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東亞共榮圈
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提出的戰略構想
大東亞共榮圈(日語假名:だいとうあきょうえいけん;羅馬音:Daitōakyōeiken;英文:GreaterEastAsiaCoprosperitySphere),是指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提出的邦聯制戰略構想與政治號召。
起源於1938年11月日本政府發表建立“大東亞新秩序”的宣言,欲樹立“日滿華三國相互提攜,建立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互助連環的關係”,提出此基本政策構想的為日本首相近衛文麿發表的“近衛聲明”。試圖以“大東亞共榮圈”為整體,以日本、東亞與東南亞“共存共榮的新秩序”作為建設目標為意義的政治體系。
大東亞會議與會代表合影
“大東亞共榮圈”的範圍包括東亞、俄羅斯遠東地區、東南亞、大洋洲、南亞、阿富汗(在一些書籍中還包括阿拉斯加、加拿大西部地區、美國西部地區、中美洲)。
大東亞共榮圈中,日本本國與滿洲國、中國為一個經濟共同體。東南亞作為資源供給地區。南太平洋為國防圈。而且為實現大東亞共榮圈,日本在內閣設立大東亞省,並且於1943年11月5日日本首相東條英機與偽滿洲國(代表:首相張景惠)、汪偽國民政府(代表:行政院長汪精衛)、泰國(皇室王子汪歪搭雅昆·瓦拉汪)、菲律賓(總統勞威爾)、緬甸(總理巴莫)、自由印度臨時政府(首席代表錢德拉·鮑斯)等共同召開大東亞會議,並在會後發表《大東亞宣言》揭暨其目標。
大東亞共榮圈宣傳畫
大東亞共榮圈隨著日本的投降而結束,雖然日本被認為是侵略者,但是日本軍隊排除東南亞殖民地宗主國的勢力,並且企圖建立現代化體制,同時也讓菲律賓、緬甸等國獨立,許多如蘇卡諾、勞威爾等獨立運動領袖也多與日本方面聯合。至今關於這方面的正反討論仍持續不斷地進行。
大東亞共榮圈宣傳海報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軍國主義政府妄圖在亞洲、澳洲和西南太平洋地區建立殖民大帝國的侵略計劃。日本軍國主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企圖在亞洲、太平洋地區建立的勢力區域。包括中國、朝鮮、印度支那(今越南、寮國、柬埔寨)、緬甸、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印度尼西亞(當時稱荷屬東印度)、英屬印度(今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國)、阿富汗、澳大利亞、紐西蘭等國,以日本為中心,排除英美等其他勢力。經過全世界人民和亞洲人民的共同奮鬥,這一陰謀被粉碎。
日本對東南亞的戰略位置及豐富的大米、橡膠、錫、石油等戰略資源垂涎已久,早就渴望奪取南洋作為支持其侵略戰爭、獨霸亞太地區的基地。1940年法西斯德國在歐洲佔領荷蘭、法國等地,並威脅英國本土。日本政府認為形勢對其有利,便加快推行南進戰略和殖民侵略計劃。1940年8月,近衛內閣正式宣布了《基本國策綱要》,進一步提出要建立“以皇國為核心,以日、滿、華的強固結合為基礎的大東亞新秩序,確立包括整個大東亞的經濟協同圈”,為“大東亞新秩序”的口號蒙上一層“皇道主義”色彩。同年,外務大臣松岡洋右在上台後的演說中首次正式提出要建立“大東亞共榮圈”,在政治上以“共存共榮”為幌子,建立一個以日本為主宰的,“以日、滿、華的牢固結合為基礎的”,嚢括印度以東、澳大利亞和紐西蘭以北的所有地區和國家的殖民大帝國;在經濟上由日本壟斷“共榮圈”內的豐富資源和廣闊市場;在軍事上通過佔領南洋地區,利用其資源和戰略基地,與英、美進行爭奪亞太地區霸權的持久戰,建立日本的勢力範圍。
戰間期
第二步:佔領全中國
第三步:佔領東南亞、澳大利亞
第四步:在印度與納粹德國會師,北上攻克蘇聯
第五步:攻打美國,稱霸世界
大東亞共榮圈
1938年11月3日,大日本帝國總理大臣近衛文麿發表「第二次近衛聲明」,號召建立「大東亞新秩序」,欲樹立「日滿中三國相互提攜,建立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互助連環的關係」,以大日本帝國、東亞及東南亞「共存共榮的新秩序」為目標。
