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哈爾濱醫科大學的結果 展開

哈爾濱醫科大學

省部共建大學

哈爾濱醫科大學(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簡稱“哈醫大”,位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為國家教育部首批試辦七年制高等醫學教育的院校,是省部共建大學、黑龍江省高水平大學和優勢特色學科建設高校、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建設高校、教育部“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試點高校、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實施高校、國家“特色重點學科項目”建設高校、國家理科基礎科學研究與教學人才培養基地、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實施高校、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改革試點高校、黑龍江省高等醫學教育研究基地、中俄醫科大學聯盟中方牽頭單位。

學校前身是伍連德博士於1926年9月創建的哈爾濱醫學專門學校和1931年11月在江西瑞金創建的中國工農紅軍衛生學校,1949年4月由原哈爾濱醫科大學和原興山(現鶴崗市)中國醫科大學第一、二分校組建而成。2000年5月,雞西煤炭醫學高等專科學校併入。2015年10月24日,哈爾濱醫科大學正式被教育部、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黑龍江省人民政府批准為部委省共建大學。

截徠至2021年3月,哈爾濱醫科大學校園總面積3540畝(其中大慶校區1710畝);學校下設18個二級院部;5所直屬附屬醫院;有本科專業29個(大慶校區11個);有博士后科研流動站5個,一級學科博士點9個,二級學科博士點62個,一級學科碩士點11個,二級學科碩士點64個;有教職工17100人,在校本科生7942人(不含大慶校區),研究生7066人,留學生377人。

歷史沿革


學校溯源

哈爾濱醫科大學
哈爾濱醫科大學
徠•哈爾濱醫學專門學校
1926年9月,伍連德博士創建哈爾濱醫學專門學校。
1927年,更名為哈爾濱醫學專門學校。
1938年,學校更名為哈爾濱醫科大學。
•中國醫科大學分校
1931年11月,江西瑞金中國工農軍衛生學校創建。
1932年2月,學校更名為江西雩都紅軍軍醫學校。
1936年10月,中國工農紅軍衛生學校隨中央軍委到達陝北。
1940年9月,1940年,學校遷至延安后得到迅速發展,經毛澤東同志提議,學校更名為中國醫科大學。
1945年11月18日,根據黨中央建立鞏固東北革命根據地的指示精神,中國醫科大學從延安出發,挺進東北。
1946年7月,中國醫科大學到達黑龍江興山(現鶴崗市),合併了東北軍醫大學(前身為哈爾濱陸軍軍醫學校)。
1947年1月,中國醫科大學合併東北大學醫學院和原哈爾濱醫科大學一部分。
1947年10月,組建龍井以內科為主的中國醫科大學第一分校。
1948年3月,組建哈爾濱以五官科為主的中國醫科大學第二分校。

合併組建

歷史沿革
歷史沿革
1949年4月,哈爾濱醫科大學與中國醫科大學一、二分校合併,組建成新的哈爾濱醫科大學。
1954年,學校歸衛生部領導。
1956年6月,學校更名為哈爾濱醫學院。
1955年7月,根據國家教育部關於院系調整的決定,中國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系併入哈爾濱醫學院,哈爾濱醫學院兒科學系併入中國醫科大學。
1958年4月,衛生部將哈爾濱醫學院移交黑龍江省領導。11月,學校恢復哈爾濱醫科大學校名。
1962年,中國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系重新併入哈爾濱醫科大學。
1978年4月,黑龍江省腫瘤醫院劃歸哈爾濱醫科大學成為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醫院。
1981年11月,經國務院批准,學校成為全國首批博士學位點醫學院校。
2000年5月26日,經黑龍江省人民政府批准,雞西煤炭醫學高等專科學校併入哈爾濱醫科大學,成為哈爾濱醫科大學分校,但保留了雞西醫專的建制。
2001年,學校順利通過省政府“211工程”“九五”期間建設項目檢查驗收,“211工程”“十五”期間建設項目得到批准,二期工程建設正式啟動。
2002年5月13日,經國家教育部批准,撤銷雞西煤炭醫學高等專科學校的建制,實質性併入哈爾濱醫科大學。
2003年,學校通過教育部七年制高等醫學教育教學評估,並獲得優異成績。
2004年,學校在黑龍江省大慶市建立哈爾濱醫科大學大慶校區。接收哈爾濱鐵路中心醫院組建附屬第四醫院並掛牌成立;學校接收哈爾濱鐵路腫瘤醫院併入附屬第三醫院。
2005年,學校獲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等優秀成績。
2012年11月,學校入選第一批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項目試點高校,承擔拔尖創新醫學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試點和五年制臨床醫學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試點項目。
2013年5月22日,國家發改委、教育部正式公布了入選“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項目高校名單,學校入選。
2014年,學校作為牽頭方成立中俄醫科大學聯盟。
2015年11月20日,黑龍江省人民政府、國家衛生計生委、教育部共建哈爾濱醫科大學。
哈爾濱醫科大學
哈爾濱醫科大學
2018年2月,學校入選黑龍江省高水平大學和優勢特色學科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

