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三部曲

土地三部曲

《土地三部曲》——《火花》、《自由》、《曙光》是葉君健的長篇系列小說,描寫自辛亥革命前夕到五四運動期間中國社會的大變動,展示了從農村到城市的階級鬥爭的場景。《土地三部曲》所寫的是從辛亥革命前夕到五四運動爆發這個歷史階段中的中國社會的一個橫斷面。小說從長江中游一帶破產農民的遭遇寫起一直寫到他們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去法國當勞工,他們之中的優秀分子,後來成為最早的馬克思主義者。故事從長江流域的幾個農村展開,中心問題是土地。三部曲中的第一部《火花》,故事的重點是在農村。它描寫地主、豪紳。縣官如何勾結一氣,掠枯農民的土地,同時為了怕農民反抗,又台何施展種種陰謀詭計,瀕於死亡的農民,終於自發地起來造反,和地主進行了堅決的鬥爭。

基本信息


《土地三部曲》—《火花》《自由》《曙光》
《土地三部曲》—《火花》《自由》《曙光》
圖書名稱:《土地三部曲》
書籍作者:葉君健
圖書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
圖書品相:9成品相
庫 存 量:1 套
圖書售價:60.00元
徠圖書類別:文學
圖書標籤:葉君健人民文學出版社
上書時間:2009-07-28
出版時間:1980-09 印刷時間:1980-09
開本:大32開
裝訂:平裝

社會評價


土地三部曲
土地三部曲
《土地三部曲》,絕不僅是因為可尊敬的作者有這樣一段可尊敬的創作歷程。《土地》三部曲,第一部《火花》,已由人民文學出版社於1979年7月出版,印了二萬二千冊;第二部《自由》,已由北京出版社的《十月》文學叢刊提前發表(1978年12月出版的第二期,當時叢刊還稱“叢書”),那一期《十月》印了十一萬冊,所以影響比《火花》為大;第三部《曙光》,已有部分章節在《長江》文學叢刊上發表;《自由》和《曙光》與《火花》配套的單行本,據說可望在1980年內出齊。三部曲的內容,是寫辛亥革命前夕到五四運動爆發這個歷史階段,長江中游從農村到城市的生活畫面,出現了眾多的農民形象,同時也寫到從破產農民中產生的最早的產業工人,以及市鎮上的屠夫、地主、豪紳、官僚、軍閥、買辦……第三部並寫到了中國勞工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歐洲戰場上的遭遇,把讀者的視野引到了國外。
象這樣題材的一種三部曲,形容起來,人們往往會不假思索地使用“波瀾壯闊”之類的詞語,然而細品葉君健同志的文筆,就會感到,用這一類的詞語來形容《土地》三部曲,是並不恰當的。葉君健同志曾說,他的寫法是“平淡無奇”的。的確,《自由》在《十月》刊出之後,有一些讀者覺得這部長篇行文似較平淡,節奏似較緩慢,因而不大能接受。但也有一些讀者覺得它味似橄欖,頗有后味,堪稱耐讀的力作。本來“蘿蔔韭菜,各有所愛”,讀者的口味,是用不著加以統一的。但是,倘若《土地》三部曲的寫法能令更多的讀者所理解,那是會有更多的人喜歡它的。
土地三部曲
土地三部曲
《十月》刊出三部曲第二部《自由》時,在“編者按”中有這樣的評價:“作者的筆法頗為獨特,冷靜的陳述,精鍊的白描,向讀者展示出一種與眾不同的風格。”在“編後記”中又說:“作者借鑒了國外當代文學的某些特點,筆觸冷靜,情致淡遠,別具一格。”這“編者按”與“編後記”都是我起草的,現在看來,當時因為掌握情況不全,所作的評價是不甚中肯的。其中有的看法我要堅持,有的則必須修正。
土地三部曲
土地三部曲
要堅持的,是對葉君健同志用筆冷靜的欽佩。當人們得知葉君健同志創作三部曲的境遇而未及展讀文稿時,以為這是一部噴溢著憂憤之情的金剛怒目式作品,而且必不可免會在歷史的回顧之中,於人物、場面上對現實有所影射。接觸一些作者處於同樣困境中的文稿,那些文稿大多具有上面所說的特點。那當然不但是無可疵議,而且是極易理解的。然而葉君健同志的三部曲卻全然是另一種寫法,他並沒有把自身所遭遇的不幸與主觀的憂憤帶進作品里去,只是極為冷靜地娓娓而敘著幾十年前長江中游鄉村、小鎮、城埠里各種各樣人物的生活與命運,保持著一種不瘟不火的客觀態度。
所謂客觀態度,當然不是說作者沒有自己的立場、好惡與傾向,而是指行文的方式,亦即敘述與描寫的手法,那確是情致淡遠,后味醇郁的。比如《自由》中有一段,寫到黃土村的貧苦農民們出於對地主豪紳的憤懣,決心為兩位被官府殺害的老農劉延良、王樹海實行合葬,這本是一場激烈的階級鬥爭,似乎宜用濃墨潑灑,寫它個電閃雷鳴、飛揚恣肆,然而作者的行文卻冷峭之極,不露聲色地作如下敘述:當這兩位老人合葬的日期和時間一確定以後,消息馬上就傳遍了四方。大家在哀悼的心情中同時也感到興奮。庄稼人這天都放下了手頭上的活計,一大清早就絡繹不絕地向入葬的地點奔來。他們都爭先恐後地要搶機會抬一下這兩個老佃戶的棺木,以表示他們對這兩個老莊稼人的愛戴。雖然這兩個棺木沒有什麼裝飾,連油漆都沒有塗上,但大家都認為這是一次很隆重的葬禮。大家前呼後擁,小心翼翼地輪流把它們扛在肩上,生怕驚動安息在裡面的人。抬著王樹海棺木的那些庄稼人,挪著沉重的步子,默默地一步步地走出他出生的村子,來到田畈上,向黃土村的方向進發。田畈上是一片寂靜,好象也在為這個老人默哀。但這裡並不是空無一人。趕來送葬的男女老少,這時都從沿路的山間小徑和村子里走出來,參加到這送葬的行列中。人群越往前走,這個行列就越向前後左右膨脹。太陽越升得高,在田畈上行進的行列也就越擴大。然後寫到人們如何把棺木輕輕放進事先掘好了的墓穴里,又如何“爭先恐後地接過鐵杴,在這新崛起的墳墓上各自加一杴土”。緊接著是極精鍊的白描:墳的體積在不斷地增高,增大。最後它們就象兩座紀念碑式的雄偉建築,昂然地立在山坡之上,俯視著下面一片廣漠的、由庄稼人耕種出來的田野。

