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三立

李三立

李三立,1935年8月24日出生於上海,計算機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上海大學計算機工程與科學學院首位院長及名譽院長。

李三立於1955年從清華大學畢業;1960年獲得蘇聯科學院精密機械與計算技術研究所博士學位,之後回到清華大學自動控制系和計算機系工作,先後擔任講師、副教授、教授,清華大學計算機研究所所長;1986年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評為博士生導師;1988年兼任上海大學計算機工程與科學學院院長;199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李三立負責研製過中國電子管、晶體管、LSI和VLSI四代計算機,研究領域包括微機體系結構、局部網路、RISC和指令級并行處理、超級計算機。

人物履歷


1935年8月24日出生於上海市。
李三立院士(左)
李三立院士(左)
1955年—1956年,擔任清華大學無線電系助教。
1956年—1960年,就讀於蘇聯科學院精密機械與計算技術研究所研究生,導師C.A.列別傑夫院士,並獲得CANDIDATE學位(蘇聯科學院與美國科學院簽有協議,蘇聯科學院的這一學位等同於美國PhD(哲學博士)學位)。
1960年,回國后在清華大學自動控制系和計算機系工作,先後擔任講師、副教授、教授,清華大學計算機研究所所長。
1961年,擔任清華研製電子管計算機911的運控組組長。
“文化大革命”期間,李三立沒有捲入清華當時激烈的兩派“文攻武衛”,而是基本上在“抓革命,促生產”。
1972年,負責研製一台以中小規模集成電路為主要元件的724計算機系統。
1986年,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評為博士生導師。
1986年—2003年,擔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計算機學科評審組成員、召集人。
1988年,兼任上海大學計算機工程與科學學院院長。
1995年—2000年,擔任國家攀登計劃B“高性能計算機”項目首席科學家。
199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2000年,負責在上海大學研製成功220個處理機的集群式系統“自強2000”。
2003年8月,為深圳大學研製共有256個CPU、峰值速度達1.5萬億次的“深超21C”超級計算機。
2004年,領導的研究組和惠普公司合作,在上海大學完成一台共有352個CPU、峰值速度達2萬億次以上的超級計算機“上大自強3000”。

個人簡介


李三立(1935.8.24--)計算機專家。
上海人。1955清華大學畢業。1960獲前蘇聯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博士。清華大學計算機研究所所長,教授,兼任上海大學計算機學院院長,曾任國家攀登計劃項目首席科學家,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計算機學科評審組召集人,IEEE中國分部主席(95/96),上海市政府信息化委員會首席顧問。
1956年起從事計算機,曾負責研製過我國電子管、晶體管、LSI和VLSI四代計算機,其中的724機是70年代我國各大學中用於國家尖端科技的規模最大的計算機;用於加工重要部件的光柵數控計算機102機,使精密加工效率提高几十倍,有很高的社會經濟效益,並使我國在該領域進入當時國際先進行列。
80年代以來,作為我國首創者和學術帶頭人之一,在微機體系結構、局部網路、RISC和指令級并行處理研究領域作出重要貢獻。
近年來負責研製的超級計算機中,有兩台都進入世界超級計算機500強排名榜-“深超-21C”(2003,146位)和“自強3000”(2004,126位)。他獲得我國工程界最高獎項,光華科技進步一等獎、他還獲得國家省部級科技進步一、二等獎共七項。他發表著作11部,其中一本獲國家教委優秀學術著作特等獎,論文200餘篇。
現任上海大學計算機工程與科學學院院長。
1995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科研綜述
李三立於1956年起從事計算機,曾負責研製過中國電子管、晶體管、LSI和VLSI四代計算機,其中的724機是20世紀70年代中國各大學中用於國家尖端科技的規模最大的計算機;用於加工重要部件的光柵數控計算機102機,使精密加工效率提高几十倍,並使中國在該領域進入當時國際先進行列。20世紀80年代以來,作為中國首創者和學術帶頭人之一,在微機體系結構、局部網路、RISC和指令級并行處理研究領域作出很多工作。他還負責研製的超級計算機中,有兩台都進入世界超級計算機500強排名榜—“深超—21C”(2003年,146位)和“自強3000”(2004年,126位)。
學術論著
根據2021年1月中國工程院網站顯示,李三立發表著譯作12本和論文100多篇。
出版時間名稱出版社
1981年《微處理機與微計算機》國防出版社
1987年《M68000原理、設計與應用(譯)》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8年《16位微處理機(譯)》中國鐵道出版社
1995年《RISC單發射與多發射體系結構》清華大學出版社
1998年《計算機科學技術百科全書(第一版)》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5年《計算機科學技術百科全書(第二版)》清華大學出版社
科研成果獎勵
獲獎時間項目名稱獎勵名稱
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獎
1995年國家教委科學技術獎二等獎
1995年《RISC——單發射與多發射體系結構》國家教委優秀學術著作特等獎 
1997年國家教委科學技術獎二等獎
1999年教育部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2004年廣東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人才培養