辦學條件


院系概況

2018年學校官網顯示,學校下設5所直屬附屬醫院,基礎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衛生管理學院、藥學院、研究生學院、成人教育學院暨繼續教育學院、國際教育學院、生物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人文社會科學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口腔醫學院、眼科醫學院、護理學院、麻醉學系、重症醫學系、醫學影像學系、病理學系、體育學部、第一至第五臨床醫學院(附屬醫院)、大慶校區等附屬單位等校部院系,開設17個本科專業。
普通教育本科專業設置
專業名稱學制
基礎醫學院基礎醫學(“5+2”本碩,與臨床醫學院連續培養)7
臨床醫學(“5+3”一體化,與臨床醫學院連續培養)5+3
臨床醫學(“5+3”一體化,專業碩士兒科學,與臨床醫學院連續培養)5+3
臨床醫學5
臨床醫學(俄語班)5
生物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生物技術5
生物信息學5
生物醫學工程4
---麻醉學5
醫學影像學5
兒科學5
口腔學醫院口腔醫學5
藥學院臨床藥學5
藥學4
護理學院護理學4
人文社會科學學院法學4
市場營銷4
公共衛生學院公共事業管理4
預防醫學5
衛生監督5
資料來源:備註:以上信息僅供參考,具體專業設置及招生專業信息以學校招生網站信息為準。

師資隊伍

截至2020年2月,現有教職工16958人。有中國工程院院士2人,獲南丁格爾獎1人,國務院學科評議組成員3人,教育部高等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18人,全國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委員3人,國家級教學名師4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2人,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人,入選“萬人計劃”6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94人。
專職院士楊寶峰(中國工程院院士) 
美國心臟病學院院士于波
國際牙醫師學院院士焦曉輝
國務院學科評議組成員孫殿軍、趙世光、張鳳民
南丁格爾獎章獲得者李秋潔
國家教學名師李璞、姜洪池、吳坤
黑龍江省教學名師金連弘、周晉、倪江、谷鴻喜、王濱有、李文志、樊立華
國家級教學團隊
團隊名稱帶頭人獲批時間
藥理學教學團隊楊寶峰2008
醫學遺傳學教學團隊傅松濱2009
外科學教學團隊姜洪池2010
社會醫學教學團隊吳群紅2010

學科體系

截至2016年12月,學校有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8個,碩士學位授權點11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63個,碩士學位授權點66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5個;有國家重點學科2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1個,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建設項目33個,黑龍江省級重點學科(群)21個,其中黑龍江省級重點一級學科10個,黑龍江省級重點二級學科10個,黑龍江省級重點學科群1個。
•學科目錄
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基礎醫學、臨床醫學、藥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生物學
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生物學、生物醫學工程、公共管理、藥學、護理學
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生理學、遺傳學、法醫學、外科學、內科學、兒科學、神經病學、婦產科學、臨床醫學、藥學、影像醫學與核醫學
•重點學科
國家級重點學科(群)
序號學科(群)名稱類型學科帶頭人
1藥理學國家級重點學科楊寶峰
2營養與食品衛生學國家級重點學科孫長顥
3外科學(普外)國家重點培育學科姜洪池
省級重點學科(群)
類別學科(群)名稱
黑龍江省級重點學科群心血管藥物研究與新葯開發---
黑龍江省級重點一級學科生物學藥學
生物醫學工程口腔醫學
基礎醫學護理學
臨床醫學公共管理
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中西醫結合
黑龍江省級重點二級學科外科學婦產科學
內科學腫瘤學
神經病學眼科學
麻醉學急診醫學
影像醫學與核醫學耳鼻咽喉科學
•學科評估
2017年,在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公布的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中,學校學科評估結果為:
序號一級學科代碼一級學科名稱評選結果
10710生物學B
20831生物醫學工程B-
31001基礎醫學B-
41002臨床醫學B+
51003口腔醫學B-
61004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A-
71007藥學B+
81011護理學B
91204公共管理B

