碗泉鄉

碗泉鄉

碗泉鄉,劍閣縣轄鄉,地處縣境西南部,東鄰國光鄉、公店鄉,南鄰梓潼縣馬迎鄉、馬鳴鄉,西與梓潼縣建新鄉、劍閣縣馬燈鄉相鄰,北與開封鎮接壤。

基本概況


全鄉轄九個村,總耕地12500畝,其中田5100畝。全鄉5081人(2017)。全鄉人民主要以農業種植、養殖、務工經商等形式維持生產與生活。全鄉人均純收入2541元,目前還屬於劍閣縣典型的農業鄉(鎮)。
1952年建碗泉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復置鄉。位於縣境西南部,距縣府68公里。轄碗泉、石靴、杏埡、廟灣、高埡、大林、白兔、大山、泉水9個村委會。農業主產水稻、小麥、玉米。

文化旅遊


文昌文化

碗泉徠鄉是文昌文化的起源點,有廟宇10座左右,是梓潼七曲山大廟的後花園,也屬劍閣縣的旅遊景點之一。碗泉鄉乃文昌帝君張亞子出生之地。
據清末《劍州志》和《文昌化書》記載:帝君父母禱神,滴血於古柏叢山頂一石凹內(今碗泉)產龍,乃帝君(文昌)也。石凹中,只能盛一碗水,且終年不涸,如一攪拌,大風暴雨即來,故名神泉。張公張婆賣柴常年往返林中,一日到石凹前飲水,勾起思子情懷,各扎破中指讓血滴與泉水中,觀其聚散驗證來世姻緣。血入水中便飛旋起來,凝聚一團,形似一條龍,二老驚喜萬分,相擁而泣,並為這精血之泉取名為“亞子”。“亞子”后經佛祖點化,修成正果,被佛道、儒家尊稱為全國大神,上管仙界,中管人間,下管地獄的文昌菩薩。

碗泉山

劍州名山,碗泉山,又名九曲山。在川西一百二十里,與梓潼縣毗鄰,海拔880米,此山綿延百里,重巒疊嶂,森林茂密。參天古柏緊圍仙山,祥雲籠罩、流水潺潺、鳥語花香。形態獨特的108株古柏,暗合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代表108佛。相傳常有上屆使者臨幸,故歷來被人們視為聖山。山岩石壁上刻一對聯:“一碗神泉映出許多風水,兩尊活佛開來無數文人。” 1985年,佔地2000平方,重建古廟、並成立文化站。由於古柏環抱,風景秀麗,加之富有美麗的傳說,招來八方遊客,使碗泉群眾文化活動響譽省內外,成為碗泉文化一大亮點,多次被省、市、縣評為先進單位,1990年被文化部命名為“全國先進文化站”。

鄉鎮建設


2006年入冬以來,該鄉降水持續偏少,今春更是沒有下一場“透犁雨”,截止2007年4月總降雨量未超過50mm,全鄉蓄水狀況是有史以來最差的一年,全鄉各村均出現不同程度旱情,特別是有8個村非常嚴重,全鄉有1175戶5193人,牲畜4100餘頭出現不同程度的飲水困難,生產用水嚴重奇缺,導致部分旱地栽種非常困難,對農業生產造成了異常嚴重的影響。
對此,鄉黨委、政府高度重視,統籌安排部署,發動鄉村組三級幹部、全體黨員、農業科技人員和縣掛聯單位幹部深入各村、組、農戶,並組織農業、水利、科技、畜牧等有關部門和鄉村幹部一道動員群眾及時進行補種、改種和大力發展養殖項目,動員群眾開展抗旱救災和生產自救,加強對水資源科學管理;搶修各類水利和抽水提灌機械設施,最大限度發揮現有水利設施的作用,儘可能對現有農作物進行灌溉保苗;積極推廣科學抗旱技術,努力把損失降低到最低程度。尤其是掛聯單位縣檔案局領導先後多次到該鄉組織參與抗旱工作,並委派幹部長期駐紮該鄉指導參與,做到旱情不緩,人員不撤,幫扶不減,並給極度缺水的38戶困難群眾捐款數千元,幫助農民群眾抗旱,大大鼓舞了全體幹部和廣大群眾勇斗旱魔、征服旱魔的士氣。
黨委、政府領導幹部更是身先士卒,放棄休息時間,深入最困難的村組和 農戶家中,千方百計幫助飲水困難群眾購置水具,同時發動幹部找水、背水、拉水和維修水利設施保水,組織有關技術人員打井,解決廣大文章的嚴重缺水的燃眉之急,並安排專人專車到開封西河給碗泉小學近600名師生以及農村的孤寡老人、留守老人、兒童等拉水、送水,在農業生產上動員農戶之間相互調節幫助用水,積極組織群眾開展抗災自救,特別是大力發展養殖業、勞務務工產業和第三產業,千方百計確保2007 農業生產在大災之年取得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