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侮辱與被損害的

被侮辱與被損害的

長篇小說《被侮辱與被損害的》是俄國偉大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代表作。全書由四個部分和一個結尾組成。陀思妥耶夫斯基(1821-1881),19世紀俄國偉大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與托爾斯泰一起被譽為俄國文學的兩大柱石。陀思妥耶夫斯基還是一位善於描寫人物心靈的偉大的藝術大師,他作品中人物心理的刻畫極為細膩、深刻,往往體現出某種哲學思想。

基本信息


被侮辱與被損害的
被侮辱與被損害的
《被侮辱與被損害的》是俄國偉大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代表作,長篇小說創作於1861年。全書由四個部分和一個結尾組成。故事發生在50年代末的彼得堡,正值農奴制崩潰的時期。冒險家和騙子華爾戈夫斯基親王同被他侮辱和損害的人們之間的衝突組成了小說的主要內容。華爾戈夫斯基一手製造了兩個家庭的悲劇,一是他侵吞了貧窮、沒落的伊赫德曼耶夫貴族家庭的僅有的一座田莊,並且為了娶擁有百萬家產的卡佳做兒媳而破壞了伊赫德曼耶夫的女兒娜塔莎同自己的兒子阿遼沙的婚事。另一個是斯密司老人一家,他的女兒被華爾戈夫斯基始亂終棄,騙走了財產,死於貧病交迫之中,斯密司也最終死於貧困。斯密司的外孫女不能寬恕她的父親——華爾戈夫斯基,她的倔強、帶有瘋狂的反抗精神引起人們對“被侮辱與被損害”者的同情,對黑暗社會的憎恨,顯示了小說的現實主義力量。

作者風采


陀思妥耶夫斯基(1821-1881),19世紀俄國偉大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與托爾斯泰一起被譽為俄國文學的兩大柱石。1846年發表了他的成名之作《窮人》。由於社會的大變動及政治原因,陀思妥耶夫斯基認為改變社會從宗教中尋找出路。在以後二十年的創作生涯中,他寫了大量的作品:《死屋手記》、《被侮辱與被損害的》、《罪與罰》、《白痴》、《惡魔》、《未成年者》和《卡拉馬卓夫兄弟》。這些作品,描繪了社會生活的廣闊畫面,反映了下層人民的真實生活,無情地揭露了社會現實;宣揚善惡並存和以容忍,順從,寬恕的宗教道德理想來消除社會矛盾和拯救人類。同時陀思妥耶夫斯基還是一位善於描寫人物心靈的偉大的藝術大師,他作品中人物心理的刻畫極為細膩、深刻,往往體現出某種哲學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