人才培養

•質量工程
截至2016年12月,學校有國家特色專業5個,黑龍江省級重點專業10個,國家級“本科教學工程”專業綜合改革建設項目1個,教育部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改革試點項目3項,國家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1個,黑龍江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試驗區1個,黑龍江省級“本科教學工程”專業綜合改革建設項目3個;國家實驗教學示範中心4個;國家虛擬實驗教學中心1個,國家級校外實踐教育基地3個;國家資源共享課程12門,國家視頻公開課程4門,國家級雙語教學示範課程2門。
國家級特色專業:臨床醫學(第二類特色專業)、預防醫學(第一類特色專業)、麻醉學(第一類特色專業)、醫學影像學(第一類特色專業)、藥學(第一類特色專業)
國家實驗教學示範中心:臨床技能實驗教學中心、基礎醫學實驗教學中心、預防醫學實驗教學中心、藥學實驗教學中心
國家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預防醫學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國家級“本科教學工程”專業綜合改革建設項目:臨床醫學專業
國家級校外實踐教育基地:臨床技能綜合培訓中心、公共衛生實踐教育基地、藥學實踐教育基地
國家級虛擬模擬實驗教學中心:醫學虛擬模擬實驗中心
黑龍江省級重點專業: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口腔醫學、麻醉學、醫學影像學、預防醫學、公共事業管理、藥學、護理學、生物技術
黑龍江省級“本科教學工程”專業綜合改革建設項目:預防醫學、藥學、口腔醫學、麻醉學
黑龍江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試驗區:臨床醫學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精品課程
類別課程名稱
國家級雙語教學示範課程藥理學社會醫學
國家級視頻公開課程醫患溝通學與危機共舞--衛生應急管理方略
心理健康管理脾功能與脾臟外科相關進展
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立項課程神經病學醫學遺傳學
衛生法學組織學與胚胎學
營養與食品衛生學醫學微生物學
內科學外科學
社會醫學危重病醫學
藥理學流行病學
黑龍江省級精品課程人體解剖學眼科學
基礎化學臨床流行病學
臨床麻醉學社區護理學
生理學醫學影像學
職業道德(醫學倫理學)護理學基礎
醫學免疫學護理人際溝通
醫學心理學內科護理學
•教學成果
截至2016年12月,學校獲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二等獎3項;獲全國醫學院校國家臨床技能大賽一等獎1項,二等獎4項。
國家級教學成果獎
項目名稱獲獎類別時間
臨床醫學國家教學成果一等獎2001年
七年制臨床教學模式的實踐研究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2005年
應用模擬教學系統培養醫學本科生臨床技能的研究與實踐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2009年
以本科醫學教育WFME全球標準為參照的試點性認證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2009年

