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無根樹的結果 展開

無根樹

2011福建無根樹事件

無根樹對植物而言就是人工嫁接,又稱移花接木,這是生命延續的一種手段。當一株果樹的樹齡老化,不能結果時,果農往往採取移花接木的手段,把這株老樹的樹頭鋸掉,再將另一株年輕果樹的枝條,嫁接到這株老樹的樹榦上,讓年輕的果樹枝條在這株老果樹的樹榦上,使這株老樹重新煥發出新的生命。2011年3月福建省福鼎地區為應對上級耕地檢查大種“無根樹”,引起社會熱議。

簡介


無根樹
無根樹
據了解,2011年1月,龍安開發區向國土部門申報,將寒江新村這片耕地用來建設安置房,按規定,農用地變更為建設用地必須經過國土部門的批准,而龍安開發區在審批手續還沒有下來的情況下,就擅自開始施工,也正在此時,上級部門要來檢查了。為了應付檢查,顧請當地村民來圓場,此種無根樹來得快,只要將樹一插就大功告成,花少量功夫,就能綠樹成林,此種種植法虧他們想得出來。
在這個案例中,透出的最令人心悸的信息,還不僅僅是造假——這一回在造假的品種中,又添上了“假樹”一類——更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營造“無根樹”的,不是某些無良企業,不是某些個人,而是一級地方政府。此類作假以前也被揭批過,但欺哄上級的意圖之明目張膽、無所顧忌,還是讓人觸目驚心。
開發區政府、村委會、村民,這幾個層面對“無根樹事件”都心知肚明,並不刻意隱瞞;被蒙蔽的,只有“上級檢查團”。一切都在光天化日之下進行,並不擔心有好事者舉報。政令的下傳上達、令行禁止,在這個局部頗為暢通,只是所鼓勵的,恰是國家層面在竭力限制的,如濫佔耕地;所禁止的,恰是中央三令五申要嚴查的,如弄虛作假。
針對這樣的現象,中央領導同志有言:“擴大幹部工作民主是深化幹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基本方向,公開是擴大民主的前提。”誠哉斯言。如果得罪了老百姓便烏紗不保,那“無根樹”在光天化日之下哪裡還種得下去?

事件調查


玉塘村村委會主任夏品蘇說,是玉塘村的村民把果樹苗栽成這樣的,他並不知道這些樹沒有根。
玉塘村村委會主任夏品蘇說,是玉塘村的村民把果樹苗栽成這樣的,他並不知道這些樹沒有根。
1、疑問:誰種這不能成活的樹
2011年3月15日,到福建省福鼎市。在福寧高速福鼎出口處,看到一片地里種植的果樹有點奇怪。春暖花開的時候,這些樹的葉子卻全都乾枯了,與周圍茂密生長的植被形成鮮明對比。記者看到,有的樹完全沒有根,是被插進土壤的。這些沒有根的樹顯然是不能成活的,那麼,樹是誰種的呢?
2、佔耕地未經審批
經了解,這片地屬於福鼎市桐城街道辦事處的玉塘村。在調查中,玉塘村村委會主任夏品蘇說,是玉塘村的村民把果樹苗栽成這樣的,他並不知道這些樹沒有根。而村民們之所以這麼干,是為了有朝一日政府徵用這塊土地的時候,大家可以多得些賠償,一棵樹苗就可以賠幾十元。據了解,目前並沒有關於這塊地將被徵用的消息,就算日後被國家徵用,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而這些沒有根的樹苗,用不了幾天就乾枯了,怎麼可能等到日後征地時向國家要賠償呢?
一位村民說,國土資源廳的人下來,叫他們不能做,等於說先停下來。那個樹拿來先栽栽。記者查閱寧德市國土資源局網站,發現了如下內容:3月份,國家土地督察上海局對福鼎所在的寧德市開展土地利用和管理例行督察,並對農用地轉用和土地徵收審批事項進行實地核查。那麼,這片假樹林是用來幹什麼的呢?
夏品蘇說,原來這塊地一部分是水田,現在“搞個菜籃子工程,搞了個豬圈養豬”。因豬圈佔的是耕地,未經過國土局審批,土地督察開始,就通知所有的承包戶去“恢復起來,該種水果的種水果”。
3、村民:應付檢查招商沒有停
但是,有村民告訴記者,這塊地村裡並不是用來搞什麼菜藍子工程,而是另有他用:玉塘村前任村委會主任夏雲蛟等人從村民手中租下了這塊地。按規定,租用農田只能用於農業用途,未經審批不得擅自變更土地性質。但是夏雲蛟等人卻要建廠,對外招商,這次種樹只是應付檢查,招商一直都沒有停止。
為了證明所說的情況,一位村民當著記者的面撥通了前任村委會主任的電話。
“我想到你那邊弄一塊地,租一塊地放廢鐵”,對方回答:“過兩天可以租給你”。“我昨天在那邊看了一下,那個樹你栽起來了,到時會不會拔掉呢”,對方回答:“明天全部用推土機推掉”,並說,“那不是栽樹,是應付一段,應付幾天。國土資源部下來檢查啊,應付一段啊”,“檢查完了嗎”,“走了,已經走了。今天已經通知我可以做了”。

