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殷

廣州起義的組織發動者之一

楊殷(1892年8月-1929年8月30日),名典樂、夔禮,字孟揆,化名呂雲峰。廣東香山縣人(今中山市南朗鎮翠亨村人)。是省港大罷工的重要領導者之一和1927年廣州起義的組織發動者之一。

1917年擔任孫中山衛隊副官兼大元帥府參軍處參謀。1922年加入中共,並組織工人運動、粵漢鐵路工人大罷工。張太雷陣亡后,其擔任廣州蘇維埃政府代理主席。1928年,當選為中國共產黨第六屆中央委員會委員。

1929年因白鑫出賣,與彭湃等人一同被捕。8月30日被蔣介石下令槍決。

2009年楊殷被評選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人物之一。

人物生平


1910年考入廣州聖心書院讀書。
1911年肄業,加入孫中山領導的同盟會。
1917年起在廣州任孫中山軍政府衛隊副官,兼大元帥府參軍處參謀。
1922年秋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底被派往蘇聯參觀、學習。
1923年回國后在廣東從事工人運動,並根據國共合作的需要任國民黨廣州市第四區分部執委兼秘書。
1924年春受中共廣東區委派遣,到粵漢、廣九、廣三鐵路從事工人運動。
1925年1月在上海出席黨的四大,並在大會上介紹廣東工人運動的情況。3月起任全國鐵路總工會廣州辦事處顧問。
1925年上海“五卅”慘案發生后。6月以周恩來、譚平山、羅亦農、陳延年等人組成的中共廣東臨時委員會指派鄧中夏、楊殷、楊匏安、蘇兆征等組成“黨團”,組織領導廣州、香港兩地工人的大罷工,聲援上海。楊殷利用在廣州、香港的社會關係,深入工會和工人群眾中做組織發動工作。
1926年起任中共兩廣區委委員、區委監察委員會書記。
1927年黨的八七會議后,任中共廣東省委常委兼省革命軍事委員會主任、中共中央南方局委員。12月參與領導廣州起義,負責總指揮部參謀團的工作,並在一線指揮戰鬥,曾率領敢死隊攻下了當時敵人重要據點廣州市公安局。廣州起義成立了廣州蘇維埃政府,張太雷任政府代主席。
1928年7月在中共六大上當選為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候補常委,任中共中央軍事部部長。會後,他從蘇聯回國到上海。11月起任中央政治局委員、常委。
1929年1月起任中共中央軍事部部長、中共中央軍委委員、中共中央軍委主任兼中共江蘇省委軍事部長。在上海工作期間,他與周恩來、蔡和森、蘇兆征、李立三等領導人一起,經常研究部署各地的武裝鬥爭和紅軍的領導工作。
1929年8月24日由於叛徒告密,楊殷與彭湃等一批共產黨人在上海被捕。8月30日與彭湃等被反動當局秘密殺害於上海龍華。
1933年10月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決定,將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步兵學校命名為中國工農紅軍彭(湃)楊(殷)步兵學校。
1922年底受黨組織派遣,赴蘇聯學習和參觀。
1923年夏天從蘇聯回國到廣東后,受黨指派從事工人運動。此後一年,他先後深入廣州郊區石井兵工廠、佛山制餅廠等與工人交朋友,維護他們的權益。一天,石井兵工廠老工人龐伯扛著鐵條進車間,一不小心碰倒了雜物,工頭罵他故意損壞機器,舉鞭就抽。從此路過的楊殷一把將鞭頭抓住,厲聲喝道:“你再欺負工友,我決不饒你!”
名頭太響,工頭嚇得灰溜溜離去,工友們無不拍手叫好。工作局面一下子打開了。楊殷在兵工廠組織起第一個“工人十人團”,為兵工廠建立俱樂部及工會打下了基礎。很快,通過十人團,一串十,十串百,工人們都發動起來了,成立了工人俱樂部,這就是赤色工會的前身。同時,又在兵工廠發展了一批黨員,建立了秘密的黨支部。
這個兵工廠的廠長馬超俊經常剋扣工人工資,民憤極大,便把他的十大罪狀印成傳單,張貼出去,並帶領兵工廠的工人代表晉見孫中山先生和工人部長廖仲愷,控訴馬超俊的罪行,孫中山先生就下令撤了馬超俊廠長職務,並補發了所有拖欠工人的工資。
1925年5月英帝國主義在上海製造了駭人聽聞的“五卅慘案”。中共兩廣區委派鄧中夏、楊殷等到香港、廣州租界沙面,發動工人罷工,支援上海人民五卅反帝愛國運動。6月19日省港大罷工爆發,21日沙面工人也舉行了大罷工,兩支罷工洪流匯合,共有25萬人。8月隱藏在革命隊伍內部的敵人,聚集在“中山艦”上開會,秘密商議殺害廖仲愷、譚平山等領導人。20日早上廖仲愷和廣州《民國日報》社長陳秋霖等驅車前往國民黨中央黨部,不幸在門前遭歹徒行刺。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義爆發。“八七”會議后,中共中央和廣東省委決定在廣州舉行武裝起義,建立中國臨時革命政府,將中共中央遷往廣州。根據中央決定,兩廣區委改組為廣東省委。
1927年12月11日凌晨3時,在廣州北部的教導團員將營內的反動長官解決后,由楊殷與張太雷、葉挺、惲代英等起義領導人帶領教導團舉行起義宣誓,打響起義的第一槍。楊殷率敢死隊攻下廣州市公安局,起義總指揮部隨即遷到這裡,隨即召開了廣州蘇維埃成立的工農兵代表大會,發表了《蘇維埃政府宣言》,頒布了政府政綱,通過了政府組成人員名單:張太雷任政府代主席。12月13日中午出席了廣州工農兵擁護蘇維埃政權群眾大會。
1928年6月18日中共六大在莫斯科召開,楊殷被選為中共中央委員、政治局候補委員。六大以後,他在黨的中央機關工作,任中央軍事部長兼中共江蘇省委軍事部部長,負責組織秘密軍事武裝。
1929年8月24日上午白鑫接到彭湃的指示,下午3時在白鑫的家召開軍委會議。8月30日彭湃、楊殷、顏昌頤、邢士貞被押赴刑場。臨刑前,從容鎮定,慷慨自若,笑對獄友說:“朝聞道,夕死可矣!”從容就義,年僅37歲。

