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太平洋大學聯盟
環太平洋地區各國頂級大學組成的高校聯盟
環太平洋大學聯盟(英文:Association of Pacific Rim Universities),簡稱APRU,是由環太平洋地區各國的頂級研究型大學組成的高校聯盟。聯盟成立於1997年,由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和南加州大學四所大學的校長共同發起。其宗旨是為成員大學建立交流與共同發展的平台。
環太平洋大學聯盟是亞太經濟合作組織的官方顧問機構,在科學、技術和人文資源三方面為亞太經濟合作組織提供諮詢和顧問,協助其創建由環太平洋國家組成的共同體。聯盟將戰略框架定位於在亞太地區構建高等教育與研究機構,培養全球領袖並且合作解決亞太地區的困難與挑戰。
截至2020年6月,聯盟共有52所成員大學,包括加州理工學院、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墨爾本大學、早稻田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等一批世界一流大學。中國大陸地區9所頂級學府(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南京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浙江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和西安交通大學),中國香港3所頂級學府(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和香港科技大學)和中國台灣2所頂級學府(台灣大學、台灣清華大學)也是該聯盟的重要成員。
![環太平洋大學聯盟校長年會](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0/4/m04c2d48197788248db048c19f10b7bcb.jpg)
環太平洋大學聯盟校長年會
聯盟的目的是為太平洋地區的綜合研究型大學的校長們建立一個相互交流思路以協同發展的平台,大力推動環太平洋地區經濟體在科學、教育和文化方面的合作。
聯盟的活動極大推進了該地區的教育、經濟和技術合作關係。在它的目標和綱領中,APRU體現出對全球學術和研究標準的承諾。它致力於推動環太平洋地區學術機構的對話與合作,幫助它們成為全球知識經濟中強有力的參與者。
![APRU會議,日本慶應義塾大學(來源:APRU官網)](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1/f/m1f65e846ab62660a20a4f148d6e074bb.jpg)
APRU會議,日本慶應義塾大學(來源:APRU官網)
2020年6月,西安交大正式加入環太平洋大學聯盟,成為該聯盟中的第9所中國大陸高校。
環太平洋大學聯盟的成員高校,主要來自各國的頂級研究型大學,或頂級研究型大學組成的高校聯盟。如中國6所成員高校來自九校聯盟,美國除夏威夷大學馬諾阿分校外的11所成員高校均來自美國大學協會,日本所有7所成員高校屬於學術研究懇談會(RU11),韓國3所成員高校來自SKY天空聯盟,澳大利亞全部4所成員高校來自澳大利亞八校聯盟等。所有成員高校列表如下:
![APRU會議](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7/6/m765f17a76507961a08f4678a86f97537.jpg)
APRU會議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
墨爾本大學
新南威爾士大學
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
![2018年APRU年度會議,台灣大學](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9/1/m91c34e148ea79f9b7ec43c1ae078e1e5.jpg)
2018年APRU年度會議,台灣大學
南京大學
北京大學
清華大學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浙江大學
中國科學院大學
香港大學
香港中文大學
香港科技大學
台灣大學
台灣清華大學
印度尼西亞大學
![APRU,2016年度報告](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d/9/md9aad13856eac63be314e96eeb2f529a.jpg)
APRU,2016年度報告
名古屋大學
慶應義塾大學
早稻田大學
大阪大學
東北大學
京都大學
![2019年APRU年度會議,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0/3/m03f3449ad0b7a1eab8343e6ce1142bf5.jpg)
2019年APRU年度會議,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
高麗大學
浦項科技大學
延世大學
韓國科學技術院
馬來亞大學
蒙特雷理工學院
奧克蘭大學
菲律賓大學
遠東聯邦大學
新加坡國立大學
南洋理工大學
朱拉隆功大學
![APRU 2018年度報告](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c/7/mc782a1a8b68b10393af45ea50f8d6128.jpg)
APRU 2018年度報告
斯坦福大學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
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
加州大學爾灣分校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
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
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
夏威夷大學馬諾阿分校
俄勒岡大學
南加州大學
華盛頓大學
屆次 | 時間 | 主辦單位 |
1 | 1997年6月1日至3日 | 南加州大學 |
2 | 1998年6月23日至25日 | 首爾大學 |
3 | 1999年9月7日至9日 | 奧克蘭大學 |
4 | 2000年6月23日至25日 | 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 |
5 | 2001年6月21日至23日 | 復旦大學 |
6 | 2002年6月20日至22日 |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 |
7 | 2003年6月18日至19日 | 特別校長會議(視頻會議) |
8 | 2004年6月23日至25日 | 智利大學 |
9 | 2005年6月30日至7月2日 | 新加坡國立大學 |
10 | 2006年6月6月22日至24日 | 悉尼大學 |
11 | 2007年5月28日至30日 | 浙江大學 |
12 | 2008年6月26日至28日 | 慶應義塾大學 |
13 | 2009年6月28日至30日 | 加州理工學院 |
14 | 2010年6月30日至7月2日 | 奧克蘭大學 |
15 | 2011年4月22日至24日 | 清華大學 |
16 | 2012年6月27日至29日 | 俄勒岡大學 |
17 | 2013年6月27日至29日 | 遠東聯邦大學 |
18 | 2014年6月23日至25日 |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 |
19 | 2015年6月28日至30日 | 大阪大學 |
20 | 2016年6月26日至28日 | 馬來亞大學 |
21 | 2017年6月25日至27日 | 新南威爾士大學 |
22 | 2018年6月24日至26日 | 台灣大學 |
23 | 2019年6月23日至25日 | 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