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丘田

百丘田

百徠丘田位於惠東縣城南郊約3公里處樟山腳下的百丘田村,是惠州現代農民運動的發祥地之一,是平山三次起義的指揮地。1923年,百丘田建立了惠州最早的農會。

惠州農運發祥地


革命戰爭年代,平山三次起義即以百丘田為指揮部。這個只有幾百人的小山村,曾先後遭反動派12次瘋狂血洗,紅旗始終不倒。

百丘田歷史


清代康熙年間,朱氏先祖永富公由五華縣遷至深山環抱的百丘田落戶,繁衍生息。
百丘田村口的茅草搭就的景區大門上,寫著“一派新機心向黨,滿天異彩志凌雲”的對聯。綠色中,一尊白色塑像立在山坡上,那就是百丘田村農民運動領袖、平山農會會長朱觀喜。80多年前,是他從彭湃那裡把革命火種帶到了百丘田。不遠處古榕樹下的擂鼓石旁,是1925年秋朱觀喜帶領首批共產黨員宣誓活動的舊址。有意思的是,擂鼓石有兩大塊石頭疊加而成,當人們敲擊上面的石頭時,就會發出“咚咚”的迴響。

百丘田簡介


村后群山起伏,山澗清泉長流,峭壁懸崖林立,尤其是石洞星羅棋布,洞洞相連,為山中一奇,故稱萬洞山。從山下步行20多分鐘,即可到萬洞山口。這些洞在歷次革命戰爭時期,是農軍、游擊隊和村民隱蔽、儲備糧食和彈藥的秘密倉庫。據說,最多一次有500多名東江縱隊的戰士在這裡安營紮寨。對反動派來說,萬洞山地形複雜,像迷宮一樣。
百丘田仍是沒有完全開發的旅遊景地,其中野生植物不可勝數;原生的巨石形態各異,保持著既有的姿態,沒有文人墨客的刻字,偶爾只見紅漆的防火字跡。石間的溪流清洌活潑,自自然然的奔走和歌唱,也養育著野生的魚蝦和石螺,徠細小但同樣自然活躍。上山下山的路雖多是天工開物之作,卻並不崎嶇。一路上或循羊腸小道,或自山石上的跳躍前進,小徑間古藤或盤繞或伸展,且有美膚潭、戀情崖、輪船石等小景點,樂趣更勝過城市的遊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