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君健

原輔仁大學教授

葉君健(1914年-1999年1月5日)1914年出生於湖北黃安(今湖北紅安)人。民盟成員。1936年畢業於武漢大學外文系。中國作家,翻譯家。又是長期從事對外宣傳工作的宣傳家。

1933年的課餘開始創作。代表作品有《潘多拉的匣子》《三個朋友》《商人》等。

1999年1月5日,逝世,享年85歲。

人物關係


人物經歷


教育經歷

葉君健生活照
葉君健生活照
1933年到武漢大學攻讀外國文學。

工作經歷

任英文版刊物《中國作家》主編。
太平洋戰爭爆發后,到重慶大學、中央大學、復旦大學任教。
1944年應聘赴英任中國抗戰情況宣講員,劍橋大學英王學院歐洲文學研究員。
1949年秋回國,又投身於宣傳家的事業,歷任輔仁大學教授,文化部外聯局編譯處處長,長期主編英文刊物《中國文學》。
50年代起,任《中國文學》(英文版)副主編。

寫作經歷

1933年的課餘開始創作。
從1933年到1936年,陸續用世界語寫了13篇短篇小說,包括《歲暮》《王得勝從軍記》等。
1937年出版用世界語寫作的短篇小說集《被遺忘的人》。
任英文版刊物《中國作家》主編,還將當時中國抗戰文學的優秀作品譯成外文在國外發表。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在英國劍橋大學研究歐洲文學,用英文寫成長篇小說《山村》,描寫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還寫了《它們飛向遠方》和短篇小說集《無知的和被遺忘的》。
1973年到1976年,創作了長篇小說《火花》《自由》和《曙光》,總稱《土地三部曲》,還翻譯出版了《安徒生童話全集》。《安徒生童話》前記,被選入上海九年級語文課本第四單元:步入書林第十四課和人教版七年級語文課本第六單元第27課《皇帝的新裝》。
1979年後創作《潘多拉的匣子》《三個朋友》《商人》《真假皇帝》等。
1983年到1985年,創作了長篇小說《曠野》和《遠程》,與40多年前用英語創作的《山村》一起,總稱為《寂靜的群山》三部曲。
作為世界知名的小說家和翻譯家,葉君健對我國兒童文學事業的發展也予以極大的關注,並作出了很大的貢獻。
在英國劍橋大學進修期間,用英語創作了長篇小說《山村》《他們飛向前方》,短篇小說集《無知的和被遺忘的》《藍藍的低山區》等。

人物生活


情感生活

與苑茵結婚。

健康狀況

1999年1月5日,逝世,享年85歲。

個人作品


長篇小說

土地三部曲》(《火花》《自由》《曙光》)寂靜的群山三部曲》(《山村》《曠野》《遠程》)

散文集

《兩京散記》
文集
西樓集

短篇小說集

《葉君健小說選》葉君健童話故事集
譯著
《安徒生童話全集》

創作特點


文學創作的主要特徵是:高度的現實主義精神,詩的意境與韻味,以及簡潔樸素的語言風格。
所謂高度的現實主義精神,是指葉君健在他的全部作品中,表現出了對現實社會關係的深刻理解。他以強烈的責任感投入創作,因此,他的作品,無論是小說、散文,還是翻譯作品和兒童文學作品,都充滿了獨特的歷史內容,真實地再現了現實生活的本質和歷史發展的趨勢。
然而,這些作品絕不是政治說教的宣傳品,而是融匯著政治、歷史、人生哲理和詩情的藝術品。國內外很多作家、評論家都認為,在葉君健的作品中,蘊涵著詩的意境和詩的韻味。
這種詩的意境和詩的韻味,與葉君健特有樸素簡潔的語言風格是緊密聯繫在一起的。葉君健在自己的作品中,從不鋪陳曲折離奇的情節,也從不堆砌華麗的辭藻,他總是以樸素的筆調、冷靜的敘述和簡練的勾勒,使作品中的一切能夠樸素自然地展現出來。而正是在這樸素簡潔的勾勒中,讀者可以品味出那種深蘊的詩情。

社會活動


中國作家協會書記處書記、中外文學交流委員會主任。中國民盟中央委員。

社會任職


全國第三屆人大代表,全國第五、六、七屆政協委員。

人物評價


《安徒生童話》現有80多種文字的譯本,丹麥報紙有評論認為中文譯本是最好的。文中認為“只有中國的譯本把他當做一個偉大作家和詩人來介紹給讀者,保持了作者的詩情、幽默感和生動活潑的形象化語言,因而是水平最高的譯本。”為此,丹麥女王曾隆重授給葉君健“丹麥國旗勳章”,這是全世界《安徒生童話》眾多譯者中唯一獲此殊榮的。也是安徒生與葉君健作為作者與譯者,因一部作品先後獲得同樣勳章的唯一先例。
一生共為世人留下500多萬字的創作作品和300多萬字的文學翻譯作品,其中由他翻譯的《安徒生童話全集》,已成為中國幾代讀者寶貴的精神財富。還創辦了新中國第一個大型對外文學刊物《中國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