講授課程
1960年底李三立回到清華大學繼續任教,開設當時比較先進的《晶體管脈衝技術》《固體器件原理》等教學課程。
指導學生
截至2016年11月,李三立先後培養博士30餘人,碩士30餘人。

榮譽表彰

時間榮譽表彰授予單位
1995年中國工程院院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中國傑出訪問學人獎香港理工大學 

社會任職


時間擔任職務
1984年—1997年歐洲計算機協會執行理事(EUROMICRO Board Director)
1986年—2003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計算機學科評審組”成員
1991年—2003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計算機學科評審組”召集人
1994年—1995年IEEE學會北京分部副主席
1995年—1996年IEEE中國分部主席
2000年09月同濟大學兼職教授
2002年04月嘉興學院名譽教授 
中國電子教育學會名譽理事長
全國中小學計算機教育研究會理事長
“上海高校網格”E研究院的首席研究員
上海市信息化領導小組的專家委員會副主任,首席專家顧問(連續三屆) 
北京大學、復旦大學兼職教授 
《計算機科學技術百科全書》編撰委員會副主編
《計算機科學技術百科全書》(計算機體系結構)分支主編

初露鋒芒


委派去蘇聯
李三立
李三立
1956年春夏之交,正值中國在周恩來總理、聶榮臻副總理領導下,開始實施12年長期科學技術發展遠景規劃,其中,把發展中國計算機事業作為4項緊要任務之一。當時的中國科學院首次向蘇聯科學院派出了第一批108位研究生。作為受派者之一的李三立,8月中旬接到通知,未及學習俄語,就於9月2日踏上開往蘇聯的火車去莫斯科。
他被分到蘇聯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全名為精密機械與計算技術研究所)當研究生,參與計算機研究工作。
他的導師C.A.列別傑夫院士、該研究所所長,是當時蘇聯在計算機領域中唯一的院士。在研究所當研究生,沒有上課,馬上就開始做計算機研究工作。
蘇聯學習過程
列別傑夫院士身材矮小,待人和氣,對中國學生很熱情。當時,該研究所負有援華任務,在中國科學院剛成立的計算技術研究所內,幫助中國研製第一台大型計算機104(按照蘇聯的BEISM機型)。
列別傑夫院士非常忙,他還兼任蘇聯計算機工廠的總工程師等職務,手頭的研究生數量也很多,所以對於中國來的3個研究生根本照顧不上。起初,列別傑夫院士曾希望李三立研究“晶體管磁心邏輯電路”課題,當時李三立認為這個題目太偏重於電路分析,和計算機系統相距太遠,表示了一點異議。
從此,這位導師再也沒有和他談“研究題目”。後來,他在研究室里自己選了一個題目:“晶體管快速并行微分分析器的研究”。當時,結型高速晶體管正式產品問世不久,并行處理更是世界上剛開始研究的新領域,研究的人數與單位均不多,可據以檢索的論文也很少。
“初生犢,不怕虎”的李三立,就這麼開始了他的“并行處理”研究進程。在這項研究工作中,多個并行微分分析器要并行工作,但在每個微分分析器內部還是採用按串列存儲原理工作的方案。因為當時還沒有小規模集成電路,要用晶體管做一個32位的寄存器,體積就很大。所以他決定用延遲線來串列存儲數據。
但是,由於工作頻率要達到10MHz,他只能選用寬頻帶的同軸延遲電纜實現32位寄存器存儲。這項研究工作過去沒有先例,要解決很多新的技術問題。最後,他做出了一個“并行微分分析器”的工作模型,可以解決一些簡單的微分分析問題。
1960年12月底,李三立完成了論文答辯,獲得了蘇聯科學院頒發的CANDIDATE學位。此後蘇聯科學院與美國科學院簽有協議,蘇聯科學院的這一學位等同於美國PhD(哲學博士)學位。
回清華擔任講師
清華大學
清華大學
李三立在1960年底回到清華大學繼續任教,擔任講師。除要立即開出當時比較先進的“晶體管脈衝技術”、“固體器件原理”等教學課程外,還先後參與了電子管、晶體管、小規模集成電路和VLSI等四代計算機的研製工作。從這些工作中,他深深體會到:由於計算機是一個大電子系統,它的研製成功關鍵在於對很多細緻工作都要嚴格要求,重在實踐。
舉例來說,李三立回國后馬上在1961年擔任清華研製電子管計算機911的運控組組長。911是當時中國較早研製的三台大型電子管計算機中的一台,是在學習中國科學院104電子管計算機基礎上設計的,但已採用了較先進的單地址指令系統。
911是由很多插件組成的,每個觸發器就是一個插件,可見規模大而複雜。911是在1958年著手設計與裝配的,當時大量在校學生參加了此項工作。系統裝好以後,調試的穩定性總不能過關。李三立在運控組實際調研中,發現插件都沒有參數測試數據記錄與檔案,還存在電子管有時爆裂和控制設備信號不靈等不可靠因素。
當時,他安排先做一個四維的運控模型來驗證其可靠性;同時把所有運控插件的參數都測量出來,並建立檔案,從中篩選出可靠的插件;做好電子管的老化工作,確保不可靠的電子管在上機以前就先行淘汰。另外,還從校外請了一位八級焊接師傅來檢查控制台設備的虛焊點,發現了200多個虛焊點。
這樣的控制台如何能工作?經過整個研製隊伍的集體努力,911終於能穩定計算應用題目。這一經歷再一次使他深切感到:計算機研製必須嚴格有序,腳踏實地才能解決問題,空談是沒用的。

