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深澤鎮的結果 展開

深澤鎮

浙江省金華市磐安縣深澤鎮

深澤鎮是徠浙江省金華市磐安縣下轄的一個鎮級別行政單位,有21個行政村,34個自然村, 4921戶13147人。

建制沿革


由來

深澤鄉鄉名以人民政府駐地深澤而命名。深澤,原名隔水。據譜籍載,南宋時,陳夢聖(?~1245)隱居花牆頭,再居下盧頭,其子陳達復遷住隔水,以“大樹宏觀”,“推源命地曰深澤”。其“推源”之“源”,即指“每遷新地,必以‘木’或‘水’命名”之根溪陳氏祖訓。“深澤”兩字均屬“水”,而“深”字中又有“木”,其名體現了這一祖訓。

沿革

深澤建置,宋淳熙(1174~1189)前屬永康縣內里鄉咸泰里四十六都。
淳熙十六年(1189),為表彰該鄉屋樓村盧氏孺人之功德,朝廷下旨改內里鄉為孝義鄉。
民國24年(1935),改稱五美鄉。
民國28年(1940),改稱下五美鄉。
1949年10月30日,建立五美鄉人民政府。
1950年,分設深澤、源頭、金塢3個鄉。
1952年10月,深澤設立區公所,轄深澤、金塢、源頭、九雲、白雲、王莊、翠峰、翠南、翠北等9個鄉。
1956年,撤銷深澤區。3月,金塢、源頭2個並回深澤鄉。
1958年,稱紅旗公社(安文)深澤管理區。
1961年,原公社改為區公所,原管理區改稱公社,為安文區深澤公社。
1983年,磐安復縣後為安文區深澤鄉。
19徠92年,撤銷安文區,為縣直屬鄉。
2015年,撤鄉建鎮。

歷史大事記

1995年,深澤開通程式控制電話。1996年,小集鎮建設全面啟動,拆遷農戶共106戶,拆遷房屋佔地面積7782.18平方米,安置面積7700平方米,新建20米寬深澤街長330米。1997年,有線電視與市聯網,共輸出19套節目,並開通了行動電話基站。1998年,深澤墅安希望小學被評為省模範希望小學和全國模範希望小學,投資150萬元的日月潭飲水工程動工興建,在全縣率先開展“兩公開一監督”工作,完成了第二輪土地承包,實現了村村通機耕路和村村通自來水。

地理環境


境域

位於浙江省磐安縣的西南部,東接安文鎮,南連新渥鎮、雙峰鄉,西靠新渥鎮、東陽三聯鄉,北界安文鎮。地形屬低山丘陵地帶,是錢塘江水源的主要發源地。全鎮面積44.12平方公里。

氣候

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天氣溫和,雨量充沛。由於地形有高山、低山、台地和丘陵等複雜因素,縣內不同地段的氣溫、降水和日照差別很大。多年平均氣溫為13.9~17.4℃,年積溫4255~5534℃。1月份(最低)平均氣溫2.0~4.3℃,7月份(最高)平均氣溫25.6~28.8℃。四季特徵有春季回暖遲,秋季降溫早,無霜期短(200~243天)等特點。高山多雪,並常有低溫暗霜。雨量雖較多,而不同季節懸殊頗大,多年平均降水量1409.8~1527.8毫米,6月份(最多)平均為208.3~246.5毫米,11月份(最少)平均為34.8~52.7毫米。氣候性災害多發,四季都有可能發生。冬季霜雪凍害、春季容易倒春寒和清明前後暴風雨,盛夏有雷擊和高溫,伏秋乾旱、颱風等災害性天氣出現頻繁。

行政區劃


有21個行政村,34個自然村。

人口民族


4921戶13147人。

交通概況


深澤鎮距縣城8公里,正在建設的諸永高速公路主線和連接線貫穿全境,並設有互通口,與金義東磐快速通道和40、42省道相連,將成為磐安交通樞紐。

經濟概況


隨著磐安新城區的開發建設,深澤將建成磐安行政副中心和工業經濟中心。深澤鎮積極實施抓經濟、求發展、促和諧的各項舉措,大力支持諸永高速公路和新城區建設,積極發展生態、高效農業,多舉措抓招商引資,培植支柱產業,開展示範整治和康莊工程建設,加快城鄉統籌步伐。截止2005年底,全鄉有工業企業共313 家,其中聖誕禮品1家,來料加工60家,竹木製品22家,食用菌加工3家;擁有食用菌基地60畝,100萬袋、蔬菜基地200畝、無公害稻米生產1850 畝,中藥材基地貝母823畝,白朮610畝,元參894畝,共創建GAP基地2602畝。

自然資源


藥材
主要特產有中藥材類:桔梗、白勺、白朮、貝母、玄參元胡、弋尾等;
菌類
食用菌類有:花菇杏鮑菇巴西菇、平菇等;
蔬菜
各類蔬菜有:絲瓜、茄子、蘿蔔、黃瓜、蕃茄、辣椒、南瓜、土白菜等;
特色產品
特色食品主要有粉干;家庭工業產品,有源頭畚箕、屋樓竹編、六衝牆紙;
礦產資源
主要有方解石鐵礦和花崗岩。

基礎設施


過去深澤是農村、沒有街道。自1996年開始規劃,1997年進行征地拆遷,投資330萬元,徹底進行街道改造。中街兩側實行國有土地有償出讓,收回出讓金160萬元。1998年底,一條寬20米、長330米的水泥街道已修成,街道兩旁的高樓已拔地而起,排水排污設施日趨齊全,集鎮面貌煥然一新。

地方特產


羅家粉干具有“白如雪,細如絲,潤滑可口,烹調簡便”的特點。早在明代末年,羅家村便有四五戶農民專事加工粉干。從那時的手工製作逐漸變到現在的機器加工,不但提高了加工效率,而且在粉乾的韌性質地上也得到了改善。羅家粉干加工以羅家村為代表,已逐漸擴散到深澤、殿口等村,擴大了生產規模。隨著社會的發展,粉干也由當時的禮品轉變成現在的普通速食品,羅家粉干也以其物美價廉贏得了消費者的青睞。

文化事業


深澤是歷史文化名鄉。流傳著較多優秀的民間藝術,主要有“煉火”、“先鋒”、“腰鼓”、“銅鈿鞭”、“四轎八車”等。 “先鋒”節目代表磐安縣參加金華撤地建市20周年及義烏市第十四屆文化藝術節演出, “先鋒”、“腰鼓”等節目曾多次應邀參加杭州市、餘杭市、象山市等地舉辦民間藝術節活動。“煉火”節目將傳統與創新相結合,經縣、市審核上報,獲准“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目前正爭取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先鋒”和“烏龜端茶”被列為浙江省重點保護文化遺產,“先鋒”、“腰鼓”、“採茶舞”分別獲中國七藝節金獎、市迎新春腰鼓大賽二等獎和八婺民間藝術節銀獎;深二村被評為金華市民間民俗特色村。深澤是省級教育強鄉。教育設施良好,師資優良,培育了許多新人和名人。深澤旅遊資源較為豐富。

風景名勝


主要景點有商周文化遺址、徐公岩、源頭水庫、日月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