科學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16年12月,學校有國家級工程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3個,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1個,省部共建教育部重點實驗室3個,衛生部重點實驗室2個,黑龍江省級重點實驗室6個,黑龍江省普通高校重點實驗室11個,黑龍江省級工程研究中心1個,黑龍江省級工程技術中心2個;國家科研創新團隊1個、教育部科技創新團隊2個。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地方病控制中心、國家理科基礎科學研究與教學人才培養基地、國家新葯臨床試驗研究中心、衛計委俄語培訓中心、黑龍江省醫學科學院、哈爾濱醫科大學中俄醫學研究中心等設在校內。
國家級工程實驗室:寒地心腦血管疾病藥物研發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
國家級工程研究中心:眼科新型醫療設備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人體自身免疫病診療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
省部共建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肝脾外科省部共建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省部共建教育部心肌缺血機理與診療技術重點實驗室、省部共建教育部生物醫藥工程重點實驗室
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心血管藥物研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心肌缺血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衛生部病因流行病學重點實驗室:病因流行病學重點實驗室、細胞移植重點實驗室
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黑龍江省生物醫藥工程重點實驗室
教育部科技創新團隊:實體腫瘤雙微體基因組與遺傳資源教育部創新團隊、醫學遺傳學創新團隊
黑龍江省級工程技術中心:黑龍江省分子醫學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黑龍江省幹細胞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黑龍江省重點實驗室:黑龍江省醫學分子生物學重點實驗室、黑龍江省腫瘤生物治療重點實驗室、黑龍江省營養與食品衛生學重點實驗室、黑龍江省感染與免疫重點實驗室、黑龍江省麻醉與危重病學重點實驗室(與牡丹江醫學院協作)、黑龍江省分子影像省重點實驗室
黑龍江省普通高校重點實驗室:哈爾濱醫科大學醫學遺傳學重點實驗室、哈爾濱醫科大學營養與食品衛生學重點實驗室、哈爾濱醫科大學藥物研究重點實驗室、哈爾濱醫科大學神經外科重點實驗室、哈爾濱醫科大學麻醉基礎理論與應用研究重點實驗室、哈爾濱醫科大學病因流行病學重點實驗室、哈爾濱醫科大學醫學病原學(BSL-3)重點實驗室、哈爾濱醫科大學肝脾外科重點實驗室、哈爾濱醫科大學移植免疫基礎與應用重點實驗室、哈爾濱醫科大學神經生物重點實驗室、哈爾濱醫科大學藥物與內源性物質代謝實驗室

科研成就

•項目承擔
2011年-2015年,學校獲得各級各類科研項目6287項,作為首席科學家主持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計劃)1項、國家高技術發展計劃(“863”計劃)1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專項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906項。
2016年,學校獲各類科研課題千餘項,總資助經費2.22億元。科研立項總數、資助經費總額再次位居省內高校前列。以首席科學家身份承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專項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50項,其中,重點項目1項、重大研究計劃項目1項、重大科研儀器研製項目1項。
•論文發表
2011年-2015年,學校共發表論文15494篇,其中,SCI收錄5334篇。編寫出版著作492部。獲得專利授權292項,發明專利授權104件,有效專利擁有264件,軟體及著作權10件。
2016年,學校共發表論文2520篇,其中SCI論文1038篇,國家級學術刊物論文1269篇,撰寫科技論著35部。
•科研獲獎
2011年-2015年,學校獲得各種獎勵651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1項、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學研究)一等獎3項、中華醫學科技一等獎1項。
2016年,學校共獲各類科技獎勵89項。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技術獎3項,其中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中華醫學科技獎二等獎1項。
學校獲國家獎項
項目名稱獲獎者獲獎類別
系列性脾保留性手術的基礎與臨床研究姜洪池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實體瘤的細胞遺傳學研究李璞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多功能分子成像腫瘤診療關鍵技術及應用申寶忠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同種原位心臟移植的實驗和臨床應用研究哈爾濱醫科大學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全反式維甲酸與三氧化二砷治療惡性血液疾病的分子機制研究張亭棟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
抗心律失常藥物作用的離子通道靶點研究楊寶峰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
中國不同民族永生細胞庫的建立和中華民族遺傳多樣性的研究傅松濱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

