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聖陶散文

葉聖陶散文

《葉聖陶散文》為“名家經典珍藏”叢書之一,收錄了葉聖陶先生的散文精品數十篇。這些作品內容豐富,題材各異,構思精巧,文筆精巧、語言幽默、內蘊深厚、風格恬淡,充分顯示了葉聖陶先生的文學功底及豐富的人生閱歷,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及創作風格,非常值得一讀。

內容簡介


葉聖陶散文書面
葉聖陶散文書面
葉聖陶是20世紀中國一位傑出的作家、教育家和出版家,又是中國現代兒童文學創作的先行者。作為散文家,他早期和周作人朱自清共同成為文學研究會散文創作的中堅,後來又成為開明派散文的代表,其散文被一九三五年出版的《中國新文學大系》選錄的篇數僅次於周作人、魯迅和朱自清。
葉聖陶是一位資深文藝批評家、鑒賞家。早在五四時期就寫下許多卓有見地的新文學評論。三十年代他和摯友朱自清、俞平伯共創解詩學。朱、俞分別側重於對白話新詩和古典詩詞作本體上的解析。而葉則根據美學原理,開風氣之先,對新文學運動中湧現出來的優秀作品,率先提出了多元化的的審判斷和價值判斷,對現代小說、散文、詩歌作出了鞭辟入裡的微觀上的透視剖析,對中國現代文學詩文小說的鑒美學,作出獨特的貢獻。本書從大量評論中,精選十八篇,從中既能窺見葉聖陶在這方面成就之一斑,也可以當作精品散文來閱讀欣賞。寫實是葉聖陶散文的特點。阿英稱讚他的“每一篇小品,真不啻是一首非常成功的,優美的,人生之詩。”作為新文學史上的寫實派大家,葉聖陶力主文學反映人生,描寫平民百姓“血與淚”的生活。他特別擅長表現婦女、兒童、小市民的人生。《伊與他》是一幅惟妙惟肖的母子親情圖:皎潔的月光下,兒子在年輕母親懷中戲耍;不料孩子手中的玻璃球擊中了媽媽的臉頰。頓時,疼痛、淚水、啼哭、微笑、親吻、愛撫,在母子間齊發並作。作品顯示了一種理想的人生境界——愛、美、光明。《寒曉的琴歌》對一群被迫賣唱的小歌女表示了深切的同情。

圖書目錄


寫實
伊和他
生活
寒曉的琴歌
曉行
啼聲
叢墓似的人間
骨牌聲
深夜的食品
蒼蠅
希望
五月三十一日急雨中
過去隨談
三種船
書桌
樂山被炸
撓夫子
在西安看的戲
榮寶齋的貢獻
刺繡和緙絲

作者簡介


葉聖陶(1894.10.28-1988.2.16)
葉聖陶原名葉紹鈞,生於江蘇蘇州。父親在地主家做帳房,家境清苦。1907年考入草橋中學,畢業后在一個初等小學當教員。1914年被排擠出學校,閉居期間作文言小說發表在《禮拜六》等雜誌上。
1915年秋到上海商務印書館附設的尚公學校教國文,並為商務印書館編小學國文課本。1917年應聘到吳縣用直縣立第五高等小學任教。
1918年在《婦女雜誌》第4卷2、3號上發表第一篇白話小說《春宴瑣譚》。1919年參加北京大學學生組織的新潮社,並在《新潮》上發表小說和論文。1921年與鄭振鐸茅盾等人組織發起文學研究會,並在《小說月報》和《文學旬刊》上發表作品。1922年出版第一本短篇小說集《隔膜》。1923年出版的《稻草人》是我國第一部童話集。1928年創作了優秀長篇小說《倪煥之》。1923-1930年,在上海商務印書館當編輯。1927年5月開始主編《小說月報》。1930中轉到開明書店當編輯。抗日戰爭期間舉家內遷,曾在樂山任武漢大學中文系教授。後到成都主持開明書店編務。1946年返回上海。
新中國成立后,曾任出版總署署長,教育部副部長兼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長、中央文史研究館館長,全國政協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