作者簡介


葉君健(1914~1999)中國作家,翻譯家,兒童文學家。筆名馬耳。湖北紅安人。1933年到武漢大學攻讀外國文學,課餘開始創作。1937年出版用世界語寫作的短篇小說集《被遺忘的人》。大學畢業后赴日本,教授英語、世界語。抗戰開始后在武漢從事抗戰文藝活動。後到香港,任英文版刊物《中國作家》主編,還將當時中國抗戰文學的優秀作品譯成外文在國外發表。太平洋戰爭爆發后,到重慶大學中央大學、復旦大學任教。1944年去英國宣傳中國人民抗日事迹。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在英國劍橋大學研究歐洲文學,用英文寫成長篇小說《山村》,描寫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山村中的農民帶著陌生和惶惑心理捲入革命浪潮,還寫了《它們飛向遠方》和短篇小說集《無知的和被遺忘的》。1949年秋回國。在對外文委工作。50年代起,任《中國文學》(英文版)副主編。70年代后完成長篇《土地三部曲》——《火花》、《自由》、《曙光》,描寫自辛亥革命前夕到五四運動期間中國社會的大變動,展示了從農村到城市的階級鬥爭的場景。他還是一位兒童文學作家,不少作品以外國的歷史、傳說和現實生活為題材,為中國少兒讀者擴展了眼界。他最主要的翻譯作品為《安徒生童話全集》。
作者葉君健
作者葉君健
湖北黃安(今湖北紅安)人。民盟成員。1936年畢業於武漢大學外文系。1938年在武漢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政治部第三廳從事國際宣傳工作,同年參加發起成立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在香港主編英文刊物《中國作家》,任重慶大學、中央大學、復旦大學教師,1944年應聘赴英任中國抗戰情況宣講員,劍橋大學英王學院歐洲文學研究員,1949年歸國,歷任輔仁大學教授,文化部外聯局編譯處處長,《中國文學》副主編,中國作家協會書記處書記、中外文學交流委員會主任。中國民盟中央委員,全國第三屆人大代表,全國第五、六、七屆政協委員。1933年開始發表作品。
著有長篇小說《土地三部曲》(《火花》、《自由》、《曙光》)、《寂靜的群山三部曲》(《山村》、《曠野》、《遠程》),散文集《兩京散記》,短篇小說集《葉君健小說選》、《葉君健童話故事集》等。另外譯著《安徒生童話全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