣級文保。1995年被批准開放。

發展歷史


天竺岩
天竺岩
岩所處之明山,是著名三山之一,與毗鄰的巾山、獨山成為隋代創建三山國王廟之神話出處,馳名兩岸,堪 稱“揭西第一洞”。清《廣東通志》載:“招仙觀在揭陽縣西明山(今屬揭西縣),宋嘉定中(1208—1224)建,相傳有羽士隱此。”至明朝成化八年(1472)秋月,由住持慧釗和尚募資,鳩築成寺,佛殿僧舍初具規模。清乾隆十六年(1751)十二月初一日,揭陽縣正堂顧,接受九月十六日生員黃鷹揚等12人呈文,稱其祖楊蘊有糧田12畝,於康熙十八年(1679)施岩為香油資,為防被變賣,須勒石之求,故立下《廉明縣主顧批准勒石示禁》碑(今存)。乾隆五十二年(1787),密證禪師住持此寺,遍題十方,修葺擴建,殿舍僧院更加完備(今存碑記)。
1950年後,寺被廢止。1989年7月1日,中共揭西縣委批准修復,列為文保護單位。

主要景點


岩山門高大瑰麗,設正門和左、右偏門,上飾澄色琉璃瓦,嵌瓷楚尾和動物、花草,光彩耀眼。門柱石刻對聯,橫批刻“翼善開賢”。又擺大石獅、大石鼓各一對,使山門顯得更為壯觀。
再進,正對面是一個長方形車庫,上飾澄色琉璃瓦,與後山翠林青黛相映成趣。登其旁石台階而上,便抵達石洞前所築佛廳正面。新建佛廳美輪美奐,並建兩“伸手”。廳脊嵌瓷雙龍朝法輪,隨帶嵌入物,古色古香。作為主殿的自然洞頂巨石,高過廳脊,勢凌青天,於緊連的綠林中分外顯眼。佛廳門匾石刻著:“天竺古岩”。走過佛廳,便抵達石洞內主殿。它有350多平方米,可容數百人,三面為天然石壁,底面有石龕,前面用石條砌成精緻的殿門。天然巨石蓋中,有一小孔,深不可測,被稱為“出米孔”。
殿後有迂迴隧道,中有石室,如入迷宮。由暗道穿越出門,到達山谷,清風吹拂,迎面忽見10米高天然石雕大佛,巍然端坐,笑逐顏開。舉目眺望,滿坡蒼松翠竹,奇花異草,嫣紅奼紫,綠滴凝香,亭台掩映於綠海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