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味
野味
野味,漢語辭彙,注音yě wèi,指獵取得來的做肉食的鳥獸,如野雞、野兔等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裡游的野生動植物,非人工飼養。
【基本解釋】[game as food] 野生動物包含獸類、鳥類等或獵獲品(如追獵)的可食用的肉;尤指獵獲野獸的可食用的肉(不一定是國家保護動物)。野味也指野生蔬菜。
1、指用以做成的肉食:野味之遜於家味者,以其不能盡肥。
①元末明初·施耐庵《水滸傳》第六六回:“﹝ 解珍、解寳 ﹞扮做獵戶,去北京城內官員府里獻納野味。”
②《東周列國志》第四回:“乃覓鴞鳥數頭,假以獻野味為名,來見庄公。庄公問曰:‘此何鳥也?’”
③清 李漁 《閑情偶寄·飲饌·蔬食》:“野味之遜於家味者,以其不能盡肥。”
⑤明 施耐庵《水滸》第七回《朱貴水亭施號箭 林沖雪夜上梁山》柴進又笑道:“只恁地相托得過?拿得野味,回來相送。”
2、指採集得來的野蔬瓜果。
①清 惠周惕 《從赤城至國清寺》詩:“龐眉老僧可人意,為我掃石開禪關。匏樽酌茗薦瓜果,野味足洗官庖羶。”
有很多都市人閑暇時去農村“農家樂”去體驗下野味風采,“農家樂”得野味一般是從山上現打下來的,但是也有很多是家養,基本都是現吃現做,不會像城市一樣是死的。
3、比喻浮浪子弟。
元 石君寶《曲江池·第一折》:“妹夫,那裡有個野味兒,請他來同席,怕做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