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問三不知

一問三不知

徠一問三不知,漢語成語,拼音yī wèn sān bù zhī,意思是怎麼問都不知道,很糊塗或很無知。

釋義


原意是對某一事情的開始、發展、結果都不知道,現在用來表示對實際情況一點也不知道。

出處


《左傳•哀公二十七年》:“君子之謀也,始、衷、終皆舉之,而後入焉。今我三不知而入之,不亦難乎?”

註釋

始:開始;
衷:中間;
終:結果。

譯文

公元前468年,晉國的荀瑤率兵攻打鄭國,齊國為防止晉國強大,就派陳成子帶兵援鄭。兩軍對壘之際,有個名叫荀寅(中行文子名寅,晉國貴族,中行氏卿族的最後一人,又作荀寅。彼時,其投奔在齊)的人報告陳成子說:“有一個從晉軍來的人告訴我說,晉軍打算出動一千輛戰車來襲擊我軍的營門,要把齊軍全部消滅。”陳成子聽了大怒,罵道:“出發前國君有令,不要追趕零星的干卒,不要害怕大批的人馬。晉軍就是出動一千輛戰車,我也不能避而不戰。你剛才的話壯敵人威風、滅自己志氣,回國后我要報告國君。”荀寅自知失言,於是感慨說:“君子之謀也,始中終皆舉之,而後人焉。今我三不知而入之,不亦難乎?”意思是說,聰明人謀劃一件事情,對其的開始、發展、結果三方面都要考慮到,然後才向上報告。而我對這三方面都不知道就向上急忙報告,難怪拍馬屁拍到蹄子上,不會有好結果。

典故


三不知原指事情的開頭、經過和結局這三個過程。現用一問三不知,泛指無論怎麼問,對方一概不知,含貶意。公元前468年,晉國荀瑤率師伐鄭。晉大夫荀寅認為:“君子謀划事情,要把這一件事情的開始、中間經過和最後的結局都考慮周到才能採取行動。現在我們對進攻鄭國的這三個方面都一概不知,卻貿然採取軍事行動,不是很難取勝嗎?”

成語故事

公元前468年,晉國的荀瑤率兵攻打鄭國。鄭國在春秋初年是個強國,後來日漸衰弱,成為一個弱小的諸侯國。鄭國君王抵擋不住晉軍的進攻,於是派大夫公子般到齊國去求救。公子般到了齊國后,向齊國的君主陳述了晉國如果吞併鄭國就會威脅到齊國的情況,祈求齊國派兵救援鄭國。
齊國的君主覺得公子般說得有理,於是就派大夫陳成子率軍前去救援。當陳成子率領軍隊到達淄水河岸的時候,天下大雨,士卒們不願意冒雨過河。這時,鄭國的嚮導子思可壞了,他很清楚,如果齊軍不抓緊行進的話,鄭國的都城可能就會有危險了。於是,他力勸陳成子趕快渡河。
陳成子也知道情況緊急,於是下令過河。陳成子披著雨篷,拄著兵戈,焦急地站在山坡上指揮齊軍過河。戰馬見了的舀滔的河水嚇得嘶叫,他使用鞭子狠抽,硬逼它們過河,經過一番努力,齊軍安全地渡過了淄水,準備與晉軍交戰。
晉軍統帥荀瑤見齊國軍隊來救鄭國,感到很意外,因為他沒有想到齊國會出兵和晉國交戰。他看到齊軍軍容嚴整,心裡有點害怕,便對左右的部將說:“他們的軍隊排列得非常整齊,我們恐怕打不過他們。我們還是撤兵吧。”
荀瑤一邊下令撤軍,一邊派一位使者去齊軍營地拜見陳成子,想讓這位使者去離間陳成子和鄭國的關係。沒想到,陳成子根本就不信這個使者說得話,把他趕了回去。齊國的使者走後,有個名叫荀寅的人報告陳成子說:“有一個從晉軍來的人告訴我說,晉軍打算出動一千輛戰車來襲擊我軍的營門,要把齊軍全部消滅。”
陳成子聽了,罵他說:“出發前國君命令我說:‘不要追趕零星的士卒,不要害怕大批的人馬。’晉軍即使出動超過一千輛的戰車,我也不能避而不戰。你方才竟然講出壯敵人威風滅自己志氣的話回國以後,我要把你的話報告國君。”
荀寅自知失言,於是感慨說:“君子之謀也,始中終皆舉之,而後入焉。今我三不知而入之,不亦難乎?”此話意思是說:明人謀劃一件事情,對事情的開始、發展、結果這三方面都要考慮到,然後才向上報告。我對這三方面都不知道就向上報告,怎能不碰壁呢?
幾徠天后晉軍撤兵,陳成子也率軍回國。

近反義詞


近義詞

無所不知、一無所知

反義詞

有問必答、無所不知

用法搭配


運用

作謂語、定語、賓語、分句;指不清楚

例句

一連問了幾個問題,他都答不出,老師對他這種一問三不知的學習態度很惱火。

英文翻譯


say "I don't know" to every question

辨析


用法:合式;作分句;含貶義。
反義詞:無所不知
歇後語:傻子問路
燈謎:聯
造句:有的人是事不關己,一問三不知。
他平時不好好學知識,對老師的提問一問三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