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花

中藥

槐花是豆科植物槐乾燥的花和花蕾,前者一般習慣稱為“槐花”,後者一般習慣稱為“槐米”。槐花味苦,藥性微寒。歸肝、大腸經。槐花的主要成分有黃酮及其苷、甾體、皂苷及其苷元、蛋白質、氨基酸、微量元素等。其中,黃酮及其苷是主要發揮作用的成分。《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5年版規定,乾燥的槐花中,總黃酮(以蘆丁計)的含量不得少於8.0%,蘆丁的含量不得少於6.0%;乾燥的槐米中,總黃酮(以蘆丁計)的含量不得少於20.0%,蘆丁的含量不得少於15.0%。

簡介


● 正名:槐花
● 英文名:Huaihua
● 拉丁名:Sophorae Flos
● 別稱:槐蕊

功效與作用


● 槐花具有涼血止血、清肝瀉火的功效。
● 現代研究顯示,槐花還具有降血糖、降血脂、抗氧化、抗焦慮、抗病毒、抗腫瘤等作用。
● 槐花可用於治療便血、痔血、血痢、崩漏、吐血、衄血、肝熱目赤、頭痛眩暈。
● 目前,槐花還被用於治療原發性高血壓、肝炎、大腸癌。

用藥前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 有槐花、槐米過敏史的人,禁止服用。
● 脾胃虛寒者,請謹慎服用。
● 陰虛發熱但無實火者,請謹慎服用。
● 如果您正在服用其他藥物,請務必提前告知醫生。
● 孕期及哺乳期女性服用前,請務必諮詢醫生。

如何使用槐花


● 槐花可煎汁服用,也可製成丸劑或散劑服用,服用時務必遵醫囑,不可自己增加或減少藥量。
● 煎汁內服時,每日常規用量為5~10克。
● 外用時,可取適量槐花煎水后熏洗患處,也可研成粉末后撒在患處。
● 槐花與生地榆配伍泡酒,可清熱涼血、止血調經,能緩解崩漏下血不止。

溫馨提示

● 用於清熱降火時,宜選生槐花;用於止血時,宜將槐花炒炭后再用。

服藥期間我應該避免什麼


● 避免寒涼、生冷、油膩等刺激性食物和茶類等,具體請諮詢醫生。
● 槐花出現發霉等變質跡象時,請停止使用。

藥物毒性與不良反應


● 傳統醫學認為槐花無毒。但是現代研究發現,過量服用槐米會導致血淋巴細胞突變。所以如果需要長期服用,請務必諮詢醫生。

如何選購槐花


● 主產於河北、山東、江蘇、遼寧等地。
● 槐花:完整的槐花花萼為黃綠色鍾狀,前端5淺裂;花瓣黃色或黃白色,共5片,其中1片較大,近似圓形,其餘4片為長圓形。雄蕊有10個,其中9個基部連合,花絲細長。雌蕊為彎曲的圓柱形。槐花質量輕,氣味小,味微苦。
● 炒槐花:性狀與槐花相似,不過表面為深黃色。
● 槐花炭:性狀與槐花相似,但是表面為焦褐色。
● 槐米:為卵形或橢圓形,花萼下部有數條縱向紋理,花萼上方為黃白色未開放的花瓣。花梗細小。質量輕,手捻時會破碎。氣味小,味微苦澀。
● 放在乾燥的地方保存,注意防潮、防蛀。

含槐花的中成藥有哪些


● 止紅腸辟丸:具有清熱涼血、養血止血的功效,可用於治療血熱引起的腸風便血、痔瘡下血。
● 心寧片:具有理氣止痛、活血化瘀的功效,可用於治療氣滯血瘀引起的胸痹,緩解胸悶、胸痛、心悸、氣短;也可用於冠心病心絞痛的治療。
● 血栓心脈寧膠囊:可益氣活血、開竅止痛,用於治療氣虛血瘀造成的中風、胸痹,可緩解頭暈目眩、胸悶心痛、心悸氣短、半身不遂;也用於缺血性中風恢復期、冠心病心絞痛的治療。
● 化痔片:具有清熱、涼血、行氣散瘀的功效,可用於治療外痔、內痔、混合痔、內外痔血栓。
● 痔瘡止血丸:可清解腸風濕熱、涼血止血,用於治療痔瘡出血、腸風下血等。

槐花和槐角功效一樣嗎


● 槐花和槐角都來源於豆科植物槐,功效相似,不過也有不同點。
● ● 槐花和槐角都具有涼血止血、清肝瀉火的功效,可治療血熱造成的便血、痔瘡出血等,也可用於治療乾熱造成的目赤、頭痛、眩暈。但是槐花的止血作用比槐角強,而槐角的清熱作用強於槐花。
● ● 槐角還有潤腸的作用,而槐花沒有。

用藥誤區


● 誤區:槐花泡水代茶飲可長期服用
● ● 槐花具有涼血止血、清肝瀉火的功效,泡水飲用可以緩解便血、痔血、肝熱目赤、頭痛眩暈等不適。但是槐花味苦,性寒,長期服用可能會引起腸胃不適。所以服用前一定要諮詢醫生,並遵醫囑服用。

其他注意事項


● 請記住:
● ● 使用中藥時,需要中醫進行辨證,合理應用。
● ● 用法用量以及療程應遵醫囑。
● ● 不要隨意使用中藥偏方。
● ● 不要相信非法中醫診所。
● ● 不應聽信廣告宣傳運用中藥。
● ● 不要隨意把自己所用中藥推薦給他人使用。
● 更多的、最新的中藥知識,請諮詢相關醫藥專業人員。

參考文獻


● [1] 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臨床用藥須知:中藥飲片卷.2015年版。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7.
● [2] 余傳隆,黃正明,修成娟,等。中國臨床藥物大辭典:中藥飲片卷。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8.
● [3] 南京中醫藥大學。中藥大辭典:下冊。第二版。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
● [4] 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5年版。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5.
● [5] 羅興洪,趙霞,蔡寶昌。古今藥酒大全。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