學術資源

•館藏資源
哈爾濱醫科大學(大慶校區) 圖書館
哈爾濱醫科大學(大慶校區) 圖書館
截至2016年12月,哈爾濱醫科大學圖書館館藏紙質圖書總量157.80萬冊,電子圖書總量385454冊;有紙質期刊1425種,電子期刊資料庫33個。圖書館館藏資源以生物醫學文獻為主體,輔之以人文社會科學書刊和各類語言工具書。館內俄文醫學書刊收藏較為豐富,營養與食品衛生學、藥理學、醫學遺傳學、分子生物學、醫學免疫學等學科的館藏文獻較為齊全。
•學術期刊
截至2016年12月,學校主辦《中國地方病學雜誌》、《國際遺傳學雜誌》、《國際免疫學雜誌》、《哈爾濱醫科大學學報》等6種專業雜誌。
《哈爾濱醫科大學學報》
哈爾濱醫科大學學報》創刊於1951年,是由黑龍江省教育廳主管、哈爾濱醫科大學主辦的學術期刊,學報2001年成為“中國期刊方陣雙效期刊”。2004年被編入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第四版)。該刊被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萬方數據-數字化期刊群、中國科技期刊精品資料庫、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資料庫、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中文生物醫學期刊資料庫中文科技期刊資料庫中國醫學文摘(7個分冊)等收錄。
《中國地方病學雜誌》
中國地方病學雜誌》原刊名為《中國地方病學雜誌》,2012年經中華醫學會和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准,正式更名為《中華地方病學雜誌》。《中華地方病學雜誌》被北大2014版核心期刊,劍橋科學文摘社ProQeust資料庫收錄,獲得2000年獲黑龍江優秀科技期刊獎。
《國際遺傳學雜誌》
國際遺傳學雜誌》1978年創刊,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主管,中華醫學會、哈爾濱醫科大學主辦。本刊前身是《國外醫學,遺傳學分冊》,是公開發行的國家級學術期刊。為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
《國際免疫學雜誌》
國際免疫學雜誌》1978年創刊,原名《國外醫學》免疫學分冊,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主管,中華醫學會和哈爾濱醫科大學聯合主辦,公開發行的國家級學術期刊。

學術交流

截至2016年12月,學校同美國、日本、加拿大、英國、澳大利亞、俄羅斯、德國、韓國等10餘個國家的百餘所院校和研究機構建立了友好合作關係。與地方政府和企業共建院士工作站2個。
2016年,學校與莫斯科第一國立醫科大學達成聯合培養中醫藥專業和公共衛生專業碩士研究生合作協議;與聖彼得堡大學聯合成立生物醫學中心和結核病研究中心。
2018年6月19日,教育部辦公廳批准終止哈爾濱醫科大學與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大學合作舉辦護理學專業本科教育項目、哈爾濱醫科大學與澳大利亞拉籌伯大學合作舉辦公共事業管理專業本科教育項目。

文化傳統


形象標識

•校標
哈爾濱醫科大學
哈爾濱醫科大學
校標的設計以哈爾濱醫科大學英文起始字母為基本構成元素,標誌的樣式莊重、典雅,象徵學校的悠久歷史以及嚴謹作風。悠久的年代、古樸的學校字體與現代的設計形式有機的構成,象徵學校的現代化、國際化與民族特色的結合。整個標誌既現代又不失莊重,力求通過標誌的造型傳達學校的時代特徵與精神。
標誌的圓形構成象徵:團結的精神、求實的作風。象徵醫學的符號表述了學校的學科特徵,其中“劍”的兩翼抽象的變化成“翅膀”與“打開的書”則象徵學校對醫學教育、對學子寄予的美好願望。穿越的斜線象徵學校在醫學研究、學校發展等方面繼往開來、不斷開拓向前的精神。
標誌的色彩以藍色、綠色構成,藍色代表醫學研究的嚴謹性、綠色則象徵生命的健康、活力與希望,二者的融合則代表學校科學研究、臨床治療、教育教學的相互關係。

精神文化

•校訓
木直中繩,博學載醫
校訓
校訓
釋義:“木直中繩”含義為各種可用的木料經木師測量加工成材;意寓學生經培養后成材。
“博學載醫”含義為淵博的知識,承載博大精深的醫學。
•校歌
《托起人類健康的太陽》
飽經風雨、歷經滄桑,
傳醫授道、奮鬥自強,
春光無限、桃李芬芳。
醫大精神代代傳揚,
醫大精神代代傳揚。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
大醫精誠,大愛無疆,大愛無疆。
木直中繩,博學載醫,播種理想,
播種理想收穫希望,收貨希望。
揚起生命科學的風帆,
載滿真理與聖潔遠航,
同舟共濟,再創輝煌,
托起人類健康的太陽,
托起人類健康的太陽,太陽。

