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毛泡桐的結果 展開

毛泡桐

玄參科泡桐屬植物

毛泡桐(學名:Paulownia tomentosa (Thunb.) Steud.)是玄參科泡桐屬植物。喬木高達20米,樹冠寬大傘形,樹皮褐灰色;小枝有明顯皮孔,幼時常具粘質短腺毛。葉片心臟形,長達40厘米,頂端銳尖頭。花序枝的側枝不發達,長約中央主枝之半或稍短,故花序為金字塔形或狹圓錐形,長一般在50厘米以下。蒴果卵圓形,幼時密生粘質腺毛,長3-4.5厘米,宿萼不反卷,果皮厚約1毫米;種子連翅長約2.5-4毫米。花期4-5月,果期8-9月。

分佈於中國遼寧南部、河北、河南、山東、江蘇、安徽、湖北和江西等地,通常栽培,西部地區有野生。日本、朝鮮、歐洲和北美洲也有引種栽培。生長於海拔可達1800米的地帶。較耐乾旱與瘠薄,在中國北方較寒冷和乾旱地區尤為適宜,但主幹低矮,生長速度較慢。

毛泡桐是速生、輕質用材,可以用於農田林網防護和四旁綠化等。

形態特徵


喬木高達20米,樹冠寬大傘形,樹皮褐灰色;小枝有明顯皮孔,幼時常具粘質短腺毛。葉片心臟形,長達40厘米,頂端銳尖頭,全緣或波狀淺裂,上面毛稀疏,下面毛密或較疏,老葉下面的灰褐色樹枝狀毛常具柄和3-12條細長絲狀分枝,新枝上的葉較大,其毛常不分枝,有時具粘質腺毛;葉柄常有粘質短腺毛。
花序枝的側枝不發達,長約中央主枝之半或稍短,故花序為金字塔形或狹圓錐形,長一般在50厘米以下,少有更長,小聚傘花序的總花梗長1-2厘米,幾與花梗等長,具花3-5朵;萼淺鐘形,長約1.5厘米,外面絨毛不脫落,分裂至中部或裂過中部,萼齒卵狀長圓形,在花中銳頭或稍鈍頭至果中鈍頭;花冠紫色,漏斗狀鐘形,長5-7.5厘米,在離管基部約5毫米處弓曲,向上突然膨大,外面有腺毛,內面幾無毛,檐部2唇形,直徑約小5厘米;雄蕊長達2.5厘米;子房卵圓形,有腺毛,花柱短於雄蕊。蒴果卵圓形,幼時密生粘質腺毛,長3-4.5厘米,宿萼不反卷,果皮厚約1毫米;種子連翅長約2.5-4毫米。花期4-5月,果期8-9月。
該種在被毛疏密,花枝及花冠大小,萼齒尖鈍等方面常因生境和海拔高低而有變異,生長在海拔較高處,有花枝變小、萼齒在花期較鈍、花冠稍短縮的趨勢。
毛泡桐
毛泡桐

主要變種


光泡桐(Paulownia tomentosa (Thunb.) Steud. var. tsinlingensis (Pai) Gong Tong):該變種和毛泡桐的主要區別在於成熟葉片下面無毛或毛極稀疏,基部圓形至淺心臟形。分佈於中國陝西、甘肅、山西、河北、河南、山東、湖北、四川北部,栽培或野生,生長海拔可達1700米。

產地分佈


分佈於中國遼寧南部、河北、河南、山東、江蘇、安徽、湖北和江西等地,通常栽培,西部地區有野生。日本、朝鮮、歐洲和北美洲也有引種栽培。生長於海拔可達1800米的地帶。較耐乾旱與瘠薄,在中國北方較寒冷和乾旱地區尤為適宜,但主幹低矮,生長速度較慢。
毛泡桐
毛泡桐