調查結果


無根樹
無根樹
1、調查反映:假種樹成應付上級妙招
在採訪中記者發現,這種擅自違法佔地,上面來了檢查團就突擊栽樹、應付檢查的做法在福鼎並不是個別現象。
福鼎市龍安開發區內的這片果園遠看沒有什麼異常,可走近一看,樹木周圍的地上露出不少鋼筋,樹苗輕輕一拔就出來了,有的地方土層下面還有水泥樁。
當地村民給我們提供了一段視頻。從這段視頻我們可以看到這塊地上幾天前的情景。當時地里有許多大型機械設備,一些工人正在忙著拆運這些設備,地面上露出很多施工用的沙土、石子和鋼筋,四周卻新栽上了許多果樹。
當地村民說,“說有中央的人下來檢查,這個樹苗才種下去的。會活的,以後也要拔掉的”,“檢查的走了他就蓋房子了。這個是怕上級查下來”,“栽什麼樹,假種”。
2、檢查結果:“基本沒有什麼問題”
對於一些地方擅自佔用農用地,當地國土部門是否知情呢?記者來到了福鼎市國土資源局。局長劉少平說:“有些項目,急於動工的項目,未批先建,應該是叫做邊批邊報。有些項目,那也是少數,極少。應該說這是用地不規範的過程中,造成的這些問題”。
這位局長說,他們已經了解了龍安開發區的有關情況,並督促他們完成了整改。隨後記者與福鼎市國土資源局建設用地管理股負責人來到了這片據稱是已恢復土地原貌的現場。對於整改,這位負責人稱“這個整改,我也不好說”。
據了解,上面檢查團進行了三天的實地督察,已離開了福鼎,檢查的結果如何呢?
“基本沒有什麼問題”,劉少平說:“我們福鼎這幾年的土地政策應該說越來越規範了,越來越嚴,我們國家的土地政策叫做實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

相關處理措施


無根樹
無根樹
福建無根樹相關人員將被處理
福建寧德福鼎市違規用地“假種樹應付上級”事件有了新進展:當地政府已著手對違規用地進行恢復原狀。寧德市委、市政府召開專題會議要求全面查明違規用地的用途、性質和責任人等相關情況,根據相關規定處理有關責任人。
此前,福鼎有的地方出現突擊種樹的現象,有的樹完全沒有根。對此,有民眾稱,“這些土地被違法佔有,為了應付上級檢查,這個樹苗才種下去的。”
據媒體報道,這種擅自違法佔地,突擊栽樹、應付檢查的做法在福鼎並不是個別現象。龍安開發區在審批手續還沒有下來的情況下就擅自開始施工,並用突擊植樹的方式應付檢查。
寧德市委宣傳部2011年3月29日深夜發布通報稱,寧德市長廖小軍召集有關單位、部門召開了專題會議,研究處理福鼎市違規用地問題。
廖小軍指出,媒體曝光的建設用地農轉用邊報邊建、未批先建等違規問題,反映了福鼎市在國土資源監管上不到位。福鼎市政府要迅速採取措施,對違規用地要立即組織恢復原狀,根據相關規定處理有關責任人。同時抓好用地的日常監管和動態管理。

