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行簡
唐代文學家
白行簡(776年-826年)唐代文學家,字知退,下邽(今陝西渭南東北)人,著名文學家白居易之弟。公元805進士,授秘書省校書郎,累遷司門員外郎,主客郎中,又曾任度支郎中,膳部郎中等職。著有文集10卷,文辭簡易,有其兄風格。
白行簡為貞元末年(805年)的進士。元和14年(819年)在前往忠州之途,白行簡、白居易、和元稹三人在夷陵黃牛峽相會,同游長江西陵峽三游洞,吟詩作賦,被稱為“三游洞摩崖”。現時宜昌市三游洞內仍有白行簡、白居易和元稹三詩人的石像。白行簡後來又隨白居易入朝,先後出任左拾遺、司門員外郎、主客郎中等職。
白行簡文筆優美,著有《李娃傳》《三夢記》等唐人傳奇。白行簡所作《天地陰陽交歡大樂賦》由法國漢學家伯希和從敦煌石窟發現,帶回巴黎;后又經荷蘭外交家高羅佩翻譯成英文,名聞世界。另有名篇《濾水羅賦》。《李娃傳》有弗蘭茲·庫恩翻譯的德文譯本。
寶曆二年(826年)冬,白行簡病卒,時年50歲。
白行簡(左)
元和中盧坦出任東川節度使,召他為掌書記。
元和十二年(817年),盧坦死,他便離開東川幕府,於次年春取三峽水路歸潯陽,與他任江州司馬的哥哥白居易團聚。白居埸曾寫了《得行簡書聞欲下峽先以此寄》和《對酒示行簡》兩首詩以記其事並慶賀他兄弟倆的重逢。
元和十四年春,白行簡隨其兄白居易前往忠州。
第二年(820年)又隨兄回到京城長安,授職左拾遺,累遷司門員外郎,主客郎中。長慶末年,振武水運營田使賀拔志歲終結課失實,朝廷詔命白行簡複核,他把情況查實后,揭露了賀的舞弊行為,賀畏罪自殺。
寶曆二年(826年)冬,白行簡病卒,時年50歲。
史載白行簡敏而有辭,辭賦尤稱精密,文士皆師法之,白行簡以傳奇著稱。“文筆有兄風,辭賦尤稱精密,文士皆師法之”。他有文集二十卷,可惜都已散佚了。他的傳奇《李娃傳》因著錄於《太平廣記》而得以流傳至今。
《李娃傳》是中國唐宋傳奇中最優秀的作品之一,據說是應傳奇名家李公佐之命而作。小說通過滎陽公子某生與名妓李娃的愛情故事,表現了一對出身貴同截然不同的男女青年,經歷百般磨難,終於贏得愛情幸福的主題,塑造了李娃這樣一個社會地位低下,而精神境界崇高、感情真摯善良的婦女形象,對門第自高的滎陽公作了尖銳的嘲諷,具有強烈的反對封建門閥制度的現實意義。直到今天,李娃的形象仍活在戲劇舞台上。
白行簡所作《天地陰陽交歡大樂賦》(以下簡稱《大樂賦》)堪稱古今第一大奇文。
白行簡還撰有《三夢記》一篇,見於原本《說郛》。三事皆篇幅短小,文辭簡質,而情節頗為離奇。《聊齋志異》中《鳳陽士人》一篇,即受其影響。
《文苑英華》卷一一五收行簡、李瑾《石韞玉賦》兩篇,前者“以溫潤積中英華髮外為韻”,後者“以淳粹積中英華髮外為韻”,雖為分韻,實亦大同,且同題,亦是聯作課業文賦。唯李瑾未見諸史載。
《三夢記》之三夢分繫於天后時、元和四年、貞元中,因以元和四年之二夢(即敘元稹於梁州夢樂天游曲江、慈恩事)為最晚,故為該文創作上限。
《夫子鼓琴得其人》《歸馬華山》《春從何處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