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文

山東農業大學教授

中國工程院院士,小麥栽培學家,1944年6月生於北京市。1982年山東農學院(現山東農業大學)研究 生畢業。1985年7月至1987年2月,美國肯塔基大學訪問學者,2000年12月至2001年5月,美國堪薩斯州立大學訪問教授。現任山東農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農業部種植業專家顧問組成員、小麥專家指導組組長,中國作物學會常務理事、小麥栽培學組組長,山東省作物學會副理事長,山東省農業專家顧問團團員,山東省政府農業良種產業化開項目小麥執行專家。

長期從事小麥栽培理論與技術的研究和實踐,系統研究了小麥產量、品質生理和高產優質栽培技術,提出了以氮肥后移為關鍵技術的小麥高產優質栽培技術體系,被農業部定為我國小麥生產主推技術,在黃淮海麥區推廣,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顯著。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主持“小麥衰老生理與超高產栽培技術”課題獲2001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第1位完成人),“小麥品質生理與優質高產栽培技術”課題獲2006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第1位完成人),“優質小麥無公害標準化生產關鍵技術研究與示範推廣”課題獲2010年山東省科學技術二等獎(第1位完成人),參加“冬小麥精播高產栽培的理論與技術”課題獲1992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第4位完成人)。在國內外學術刊物發表論文247篇,主編與參編了編著20部。

​個人簡介


研究項目

于振文
于振文
長期從事小麥栽培理論與技術的研究和實踐,系統研究了小麥產量與品質生理和高產優質栽培技術,提出了調控小麥衰老進程、提高粒重的超高產栽培理論,創建了以氮肥后移為核心技術的高產優質栽培技術體系,被農業部定為主推技術,在黃淮海麥區推廣,經濟效益顯著,對我國小麥生產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系統進行小麥產量生理研究,創建超高產栽培理論與技術。系統研究了高產條件下小麥旗葉與根系衰老的生理機制及與環境條件的關係,提出小麥衰老的階段性、生理特點及與粒重形成的關係,發現深層根系對衰老調控的主導作用,氮素、水分、群體等因素調控衰老進程的機理;提出了延長緩衰期,縮短速衰期、保持較長的光合速率高值期、提高此期籽粒灌漿速率、提高粒重的有效途徑。
探索出同步提高生物產量和經濟係數,增加開花至成熟階段的干物質積累和向穗部的分配,提高粒重的理論,奠定獲得超高產的理論基礎。創建以氮肥后移為關鍵技術的小麥超高產栽培技術,1997~2001年在魯、豫、冀、皖北、蘇北推廣1.5億畝高產麥,指導不同層次高產田(400~600千克/畝)小麥單產的提高,累計增產69億kg,獲得顯著經濟效益。
“小麥衰老生理和超高產栽培理論與技術”獲2001年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第一位),2005年被農業部定為全國小麥生產主推技術。利用該技術,2005年和2006年分別在兗州市小孟鎮創出1.81畝泰山23小麥實打驗收畝產735.66千克和4.21畝濟麥22小麥畝產727.43千克,為我國小麥高產樹立了樣板。

研究成果

深入研究小麥品質生理,創建優質高產栽培技術。針對我國小麥生產中過量施氮、氮肥全部底施或底施比例過大、灌溉量與灌溉時期不當,導致小麥品質不穩定,產量不高,氮素淋溶多,水肥利用率低的問題,系統研究了小麥品質生理,提出增加拔節至開花期植株氮素積累量,促進灌漿中後期蛋白質降解,提高營養器官貯存氮素向籽粒的轉移量,調節籽粒氮/硫比值適宜,提高谷蛋白的聚合體含量及谷蛋白/醇溶蛋白含量比值,改善蛋白質品質的途徑。創建優化的強筋和中筋小麥品質與產量同步提高的栽培技術體系,包括減少底肥氮數量、增加追肥氮比例,生育前中期低定額後期控制灌溉,精量施用氮、硫、磷、鉀肥,獲得了優質高產,減少了土壤氮素淋溶、提高了水肥利用率的效果。2002~2005年,在黃淮海麥區累計推廣1.4億畝,增產小麥39億kg,獲得顯著的經濟、生態效益,為我國優質小麥生產作出重要貢獻。“小麥品質生理與優質高產栽培理論與技術”獲2006年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第一位)。
“九五”以來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項,“十五”國家科技攻關計劃重大專項1項,山東省科技廳課題1項。主持完成的“小麥衰老生理和超高產栽培理論與技術”獲2001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小麥品質生理與優質高產栽培理論與技術”獲2006年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參與完成的“高產優質小麥新品種魯麥22號的選育及配套栽培技術研究”獲山東省科技進步一等獎。組織北方13所農業高校編寫面向21世紀課程教材《作物栽培學各論北方本》,完成《小麥產量與品質生理及栽培技術》專著,主譯《作物生理學》(美)。主編、參編或編著20部專著,發表學術論文206篇。培養博士生26名,碩士生33名。
于振文教授在全國政協十屆五次會議上發言 于振文教授在兗州指導麥田管理 中國工程院12月29日公布新增選的院士名單,我校農學院于振文教授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至此,我校教師隊伍中已有中國科學院。

