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必昌

汪必昌

汪必昌,字燕亭,清代歙縣人,生於1754年,卒年不詳。是清嘉慶年間的御醫。

人物簡介


汪必昌
汪必昌
稿本內御醫汪必昌增補秘方秘法
稿本內御醫汪必昌增補秘方秘法
汪必昌,清醫學家。字燕亭。新安(今安徽徽州地區)人。御前太醫。著《醫階辨證》一卷(1810年),辨內外證候之有病狀相同而病因或異者,計一百三十九則,簡明扼要。

人物生平


汪必昌在嘉慶年間被選入太醫院,任職九年,並曾在嘉慶皇帝五十壽辰時受到封賞,其父也獲贈官職。

個人作品


嘉慶十五年(公元1810年),汪必昌離開太醫院返回家鄉,在臨行前根據其所學寫出《聊復集》一書,同年由京都琉璃廠韞寶齋刊刻而廣為流傳。
公開出版的《聊復集》有五卷,分別為《醫階辨脈》、《醫階辨證》、《醫階辨葯》、《眼科心法》、《玉鑰集》。而此次發現的未刊稿本有四部分,皆不見於今本《聊復集》之中。 4種未刊稿本分別為《怪證彙纂》、批註《陶氏殺車三十七槌法》、《針灸論》與《怪證方法》。其中《怪症方法》篇幅最大,占整個稿本的四分之三以上,收錄御醫整理的秘方偏方五百四十種,涉及各類疑難雜症,其中不乏“癌症”“腫瘤”“尿血吐血”、“消渴症”(糖尿病)、“中風癱緩”和“白癜”等。
(《〈聊復集·怪症彙纂〉四種未刊稿本》的作者)汪必昌(字燕亭),另有著作已刊本《聊復集》五卷:《醫階診脈》《醫階辨證》《醫階辨葯》《眼科心法》和《玉鑰集》,傳世最早的版本為清嘉慶十五年(1810年)刻印本。其中卷二《醫階辨證》早在民國時期,便被裘慶元(字吉生)收入《三三醫書》醫學叢書,屬於明清兩代有影響和有代表性的醫學著作;又於1990年被選入《歷代中醫珍本集成》(上海三聯書店出版)叢書,堪為醫學經典。此外,汪必昌還著有《傷寒三說辨》,傳世最早的版本為清嘉慶二十一年(1816年)汪必昌後人家刻本。

手稿


2017年5月,清朝嘉慶年間御醫汪必昌所著《聊復集·怪症彙纂》手稿重現天日,其中記載540種(約650個)偏方秘方令人大開眼界。
該稿本由中國收藏家協會書報刊委員會執行主任彭令發現。2017年1月,中國收藏家協會書報刊委員會開始了民間收藏明清時期御醫手稿的徵集活動。在此次徵集活動中,一批精品御醫手稿陸續出現,塵封近200年的汪必昌未刊稿本即為此中上品。
陳先行在仔細審閱稿本后表示,“所用紅格稿紙明顯是清代舊紙,這是一冊稿本沒問題。此冊稿本比較接近寫樣待刻稿,內文塗改的文字,明顯不是抄錯,而是作者的修改。”他認為這冊清嘉慶御醫稿本應該價值極大。“真正價值有待於我們中醫界的前輩和那些專家們,還需要做進一步的發掘。目前它的價值還沒有完全顯現出來。”
姚伯岳教授亦認定此稿本為汪必昌手稿真跡無疑。“該部未刊稿本從其紙張、正文筆跡、與正文同一增補修改手跡和正文內容、增補修改內容等諸多因素綜合鑒定,為汪必昌手稿真跡無疑,這是造不出來的。”
鄭金生指出,“這本書雖然是彙纂,同時我可以肯定它保存了現在某些已經逸散的醫藥資料,到底有多少我不敢肯定。從中醫的角度這本書當然是非常有價值的。”他建議應該逐一核查這些偏方秘方,看能否從中發現僅見於此稿本中的疑難雜症治療新法新方。
北京中醫藥大學博士生導師、針灸學院原院長谷世喆教授在看過稿本后說,(《聊復集·怪症彙纂》未刊稿本之《針灸論》)內中有關針刺取穴和灸法論述中肯、可信、可用。尤其對灸法用艾原理適用症論述頗詳,對惡瘡、癰疽、驚癇、乳瘡、少乳等用法於今也有指導意義。
余瀛鰲表示,我們現在應該繼承弘揚汪必昌的學術經驗,儘力搜集他的遺著,把當前已經找到的遺著下工夫進行收取,把汪必昌的學術經驗系統地整理出來,“他(汪必昌)在中醫領域是個不該被遺忘的人”。
對於該稿本價值,中國嘉德拍賣公司古籍善本部原總經理拓曉堂介紹,晚清御醫任錫庚的五十種秘方在2007年時就拍出了200萬元,平均每種秘方4萬元。如今又過了十年,他預估,一般稿本手稿的價格都至少上漲了10倍,如果以每種秘方或偏方40萬元作價,此稿本的市場價能達到2.16億元。

學術觀點


汪必昌在《聊復集》中寫道:“是集無浮文,無餘白,一字一句,惟求實學。”
其(汪必昌)在《醫階辨證》自序中又寫道,對疑似之症辨認后“再用前賢諸方,虛則補之,實者瀉之,寒者溫之,熱者清之,不致疑誤,而病者不致含冤於地下。”

意義


該《彙纂》(《聊復集·怪症彙纂》)為清嘉(慶)朝御醫汪必昌手稿孤本,彙集了從春秋戰國到嘉慶年2000多年間積累下來的治療各種疑難怪症的秘方540多種。汪必昌是御醫,也是一代名醫。收入該《彙纂》的秘方,大部分是他自己豐富的臨床經驗的結晶或他對民間散佚的原始醫藥資料的收集整理,而且是治療各種怪症、難症、奇症的。醫學古籍文獻中,記載治療怪症、難症、奇症藥方的極少。南宋出現的《奇症方》僅收錄藥方38個,到明代醫家也就把它擴大到了187個。這部《彙纂》的發現,將治療怪症、難症、奇症的藥方,擴大到了數百個。
中國古代系統搜集治療疑難怪症方法(秘方偏方等),並獨立編著成書的御醫,從古至今見於史料者,獨有清代嘉慶御醫汪必昌一人。
中國古代治療怪症著作的作者中,既有其他傳世經典醫學著作,又有醫學家、御醫這樣受到官方認可身份的,迄今所知,也僅有汪必昌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