生長習性


生性耐寒耐旱,耐鹽鹼,耐風沙,抗性很強,對氣候的適應範圍很大,高溫38℃以上生長受到影響,絕對最低溫度在-25℃時受凍害。

應用價值


【觀賞價值】:疏葉大,樹冠開張,四月間盛開簇簇紫花或白花,清香撲鼻。
【綠化價值】:葉片被毛,分泌一種粘性物質,能吸附大量煙塵及有毒氣體,是城鎮綠化及營造防護林的優良樹種。
【生活價值】:是做樂器和飛機部件的特殊材料。
【藥用價值】:根皮入葯治跌打傷。
毛泡桐
毛泡桐

繁殖培育


採集種根

秋冬起苗后,將留在土中的毛泡桐根挖出,曬上幾日,待其變軟後用利刀切成15厘米長的根段。注意不要撕破和碰傷根皮,大頭朝一個方向,每10根捆成一捆。在背風且排水良好的地方,挖一個深1米左右的坑,底層鋪25厘米厚的濕砂,再在濕砂上排放種根,到離地面還有25厘米左右時,將濕砂堆成中間高出地平面10一15厘米的突起。砂藏過程中,注意保持砂土濕潤。

翻地做床

毛泡桐根肉質不耐水濕,苗地不能積水或太濕,否則易爛根。每畝需施農家肥250千克做底肥。翻地做寬1.2米左右的苗床,注意床面平整,不積水。

扦插方法

來年春分前後,取出種根,按60厘米×70厘米株行距栽種。插前先用栽刀在床土上刨一個20厘米深的斜坑。將種根大頭朝上放在坑中,上端露出土面1厘米左右,蓋上透氣的覆舞物,輕輕壓實,澆透水。插后應掌握土木千木澆水的原則,下雨時應一注意排水。數周后長出新葉。6-9月是速生期,可追2-3次液肥,並及時抹去側穿培養主幹。當年秋後就可出圃。

栽培技術


接干時間

對栽植1-2年生的毛泡桐進行接干。4月下旬至5月上旬之間。這段時間樹液已開始流動,芽剛剛萌發,並且此時接干剪口癒合快,接干直立程度較大,接干效果最好。留床苗和栽植1年生幼樹接干時必須在樹液流動前進行,此時對幼樹今後生長抑制性不大,可忽略其緩苗期。

接干技術

選芽:毛泡桐幼樹人工剪梢接干是為了刺激剪口處萌發旺盛的新梢。剪口芽的優劣直接關係到接干效果的好壞。因此,第一選留剪口芽要飽滿。第二選留剪口芽要位於樹桿組織充實的部位。第三選留剪口芽要盡量選順風向生長的芽,以防風折。如中國甘肅省天水市秦州區藉河兩岸春季北風較強,應盡量選用生長在樹榦北側的芽作為剪口芽。
剪梢:距選留芽以上1厘米左右剪斷,並應剪成與主幹成45°角的斜面,一般可剪去幼苗主幹頂稍10-20厘米。多數2年生毛泡桐,因其生長旺盛會發出多條分枝,沒有明顯主幹,剪梢時應剪去最上面1對對生枝,刺激剪口下邊萌發隱芽,並從中選1個生長旺盛且直立的萌芽作為接干枝。同時對留作接干萌芽下部的側枝進行短截,一般剪去側枝長度的1/2或者1/3,以保證接干萌芽的旺盛生長。
抹芽:經過剪梢后。剪口周圍會萌發出很多副芽,當生長到10-15厘米左右時,選生長位置和直立度好且發肓健壯的芽留作接干枝,其餘的芽全部抹去。
平茬:剪梢接干使剪口下面樹榦上的側芽受刺激后也迅速萌發,形成接干新梢的競爭枝,將影響接干枝的生長發肓。對這類枝條,可採用摘心的方法及時控制,保持接干新梢生長的優勢地位。
毛泡桐
毛泡桐