國防貢獻


文革期間
在“文化大革命”期間,李三立沒有捲入清華當時激烈的兩派“文攻武衛”,而是基本上在“抓革命,促生產”。“文化大革命”以前,他就已接手負責五機部的一項科研任務,即為加工國防產品重要部件“劈錐”的光柵控制數控銑床計算機系統。這是一台晶體管與小規模集成電路混合的計算機數控系統,后稱102機系統。“劈錐”是當時自動戰術武器,如自動火炮、轟炸機投彈航空瞄準儀等所必不可缺的部件。
實際上“劈錐”是一個三維的複雜形體,約由15000個加工點組成。每個點上存儲了在“風速、距離、高度”等各種具體條件下的彈道軌跡的修正值,使炮彈或炸彈在射出后能自行修正軌跡偏差,以擊中目標。過去,五機部工廠在加工這種具有約15000個加工點的“劈錐”時,全靠手工操作,即使是有經驗的老師傅,加工速度也很慢,成品率很低。採用了102機以後,完全用計算機控制加工,功效大為提高,解決了國防常規武器供應的瓶頸問題。
五機部給出的證明信中說:“比原先坐標鏜床加工提高工效10倍以上,成品率由20%~30%提高到98%。這是國內第一台自行研製投入應用並解決生產實際問題的數控銑床,使中國成為研製和應用數控機床最早的國家之一,在當時處於先進地位。”
負責研製計算機系統
1972年李三立負責研製一台以中小規模集成電路為主要元件的724計算機系統。這是一台實時監控中國第一代洲際彈道導彈和衛星發射的較大規模的計算機系統。這台計算機從研製集成電路開始,到印刷電路板、磁心存儲器研製和半固定磁桿存儲器繞制,都是研製組自己乾的。
724機規模較大,印刷電路板就有400多塊,連外圍設備在內共有10來個機櫃,當時的機房有300~400m2。由於此724機是在發射基地實時監控彈道導彈發射的,所以要求的可靠性大大超過民用機。經過系統正確性和可靠性測試和驗收,任務在1974底全部完成。在整個研製的過程中,李三立幾乎每天都工作到午夜一二點鐘才睡覺。
在全機聯合穩定性調試時,最長的一次,他72小時連續在機房工作,出機房后,即頭暈嘔吐。後來,連裝運到西北基地所需的裝箱用的6立方米木材,都是他親自去後勤部領取,裝運回清華,並去工廠加工成裝機櫃的木板。1975年,724計算機發運到發射基地。
該計算機在以後執行導彈和衛星發射任務時,次次“均獲圓滿成功”,“做到萬無一失”。國防科工委有關部門來信說,該任務研製組“做了大量艱苦細緻工作,付出了辛勤的勞動,保證了計算機的質量”。部隊使用人員說:“很皮實,經折騰”。
後來,他唯一覺得心中內疚的是:1972~1974年的“文化大革命”期間,正是他愛人胃潰瘍發展的時期,因他被724機任務壓得太緊,天天工作到午夜,不能抽出很多時間陪愛人到較好的醫院去看胃病,結果1975年初他愛人胃大出血,不久被診斷是“胃潰瘍惡變”。
經過6年多的陪伴和治療,最後於1981年離世。李三立懊悔沒有時間多去較好醫院診斷,未能及時開刀切除胃潰瘍。他在很多場合下,深切悼念他的愛人。