對其看法


無根樹
無根樹
聽說過噴漆“綠化”,聽說過種麥苗當草坪,如今有無根樹。一點不奇怪,只要檢查流於形式,什麼稀奇古怪的“創意”都會顯現。噴漆“綠化”源於“噴式檢查”,無根樹源於“無根執法”。
“無根執法”表現於執法自大,不深入群眾了解詳情。對執法者來說,群眾似乎是天生的“叛逆者”,向群眾了解情況反而有礙他們執法。在他們看來,執法是對法律條文負責,而法律條文的解釋權歸於他們自己。用通常的說法,是執法有權無責問題。當行政執法有權無責時,執法行為必將偏離法律的軌道,變得隨心所欲,侵害國家、社會和群眾的利益。殊不知,執法的根本目的是對群眾負責,受群眾監督。
“無根執法”還表現為執法趨利問題。執法本身應當是追求公共利益最大化,而在目前的行政執法中,執法趨利的傾向嚴重扭曲了行政執法既定的目標追求,導致執法人員以追求利益而執法,一些地方和部門表面是帶著國家任務下去執法,實際執法過程中行的是中飽私囊之實。甚至在國家三令五申禁止的情況下,依然我行我素,執國家法律於不顧,從而產生了大量違法行為。表面看無根樹只是村裡枉顧國法的行為,其背後難道沒有執法者的利益作怪?
“無根執法”還表現為執法無知。對法律本身了解不多,怎麼可能正確執法。對執法過程存在的問題了解不多,也不可以正確執法。表現出來就是,法律在那兒,執也執了,但問題依然存在,甚至更嚴重了。
行政執法問題是個老大難問題。人們常說,周邊不缺法律,缺的是法律的執行。解決執法問題,首先要積極培育公務員的行政執法理念。公務員是一切行政活動的最終實施者,公務員依法辦事,是我國法治走向良性運作的根本。其次,要加快行政體制改革。體制上的障礙如果不清除,依法行政將只能是一句空話。再次是強化行政執法監督。沒有監督,執法離群眾的要求會越來越遠。