主要價值


毛泡桐是速生、輕質用材,可以用於農田林網防護和四旁綠化等。

病蟲害防治


毛泡桐常見病蟲害有泡桐黑痘病、泡桐根結線蟲病、泡桐腐爛病等。

泡桐黑痘病

癥狀
泡桐嫩葉、嫩梢和苗木主幹都受其為害。受害葉片形成近圓形病斑,褐色至黑褐色,多沿葉脈發生,後期病斑破裂形成穿孔;葉柄、葉脈、嫩梢上的病斑形成突起如瘡痂狀,變為黑色。潮濕時生出灰白色霉層。病葉捲縮,病梢枯死。
泡桐黑痘病
泡桐黑痘病
防治方法
(1)因地制宜的選擇較抗病品種。
(2)加強栽培管理,合理密植,科學施肥灌水,增強樹勢,提高植株抵抗力。冬季清理病殘物,減少病害。
(3)避免苗床地連作或在泡桐樹附近育苗。
(4)播種地在播種前消毒,每畝撒1公斤至1.5公斤敵克松。播種前可用0.3%的敵克松原粉拌種。
(5)5-6月發病期,噴灑1:2:200倍波爾多液或50%退菌特可濕性粉800倍液2-3次即可,可保護新梢和嫩葉。

泡桐根結線蟲病

癥狀
泡桐嫩葉、嫩梢和苗木主幹都受其為害。受害葉片形成近圓形病斑,褐色至黑褐色,多沿葉脈發生,後期病斑破裂形成穿孔;葉柄、葉脈、嫩梢上的病斑形成突起如瘡痂狀,變為黑色。潮濕時生出灰白色霉層。病葉捲縮,病梢枯死。
防治方法
(1)因地制宜的選擇較抗病品種。
(2)加強栽培管理,合理密植,科學施肥灌水,增強樹勢,提高植株抵抗力。冬季清理病殘物,減少病害。
(3)避免苗床地連作或在泡桐樹附近育苗。
(4)播種地在播種前消毒,每畝撒1公斤至1.5公斤敵克松。播種前可用0.3%的敵克松原粉拌種。
(5)5-6月發病期,噴灑1:2:200倍波爾多液或50%退菌特可濕性粉800倍液2-3次即可,可保護新梢和嫩葉。

泡桐腐爛病

癥狀
大樹主幹病斑橢圓形,少數為不規則形,下陷,病皮腐爛成褐色,深至木質部,但外表卻不變色,所以初期有很大隱蔽性。5~8月病皮內產生許多黑色小點,頂破木栓層外露,為分生孢子器孔口處。濕度大時,分泌灰黃色絲狀體為病菌分生孢子角。剝開病皮,在木栓層下有較大的扁圓形黑色小顆粒,直徑0.6~2.5mm,為分生孢子器。有時還有成堆的圓形黑色小顆粒,直徑約0.5mm,一般約20~30個成一堆,為病菌子囊殼。病斑於每年冬、春季節向外擴展一圈,寬窄不一,縱向比橫向擴展快。後期病皮暴裂,木質部裸露,呈階梯狀下陷,病部橫斷面成扁圓形。1~3年生幼樹榦部發病,病斑很明顯,為褐色,病斑很易圍繞樹榦一圈,引起全株死亡。病皮木栓層下均為黑色扁圓形小顆粒,是病菌的分生孢子器。
泡桐腐爛病
泡桐腐爛病
防治方法
加強泡桐林栽培管理,選用良種壯苗,適地適樹,提高造林質量,栽植合適密度,及時修枝間伐。修枝應在晚春進行,傷口平滑,以利癒合;保護幹部,減少傷口。在病區應大力清除侵染來源,對無培養前途病株或病死株及早砍伐,病皮剝下燒毀。發現病斑,為防止擴大和減少菌源,在生長期7月份前刮除病斑。再颳去病斑四周1~2cm左右的好皮,上下颳去好皮2~3cm,並用利刀在病斑上下好皮上划縱道數下,深至木質部(有利藥液滲入木質部)。塗25%多菌靈50倍液,或50%退菌特50倍液,或苯腐靈4倍液,或菌毒清100倍液,或40%福美胂50倍液。待藥液干后,塗黃油厚約1mm,保護木質部,防治效果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