突出貢獻

于振文教授在兗州指導麥田管理
于振文
于振文
中國工程院12月29日公布新增選的院士名單,我校農學院于振文教授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至此,我校教師隊伍中已有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6人,所培養的學生中已有6人當選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
于振文教授是我國著名小麥栽培專家余松烈院士的學生,他長期從事作物栽培理論與技術的研究和實踐。現為山東農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農業部小麥專家指導組組長,中國作物學會常務理事、小麥栽培學組組長;第九、十屆全國政協委員。
于振文教授繼余松烈院士創立小麥精播高產理論后,又系統進行小麥產量生理研究,他創建的“小麥衰老生理和超高產栽培理論與技術”獲2001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997-2001年在魯、豫、冀、皖北、蘇北推廣1.5億畝,指導不同層次高產田(400-600kg/畝)小麥單產的提高,累計增產69億kg,2004年和2005年被農業部定為全國小麥生產主推技術。他深入研究小麥品質生理,創建優質高產栽培技術,2002-2005年,在黃淮海麥區累計推廣1.4億畝,增產小麥39億kg,為我國優質小麥生產做出重要貢獻。該項目獲2006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他和他領導的農業部小麥專家組為2004至2007年連續四年全國小麥增產,實現糧食恢復性增長的目標做出了重要貢獻。
于振文
于振文
由於對我國農業科技、教育和生產做出貢獻,1998年2月獲政府特殊津貼,4月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9月被教育部評為全國模範教師;2000年被國務院授予全國先進工作者;2004年被農業部評為全國農業科技推廣先進個人;2006年獲何梁何利科學與技術進步獎;2007年獲全國糧食生產先進工作者標兵稱號。
于振文教授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進一步奠定了我校栽培學科在國內同領域研究中的 領先地位,奠定了小麥研究在栽培生理中的重要地位。

