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奧菲爾·戈蒂耶
泰奧菲爾·戈蒂耶
泰奧菲爾·戈蒂耶(Théophile Gautier 1811-1872),法國唯美主義詩人、散文家和小說家。早年習畫,後轉而為文,以創作實踐自己“為藝術而藝術”的主張,他選取精美的景或物,以語言、韻律精雕細鏤,創造出一種獨特的情趣。《琺琅和雕玉》(1852)正是這一風格的代表。其他重要詩集還有《阿貝都斯》(1832)、《死亡的喜劇》(1838),小說《莫班小姐》(1835)等。
泰奧菲爾·戈蒂耶是法國唯美主義先驅,“為藝術而藝術”的倡導者。1835年發表小說《莫班小姐》,此篇小說序言被公認為唯美主義宣言。他提出“文學可以無視社會道德”的主張,反對文學藝術反映社會問題,認為藝術的價值在於其完美的形式,藝術家任務在於表現形式美。1840年發表詩集《西班牙》,力圖用詩來表達造型藝術。代表作《琺琅和雕玉》是他美學觀點的具體實踐。被奉為藝術的典範。戈蒂耶還撰寫小說、遊記、戲劇、隨筆、回憶錄及大量評論。小說還有《木乃伊傳奇》、《弗拉格斯上尉》和詩集《青年法蘭西》等。
泰奧菲爾·戈蒂耶
戈蒂耶的學習生涯開始在路易大學院(校友包括伏爾泰和查爾斯·波德萊爾),他入學三個月便被因病帶回。雖然他在查理曼大帝學院完成他的教育的其餘部分(校友包括查爾斯奧古斯丁聖伯夫),戈蒂耶最重要的指令來自他的父親,這他成為18歲的拉丁語學者。在學校期間,戈蒂耶結識了兩個終生的朋友。他是通過他們,認識了著名作家維克多·雨果,那時已經他是一名著名的劇作家,主導建立作者埃爾納尼。雨果成為戈蒂耶的主要影響者。
在法國1830年革命之後,戈蒂耶的家庭經歷的艱辛和被迫搬到巴黎郊區的納依。決定嘗試自己的獨立和自由,戈蒂耶選擇了和朋友一起留在巴黎的教區,生活相當愉快的自由的生活。
泰奧菲爾·戈蒂耶和他的家人
受到1848革命影響,戈蒂耶在九個月內寫了約一百篇文章,相當於四本書。戈蒂耶經歷了他一生中的一個突兀的時候。原來的浪漫主義的作家們如雨果,不再積極參與文學世界。在這段時間裡,戈蒂耶經常難以忍受的負擔和恥辱。然而,戈蒂耶在1856年獲得的有影響力的藝術家評論編輯。正是通過這種回顧戈蒂耶通過大量的社論宣傳“為藝術而藝術”學說。
泰奧菲爾·戈蒂耶
戈蒂耶之墓
作品類別 | 作品名稱 | 原文名 | 年份 |
戲劇 | 《航行在西班牙》 | Un Voyage en Espagne | 1843 |
《君士坦丁的猶太人》 | La Juive de Constantine | 1846 | |
《看,但不要碰》 | Regardez mais ne touchez pas | 1847 | |
《小丑在西班牙》 | Pierrot en Espagne | 1847 | |
《魔鬼的眼淚》 | Une Larme du diable | 1839 | |
《魔法帽》 | Le Tricorne enchanté | 1845 | |
《虛假的轉換》 | La Fausse Conversion | 1846 | |
《丑角死後》 | Pierrot Posthume | 1847 | |
小說 | 《莫班小姐》 | Mademoiselle de Maupin | 1835 |
《木乃伊傳奇》 | Le Roman de La Momie | 1858 | |
詩歌 | 《詩集》 | Poésies | 1830 |
《阿貝都斯》 | Albertus | 1832 | |
《青年法蘭西》 | Les Jeunes-France | 1833 | |
《死亡的喜劇》 | La Comédie de la Mort | 1838 | |
《西班牙》 | España | 1845 | |
《琺琅和雕玉》 | Émaux et Camées | 1852 | |
《最後的詩》 | Dernières Poésies | 18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