相關評論


無根樹
無根樹
央視“焦點訪談”曝光福建省福鼎市部分地區違規佔用農民土地辦工廠,為應付上級檢查在地上插無根樹,檢查過後將樹拔掉。當地國土部門稱,此前已進行整改,管理很規範,土地已恢復原貌,但相關負責人到現場查看后,稱整改效果不好說。
為了應付上級檢查,大搞“形象工程”、“面子工程”和“瞎折騰工程”的事例並不鮮見。比如,2009年6月,河南西平縣出山鎮“連夜突擊植樹300棵”,又連夜將死樹拔掉拉走;再比如,國內好幾個地方曾採用“披網刷漆”搞“綠化”,美其名曰“國內最先進的經驗”。相較於上述這些欺世盜名的應付檢查手段,福建福鼎市部分地區插“無根樹”的做法,儘管表面上如出一轍,但實質上還暗藏了危害性更強的目的:掩蓋違規佔用農民土地辦工廠的惡劣行為。因而,要想徹底拔掉這些“無根樹”、摧毀這片假樹林,必須抽絲又剝繭。
首當其衝的是如此毫無技術含量的拙劣造假“一邊做地基,一邊栽果樹”難道就不怕來檢查的上級發現?難道就能輕易矇混過關?遺憾的是,上級檢查時果真沒有發現,或者說,假裝沒有發現。於是,違法佔地這個“大問題”在假樹林的遮掩下,安然無恙、悠然自得。更加關鍵的問題是,在上級檢查和插“無根樹”之前,面對這些發生在眼皮底下的、公開的土地違法現象,近在身旁的當地土地部門為何熟視無睹、態度曖昧,甚至認為自己的“管理很規範,執法很嚴格”?進一步追問,那些土地違法者為何只怕上級檢查,不怕當地有關部門檢查?其間到底存在什麼不可告人的“玄機”?
毋庸諱言,僅靠違規佔地者的一己之力,是無法把“無根樹”的荒唐鬧劇和無聊遊戲一次次演變為活生生的現實。在這樣的“功勞簿上”,必須為流於形式的上級檢查和形同虛設的當地監管部門,書寫上“濃墨重彩”的一筆。唯有這樣,並非個案的違規佔用農民土地辦工廠的真實原因,才能被人們從邏輯上加以認識和理解。
“無根樹”不只是一個應付上級檢查的“形象工程”,在其背後,還普遍而客觀地存在著違規佔地的“大問題”。所以,必須有人為“無根樹”負責,更必須有人為違規佔用農民土地負責。而“負責者”顯然不能只是造假者,希望能應驗那句俗語:“拔出蘿蔔帶出泥”,對此,人們將拭目以待。

所引發的反思


這就是無根樹。電視截屏圖無根樹已經枯萎。
這就是無根樹。電視截屏圖無根樹已經枯萎。
從記者的鏡頭裡可以看到,當地很多為應付檢查而栽的所謂“樹”,甚至連根都沒有,而是直接插下去一些樹苗樹枝來搪塞,如此明目張膽的造假,著實令人震驚。
問題到底出在哪兒?表面看來,造假事件首當其衝的“罪魁禍首”,自然是對其一手謀划實施的地方政府。可在這場檢查面前,當地突擊應付現象的普遍存在,又不免讓人深思:倘若沒有適宜的土壤,“無根樹”能如此瘋長嗎?
“適宜的土壤”首先源自上級檢查工作中的“走過場”。插根樹苗都能過關,可見有關部門的這次檢查是何等流於形式。而實際上,當地突擊出來的所謂“果園”,其破綻不止表現在這些“無根樹”上:“走近一看,樹木周圍的地上露出了不少鋼筋”,“有的地方土層下面還有水泥樁”,就連如此明顯的貓膩都看不出,真讓人懷疑所謂的上級檢查團,是否曾經走進過這片土地。既然上面能閉著眼睛“走過場”,下面自然就敢放開膽子“搞應景”。
而地方監管部門的縱容乃至回護,更在某種程度上助長了造假者的膽氣。在當地國土部門眼裡,這起惡劣的侵佔耕地事件,不過是個無關痛癢的“用地不規範”行為:面對地方“插根樹苗應付檢查”的公然造假,仍能夠信誓旦旦、大言不慚地標榜自己“管理很規範,執法很嚴格”,甚至在整個檢查期間為地方通風報信,鞍前馬後地主動配合地方應付上級檢查……實際上,這個耕地原本的守護神,已經蛻變為違法用地的幫凶。在監管者如此曖昧的態度面前,造假者還怕什麼呢?
由此看,泛濫的“無根樹”之假,問題看似出在地方官員身上,根源卻在主管部門那裡。在這場監管與被監管的博弈中,監管方無疑更具有決定性作用:盡職的監管也許無法杜絕地方造假,但失職的監管必然催生出無盡的造假。
因而,反思這一事件,造假者固然可恨,監管檢查部門的失職瀆職也許更不容忽視。倘若問責的大棒只揮向造假者,卻對催生這種造假的監管環境無動於衷,這顯然是治標不治本,“無根樹”或許會因此消失於一時一地,但卻隨時有可能從另外一個地方冒出來,並繼續瘋長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