領導團隊


現任領導

職務姓名
黨委書記張斌
校長、黨委副書記張學
副校長孫殿軍、孫長顥、趙光、許超千、於凱江
黨委副書記袁重勝、賀景平
紀委書記尹占軍
黨委常委袁重勝、賀景平、尹占軍、孫殿軍、傅松濱、孫長顥、張斌、趙光、許超千、張學、王小雪、東梅

歷任領導

歷任校黨委書記(建國后)歷任校長(建國后)
韓靖(1949年)李鄂(1949年)
季鍾朴(1951年)季鍾朴(1951年)
黃耕夫(1958年)李亭植(1955)
周旋(1972年)張一民(1967年)
王禹明(1974年)周旋(1972年)
劉守忠(1981年王禹明(1974年)
程錫繹(1985年)李亞非(1978年)
李士傑(1997年)劉守忠(1981年)
金連弘(2000年)於維漢(1983年)
姜洪池(2001年)隋永起(1984年)
田文媛(2010年金錚(1989年)
王永清(2016年)金連弘(1997年)
---楊寶峰(2001年)
張學(2018年)
2018年5月7日,免去曹德品哈爾濱醫科大學副校長職務。

知名校友


姓名備註
劉興漢黑龍江省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會理事長。
倪江哈醫大生理學教研室生殖內分泌研究室主任。
王維治哈醫大生理學教研室生殖內分泌研究室主任。
李文志中華麻醉學會委員、臨床麻醉學雜誌編委、全國高等醫學教育麻醉教育學會副理事長。
谷鴻喜博士研究生導師,黑龍江省高等學校教學名師。
孫殿軍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地方病控制中心副主任。
朱大嶺原美國Wisconsin醫學院客座教授,黑龍江省特殊津貼專家。
傅松濱著名醫學遺傳學專家,衛生部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獲得者。
楊建伯中國著名地方病學家。
金連弘中國著名基礎醫學專家,中華醫學會副會長。
夏求明日本國際胸心外科協會委員、中華醫學會胸心血管外科學會委員。
何韶衡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
李璞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基礎醫學)學科評議組成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評議委員。
姜洪池中國著名肝脾外科專家,北美外科學院院士,全國勞動模範,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獲得者。
楊寶峰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著名藥理學家,2004年榮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
於維漢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著名克山病學家。
巴德年免疫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
朱曉東心臟外科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
韓雅玲中國人民解放軍專業技術少將,中國工程院院士。
李天天丁香園網站創始人。
高孝湛香港中華書局原董事總經理兼總編輯。
徐東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心臟外科主任,碩士研究生導師
趙忠厚原黑龍江省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主任。
申寶忠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四醫院院長、中國抗癌協會腫瘤微創治療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安沂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評審專家。
趙克森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國家科技進步獎醫學專業評審組成員,中華醫學會理事。
賈司光中國高空生理專業創始人之一。

獲得榮譽


2020年8月3日,入選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推薦名單。 
2020年9月8日,該集體獲得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授予的“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的榮譽稱號。 
2020年中國大學排行榜第97名
2020年9月8日,哈爾濱醫科大學獲得“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表彰。
2020年12月,2021年U.S.News世界大學排名發布,哈爾濱醫科大學排名第1035位。
2020年12月29日,論文《LncRNA2Target v2.0:a comprehensive database for target genes of lncRNAs in human and mouse》入選2019年中國百篇最具影響國際學術論文。
2021年,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第801-900位之間。
2021年1月21日,位居2021年1月全國高校ESI排名第69位。
2021年5月,黑龍江省委、省人民政府授予其“黑龍江省脫貧攻堅先進集體”稱號。

通過認證


2020年6月,教育部臨床醫學專業認證工作委員會公布了截至2019年底臨床醫學專業通過認證的普通高等學校名單,包括哈爾濱醫科大學通過認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