後世紀念


故居

楊殷烈士故居
楊殷烈士故居
故居位於南朗鎮翠亨村,沿翠亨村大道,在那平整的總理大街中段,一幢石腳青磚,富有中國古建築形式的房子。始建於清代咸豐年間,座西向東,佔地面積1420平方米,建築面積280平方米。有關部門對楊殷故居進行了修葺,楊殷故居於2002年8月12日正式對外開放,成為旅遊景點。
楊殷故居為四開間兩進磚木結構,正廳兩邊各設有耳房,耳房均為二層木樓結構。正廳及廚房均設有天井,用於採光及排水。大廳後座置有神樓用以拜祭祖先。房頂四周用女兒牆圍護,整座主體建築採用水磨青磚築砌牆體,牆基採用花崗岩石板築砌,既有西歐洋樓建築風韻,又保持了珠江三角洲傳統民居建築的地方特色。大廳的正中央安放著楊殷的大幅照片及全家合照,廳內陳設雅潔,莊嚴肅穆。南邊耳房設有楊殷烈士生平事迹展覽。北邊耳房是楊殷寢室,擺設著楊殷當年結婚時用過的大鐵床、書桌、日字形木凳、木面盆架。楊殷故居在1989年6月29日被廣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廣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為了宣傳楊殷的革命事迹和愛國主義精神,使歷史的真實場景得以恢復,較好地展示楊殷烈士革命期間的家庭風貌,供人們憑弔與懷念,有關部門對楊殷故居進行了修葺。
人物紀念
1933年10月,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決定,將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步兵學校命名為中國工農紅軍彭(湃)楊(殷)步兵學校。
2009年9月10日,在中央宣傳部、中央組織部、中央統戰部、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央黨史研究室、民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全國總工會、共青團中央、全國婦聯、解放軍總政治部等11個部門聯合組織的“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人物和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評選活動中,楊殷被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