國家獎項


兩次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糧食安全是關係國計民生的大事,作為農業科技工作者,要通過理論和技術的不斷創新,為國家的糧食增產作貢獻,這是我們的責任。”于振文和小麥打了三四十年的交道,一直在研究如何運用先進的栽培管理技術,使小麥高產再高產。
1979年,于振文考取了著名小麥專家、山東農業大學余松烈教授的碩士研究生,畢業后留校任教,並參與余先生主持的“冬小麥精播高產栽培的理論與實踐”課題。1985至1987年,于振文赴美國肯塔基大學進修作物生理學。
于振文研究認為,同步提高生物產量和經濟係數,增加開花至成熟階段的干物質積累和向穗部的分配,提高粒重,是獲得超高產的理論基礎。根據這一理論,課題組創建了以氮肥后移等為關鍵技術的小麥超高產栽培技術。利用該技術,2005年和2006年分別在兗州小孟鎮王海村和陳王村創出1.81畝“泰山23”小麥實打驗收畝產735.66公斤、4.21畝“濟麥22”小麥畝產727.43公斤,為我國小麥高產樹立了樣板。這一技術在魯、豫、冀、皖北、蘇北推廣1.5億畝,指導不同層次高產田(400—600公斤/畝)小麥單產的提高,累計增產69億公斤,獲得顯著經濟效益,並被農業部定為全國小麥生產主推技術。
上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于振文和課題組系統研究了強筋和中筋小麥蛋白質品質、澱粉品質、粒重形成的生理機制,發現過量施氮、氮肥全部底施或底施比例過大、灌溉量與灌溉時期不當,是導致小麥品質不穩定,產量不高的主要因素。
根據這一研究,他們提出了品質和產量同步提高的關鍵技術,2002—2005年,該技術在黃淮海麥區累計推廣1.4億畝,增產小麥39億公斤,顯著提高了我國優質強筋小麥的品質穩定性,增強了國產優質小麥的市場競爭力。由此,繼2001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之後,于振文主持的“小麥品質生理和優質高產栽培理論與技術”課題榮獲2006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田野工作
“作為一名農業科技工作者,不僅要在理論上創新,更要善於把技術成果用於實踐,為生產發展作貢獻,要把論文‘寫’在田野間。”這是于振文多年從事科研和技術推廣工作的一個深刻體會。
1992年,于振文擔任農業部小麥專家組成員,2003年擔任農業部小麥專家組組長。他還是山東省農業專家顧問團小麥分團團長。2004年1月,于振文帶領專家組在河南、安徽考察時發現小麥凍害比較嚴重。回到泰安后,聽說湖北小麥也發生凍害,他馬上又趕到湖北的襄樊查看苗情,並提出要立即採取管理措施,用增施氮肥、促進分櫱的辦法減輕凍害造成的損失。
聯繫到連續幾年小麥都發生凍害,于振文意識到,這可能是氣候變暖,小麥冬前生長過旺導致。他通過對山東龍口、濟寧兩地常年氣候變化及小麥適宜播期的數據分析得知,隨著年份的推移,小麥越冬前的氣候明顯變暖,適宜播期呈逐年推遲的趨勢。據此,在今年5月農業部召開的全國小麥生產形勢分析會上,于振文提出兩項建議:一是組織力量對氣候變暖條件下小麥生產進行研究試驗;二是今年小麥播種期推遲5天左右,以防止凍害發生。這兩項建議最終都得到採納,今年小麥冬前苗旺現象大大減輕。
人民網新聞
于振文是山東農業大學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兼任農業部小麥專家指導組組長,中國作物學會小麥栽培學組組長;山東省農業專家顧問團小麥分團團長;第九屆、十屆、十一屆全國政協委員。
從事小麥栽培理論與技術的研究和實踐47年。系統進行小麥產量生理研究,提出延長緩衰期,縮短速衰期,保持較長的光合速率高值期,提高此期籽粒灌漿速率,提高粒重的途徑;創建以氮肥后移為關鍵技術的小麥超高產栽培技術,被農業部定為主推技術,獲得顯著的經濟效益,獲2001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于振文
于振文
系統研究了小麥品質生理,創建強筋和中筋小麥品質與產量同步提高的栽培技術,在黃淮海麥區推廣,提高了優質小麥的單產和品質穩定性,獲2006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作為農業部小麥專家指導組組長,編製《全國小麥生產技術參考》;帶領專家組奔波於我國小麥主產區,查苗情、墒情、病蟲情,及時指導生產,為我國連續七年小麥增產做出了重要貢獻。組織農業高校編寫《作物栽培學各論北方本》,主編參編著作20部,發表論文230篇。培養博士生33名,碩士生45名。
1998年評為全國模範教師;2000年全國先進工作者,2004年全國農業科技推廣先進個人,2006年獲何梁何利科學與技術進步獎,2007年全國糧食生產先進工作者標兵,2009年獲農業部中華農業英才獎。

人物評價


“我是余松烈老師的學生,我的成績離不開余老師的教育指導。”提起老師,于振文充滿敬重,“我不僅從余先生那裡學到了基礎理論,更重要的是他嚴謹的治學精神和理論聯繫實際的作風對我影響特別大。”
1982年研究生畢業時,余松烈教授正主持“山東省黃淮海中低產地區夏秋糧均衡增產栽培技術的研究”課題,于振文作為課題組成員,被派到平原縣,他領著一個班的學生,邊開展畢業實習,邊進行生產指導,每天騎著自行車在各個點上跑。在以後的幾年中,于振文參與了余松烈教授主持的多項課題,成為余教授的得力助手,自己也在研究實踐中成長起來。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余松烈是農業部小麥顧問組成員,他積極推薦于振文參加顧問組的工作。“余先生一直在關心著我,我現在也經常向他彙報生產中的情況,共同研究工作。他對我們的研究提出了很多重要指導意見。”于振文說。
于振文教授說,1997年我國4.5億畝小麥總產達到1232億公斤,這之後由於種植結構調整和建設用地增加等影響,小麥種植面積減少,總產也有所下降。從現在的形勢看,要保持小麥總產,確保糧食安全,只有在提高單產上下功夫。“我現在的主要工作,一是繼續做好科技創新和人才培養工作,研究小麥高產、優質、高效,提高資源利用率的新理論新技術;二是做好小麥專家組的工作,和各省的小麥專家一起,為國家農業發展當好參謀,為小麥生產發展作出新的貢獻。”