1940年8月,近衛文麿首度明白指出「大東亞共榮圈」的名稱,及指明大日本帝國(含扶植政權、滿洲國與殖民地中國台灣、朝鮮)、中華民國、法屬中南半島、荷屬東印度、英屬印度、英屬馬來亞(包括新加坡)、英屬香港、英屬婆羅洲地區(包括砂撈越與汶萊)及新幾內亞、澳洲、紐西蘭等大洋洲地區與蘇聯西伯利亞東部為大東亞之範圍。大東亞共榮圈中,日本本國與滿洲國、中國(汪精衛政權)為經濟共同體。東南亞作為資源供給地區。南太平洋為國防圈。
為實現大東亞共榮圈,1942年日本內閣設立大東亞省,並於1943年11月5日由日本首相東條英機與滿洲國(代表:“首相”張景惠)、中國的汪精衛政權(代表:“行政院長”汪精衛)、泰國(王子汪歪搭雅昆·瓦拉汪;唯一實質獨立的參與國)、菲律賓自治邦(總統勞威爾)、緬甸國(總理巴莫)、自由印度臨時政府(首席代表錢德拉·鮑斯)等共同召開大東亞會議,並在會後發表《大東亞共同宣言》揭暨其目標。
包括中國、朝鮮、印度支那、緬甸、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印度尼西亞(當時稱荷屬東印度)、英屬印度(今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國)、阿富汗、澳大利亞、紐西蘭等國
大東亞戰爭一周年紀念郵票
1941年12月9日,日本在太平洋珍珠港轟炸美國軍艦引發太平洋戰爭后,隨即向英、美宣戰。1941年年底到1942年初,日軍在太平洋戰場與東南亞戰場取得一勝利。這時第二次世界大戰進入了又一個新階段,是日本與美、英、荷等國爭奪勢力範圍,要在太平洋地區建立以它為"盟主"的"大東亞共榮圈",故自稱為"大東亞戰爭"。在開始的一年裡,日軍的侵略異常順利,很快侵佔了印度支那、馬來西亞、泰國、緬甸、菲律賓和印度尼西亞等廣大東南亞地區。
•日本帝國本土及佔領地
內地(本州島、九州、四國、北海道、沖繩群島及周圍附屬島嶼):38.26萬平方公里,7311.4萬人
日屬朝鮮(今朝鮮半島):22萬平方公里,2432.6萬人(1910-1945)
樺太(今庫頁島南部):3.60萬平方公里,41.5萬人(1905-1945)
關東州(今金州半島):0.35萬平方公里,136.7萬人(1905-1945)
日據台灣:3.60萬平方公里,587.2萬人(1895-1945)
日屬東京(今越南北部):面積、人口未知(1940-1945)
日屬安南(今越南東部):面積、人口未知(1940-1945)
日屬交趾支那(今越南南部):面積、人口未知(1940-1945)
日屬寮國:面積、人口未知(1940-1945)
日屬柬埔寨(今柬埔寨東部):面積、人口未知(1940-1945)
日屬東印度群島(今印度尼西亞):190.43萬平方公里,6072.7萬人(1941-1945)
•附庸國/傀儡政權
•偽滿洲國(今東三省(除偽關東州)和內蒙古東部):130.31萬平方公里,3693.3萬人(1932-1945)
•蒙古自治邦(今內蒙古中部):61.54萬平方公里,550.8萬人(1936-1945)
•冀東防共自治政府(今河北東部,1938年併入中華民國臨時政府):0.82萬平方公里,600.0萬人(1935-1938)
•偽中華民國臨時政府(今華北地區,1940年併入汪偽國民政府):60.27萬平方公里,11630.6萬人(1937-1940)
•上海市大道政府(今長江三角洲,1938年併入中華民國維新政府):面積、人口未知(1937-1938)
•中華民國維新政府(今上海、江蘇、安徽、湖北,1940年併入汪偽國民政府):35.01萬平方公里,7864.4萬人(1938-1940)
•汪偽國民政府(今華東地區、華中地區、華南地區):面積、人口未知(1940-1945)
• 泰王國(今泰國、柬埔寨西部):62.00萬平方公里,714.2萬人(1941-1945)
•緬甸國:38.26萬平方公里,714.2萬人(1942-1945)
•菲律賓第二共和國:29.63萬平方公里,1699萬人(1942-1945)
•馬來日本軍政地(今馬來西亞、新加坡):34.19萬平方公里,626.1萬人(1941-1945)
•自由印度臨時政府(今印度東部):0.81萬平方公里,3.3萬人(1943-1944)
大東亞共榮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