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友果

胃友果

胃友果徠,黃楊科,生於海拔200-2600m的山坡、林下或溝谷中,亦有栽培。分佈於西南及陝西、甘肅、湖南、湖北、廣西等地。

目錄

正文


【藥名】胃友果
【別名】野櫻桃
【漢語拼音】wei you guo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Sarcococca ruscifolia Stapf
【功效】養肝安神
【科屬分類】黃楊科
徠【主治】頭暈;目花;心悸;夜眠不安
【生態環境】生於海拔200-2600m的山坡、林下或溝谷中,亦有栽培。
【採收和儲藏】秋、冬、春採收果實,鮮用或曬乾。
【資源分佈】分佈於西南及陝西、甘肅、湖南、湖北、廣西等地。
【動植物形態】野扇花 常綠灌木,高1-4m。有發達的纖維狀根系。分枝較密,小枝被密或疏短柔毛。葉互生;葉柄長3-6mm;葉片闊橢圓狀卵形、卵形、橢圓狀披針形、披針形或狹披外形,長2-7cm,寬7-30mm,變化很大,但常見為卵形或橢圓狀披針形,長3.5-5.5cm,寬10-25mm,先端急尖或漸尖,基部急尖或漸狹或圓,一般中部或中部以下較寬,上面亮綠,下面淡綠,葉面中脈凸出,無毛,稀被微細毛;大多數中脈近基部有1對互生或對生側脈,多少成離基三出脈,葉背中脈稍平或凸出。花單性,雌雄同序,花序短總狀,長1-2cm,花序軸被微細毛;苞片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花白色,芳香;雄花2-7,占花序軸上方大部,通常下方雄花有長約2mm的花梗,具2小苞片,小苞片卵形,長為萼片的1/3-2/3,上方雄花近無梗,有的無小苞片,萼片4(亦有3或5),內方的闊橢圓形式闊卵形,先端圓,具小纖毛,長3-3.5mm,花絲白色,長約6mm,花藥黃色,背部著生,不育雌蕊細小,扁平;雌花2-5,生花序軸下部,連柄長6-8mm,柄上小苞多片,狹卵形,覆瓦狀排列,萼片6,長1.5-2mm,子房卵狀長圓形,花枝3。核果球形,直徑7-8mm,熟時猩紅至暗紅色,宿存花技3或2,長2mm。花、果期10月至翌年2月。
【性味】甘;微酸;平
【出處】《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