人物經歷


“作為一名農業科技工作者,不僅要在理論上創新,更要善於把技術成果用於實踐,為生產發展作貢獻,要把論文‘寫’在田野間。”這是于振文多年從事科研和技術推廣工作的一個深刻體會。
1992年,于振文擔任農業部小麥專家組成員,2003年擔任農業部小麥專家組組長。他還是山東省農業專家顧問團小麥分團團長。2004年1月,于振文帶領專家組在河南、安徽考察時發現小麥凍害比較嚴重。回到泰安后,聽說湖北小麥也發生凍害,他馬上又趕到湖北的襄樊查看苗情,並提出要立即採取管理措施,用增施氮肥、促進分櫱的辦法減輕凍害造成的損失。
聯繫到連續幾年小麥都發生凍害,于振文意識到,這可能是氣候變暖,小麥冬前生長過旺導致。他通過對山東龍口、濟寧兩地常年氣候變化及小麥適宜播期的數據分析得知,隨著年份的推移,小麥越冬前的氣候明顯變暖,適宜播期呈逐年推遲的趨勢。據此,在今年5月農業部召開的全國小麥生產形勢分析會上,于振文提出兩項建議:一是組織力量對氣候變暖條件下小麥生產進行研究試驗;二是今年小麥播種期推遲5天左右,以防止凍害發生。這兩項建議最終都得到採納,今年小麥冬前苗旺現象大大減輕。
于振文是山東農業大學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兼任農業部小麥專家指導組組長,中國作物學會小麥栽培學組組長;山東省農業專家顧問團小麥分團團長;第九屆、十屆、十一屆全國政協委員。
從事小麥栽培理論與技術的研究和實踐47年。系統進行小麥產量生理研究,提出延長緩衰期,縮短速衰期,保持較長的光合速率高值期,提高此期籽粒灌漿速率,提高粒重的途徑;創建以氮肥后移為關鍵技術的小麥超高產栽培技術,被農業部定為主推技術,獲得顯著的經濟效益,獲2001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系統研究了小麥品質生理,創建強筋和中筋小麥品質與產量同步提高的栽培技術,在黃淮海麥區推廣,提高了優質小麥的單產和品質穩定性,獲2006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作為農業部小麥專家指導組組長,編製《全國小麥生產技術參考》;帶領專家組奔波於我國小麥主產區,查苗情、墒情、病蟲情,及時指導生產,為我國連續七年小麥增產做出了重要貢獻。組織農業高校編寫《作物栽培學各論北方本》,主編參編著作20部,發表論文230篇。培養博士生33名,碩士生45名。
1998年評為全國模範教師;2000年全國先進工作者,2004年全國農業科技推廣先進個人,2006年獲何梁何利科學與技術進步獎,2007年全國糧食生產先進工作者標兵,2009年獲農業部中華農業英才獎。

工作履歷

1963.9至1974.8 山東省萊陽縣示範繁殖農場 /農業技術員
1974.9至1975.1 山東農學院農學系 /進修學習
1975.2至1979.8 山東省萊陽縣農業科學研究所 /助理農藝師
1979.9至1982.12 山東農學院 /研究生
1982.12至1985.7 山東農學院 /講師
1985.8至1987.2 美國肯塔基大學農學院 /訪問學者
1987.3至1993.10 山東農業大學農學院 小麥研究室主任/副教授
1993.11至2000.11 山東農業大學農學院 小麥研究所所長/教授
2000.12至2001.5 美國堪薩斯州立大學生物化學系 /訪問學者
2001.6至今 山東農業大學農學院 小麥研究所所長/教授

主要成就


1997年5月被泰安市人民政府授予泰安市勞動模範
1997年11月被山東省高校工委評為“山東省高校十大優秀教師”
1998年2月獲政府特殊津貼
1998年4月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1998年9月被教育部評為全國模範教師
2000年4月被國務院授予全國先進工作者稱號
2004年被農業部評為全國農業科技推廣先進個人
2006年獲何梁何利科學與技術進步獎
2007年獲全國糧食生產先進工作者標兵稱號
2007年入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2011年5月,被聘為“同心·黨外院士服務團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