突出貢獻


在高性能計算機方面
李三立院士校慶留言
李三立院士校慶留言
2000年李三立負責在上海大學研製成功220個處理機的集群式系統“自強2000”,當時是中國民用領域中速度最快的超級計算機,獲當年上海市科技進步一等獎。
2003年8月,他為深圳大學研製共有256個CPU、峰值速度達1.5萬億次的“深超21C”超級計算機,當時是全國所有大學中速度最快的超級計算機。完成系統測量LINPACK值並向國際組織TOP500上報時,其LINPACK測量值達TOP500的第89位(11月23日第23次TOP500公布的表上列第163位,超過中國台灣整個地區和俄羅斯全國最快的超級計算機)。
萬億次“深超-21C”超級計算機在2003年獲深圳市科技進步一等獎,獲2004年廣東省科技進步二等獎;一個“智能工資管理系統”被評為科技進步一等獎。2004年李三立領導的研究組和惠普公司合作,在上海大學完成一台共有352個CPU、峰值速度達2萬億次以上的超級計算機“上大自強3000”,在2004年世界第24次TOP500的表上列第126名。
現在,在世界權威性的、反映各個國家實力的TOP500排名榜中,同時列有兩台李三立主持研製的超級計算機。這對於一個計算機學者來說是不容易的,也是對他從事計算機近50年努力的一種肯定。
在網格方面
上海市教委領導採納了他的關於在上海高校建設網格的建議,並將這個建議擴展為上海高校E研究院,李三立被委任為“上海高校網格”E研究院的首席研究員,總負責該網格三年計劃的實施。
李三立制定了“一個平台、幾個節點、三項應用驅動”的實施方案。其平台為網格中間件;節點中一個就是“上大自強3000”超級計算機;三項應用為:醫學網格應用、機械製造網格應用和計算密集型應用。其中,跨學科的“醫學網格應用”已在2004年底初步實現應用。
目前研究方向:高性能計算、網格計算、視頻流媒體技術/High Performance Computing , Grid Computing, Streaming Media Technology

人物評價


關於教育評價

上海大學
上海大學
李三立在清華大學執教已近50年,兼任上海大學計算機學院院長達二十餘年之久。他獻身於為國家培養高水平科技人才。他培養的32位博士生和諸多碩士生,其中很多人在國內外具有較高的學術地位。
他從1986年起就成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計算機學科評審組”成員,1991年開始成為該評審組召集人之一,直到2003年才因年齡關係退出。
17年來,他對於推進全國博士生培養質量和研究生教學課程的完善與提高,貢獻了力量。李三立是中國《計算機科學技術百科全書》編撰委員會副主編,兼《計算機體系結構》分支主編。這本權威性的《計算機科學技術百科全書》彙集了全國幾百位知名的計算機專家來撰寫條目,第一版於1998年出版,對全國影響較大;其第二版在2005年出版。李三立還是中小學計算機教育的初創者。
80年代教育部接受愛國僑胞的一筆捐款,其中要用於中小學計算機教育。教育部有關部門領導委託李三立和另一位北京大學教授負責此項計劃的技術指導。他們先後在全國安排了兩批中學開展“計算機教育”試點,並為其配置了計算機設備。
1984年正好鄧小平參觀了他們安排試點的一個中學,並說:“計算機要從娃娃抓起!”。從此,全國的中小學計算機教育在各級政府領導下轟轟烈烈地展開。
李三立迄今還是全國中小學計算機教育研究會理事長。

社會活動評價

李三立還積極參與社會活動,他是IEEE學會北京分部的94/95屆副主席和95/96屆主席。他目前是中國電子教育學會名譽理事長。
曾7次(1984~1997年)連續當選為歐洲計算機協會(EUROMICRO)的執行理事(Board Director),是該知名度較高的歐洲學會理事會中唯一的中國籍學人。
此外,他曾連續三屆被聘請為上海市信息化領導小組的專家委員會副主任,首席專家顧問,並且是深圳市、蘇州市、杭州市的信息化顧問,為這些城市的信息化建設作出了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