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醫科大學大慶校區
哈爾濱醫科大學校區之一
哈爾濱醫科大學大慶校區(DaqingCampusofHarbinMedicalUniversity),簡稱“哈醫大大慶”,為哈爾濱醫科大學校區之一,主要承擔應用型本科教育與專科教育。
哈爾濱醫科大學校區前身為1958年6月建立的鶴崗煤礦衛生學校,1964年初遷到雞西,改稱雞西煤礦衛生學校(1984年更名為雞西煤炭衛生學校),1994年升格為雞西煤炭醫學高等專科學校。2000年併入哈爾濱醫科大學,2002年撤銷雞西煤炭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建制,成為實質性的哈爾濱醫科大學分校。2004年,分校向大慶轉移。
根據2019年8月學校官網信息顯示,哈爾濱醫科大學大慶校區佔地面積1710畝,規劃建築面積480畝;設有10個教學院系(部),普通本科設置12個專業,普通專科設置8個專業;有專兼職教師691人,在校生總數7200餘人。
哈爾濱醫科大學大慶校區
1958年6月,經哈爾濱煤炭工業管理局批准建立鶴崗煤礦衛生學校,與鶴崗醫專合屬辦公,一套人馬兩塊牌子,由鶴崗務局領導。
1961年11月,經哈爾濱煤管局決定將雙鴨山衛校部分師生合併到鶴崗煤礦衛生學校。
1962年末,鶴崗煤礦醫專在國家調整中撤銷,保留了鶴崗煤礦衛校。
1964年2月,鶴崗煤礦衛生學校搬遷到雞西,改名為雞西煤礦衛生學校。同時,接收了雞西礦院的部分職工以及阜新煤礦衛生學校的檢驗、藥劑兩個專業的教師和設備。
1965年1月,黑龍江煤管局決定將省煤礦幹部學校與雞西煤礦衛生學校合併,實行一套人馬兩塊牌子。
1968年,學校處於文化大革命階段,黑龍江煤管局批准幹校撤消,除少部分專業教師調出外,其餘全部移交給衛校,並決定衛校也暫時停辦。
1979年1月,煤炭工業部決定將雞西煤礦衛生學校收歸部屬。
1983年1月,煤炭工業部決定將雞西煤礦衛生學校下放給東北內蒙古煤炭工業聯合公司領導。
● 雞西煤炭衛生學校
1984年,雞西煤礦衛生學校更名為雞西煤炭衛生學校。
1986年3月,煤炭工業部批准成立雞西煤炭職工醫學院,與雞西煤炭衛生學校兩塊牌子一套人馬。
● 雞西煤炭醫學高等專科學校
1994年3月,國家教委批准在雞西煤炭衛生學校基礎上建立雞西煤炭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實行煤炭工業部與黑龍江省人民政府雙重領導,以煤炭工業部為主的領導管理體制。
1998年7月,國務院決定雞西煤炭醫專實行中央與地方共建,以黑龍江省政府管理為主的領導管理體制。
● 哈爾濱醫科大學大慶校區
2000年5月,經黑龍江省人民政府批准,雞西煤炭醫學高等專科學校併入哈爾濱醫科大學,成為哈爾濱醫科大學分校,但保留了雞西醫專的建制。
2002年5月,經國家教育部批准,撤銷雞西煤炭醫學高等專科學校的建制,實質性併入哈爾濱醫科大學。
2004年10月11日,哈爾濱醫科大學分校整體搬遷至大慶,建立哈爾濱醫科大學大慶校區。
哈爾濱醫科大學大慶校區
本科專業設置一覽表 | ||
學院 | 專業名稱 | 學制 |
---|---|---|
哈爾濱醫科大學大慶校區精神衛生學院 | 精神醫學 | 5 |
哈爾濱醫科大學大慶校區護理學院 | 護理學 | 4 |
哈爾濱醫科大學大慶校區基礎醫學院 | 醫學檢驗技術(病理檢驗技術方向) | 4 |
醫學影像技術 | 4 | |
哈爾濱醫科大學大慶校區醫學檢驗與技術學院 | 醫學檢驗技術 | 4 |
醫學實驗技術 | 4 | |
哈爾濱醫科大學大慶校區臨床醫學院 | 康復治療學 | 4 |
哈爾濱醫科大學大慶校區藥學院 | 中藥學 | 4 |
藥物製劑 | 4 | |
藥物分析 | 4 | |
哈爾濱醫科大學大慶校區人文社會科學系 |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 4 |
哈爾濱醫科大學大慶校區醫學信息學系 |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醫學文秘方向) | 4 |
醫學信息工程 | 4 |
專科專業設置一覽表 | ||
學院 | 專業名稱 | 學制 |
---|---|---|
哈爾濱醫科大學大慶校區臨床醫學院 | 臨床醫學 | 3 |
康復治療技術 | 3 | |
哈爾濱醫科大學大慶校區護理學院 | 護理 | 3 |
哈爾濱醫科大學大慶校區醫學檢驗與技術學院 | 醫學檢驗技術 | 3 |
哈爾濱醫科大學大慶校區藥學院 | 藥學 | 3 |
哈爾濱醫科大學大慶校區醫學信息學系 | 醫學影像技術 | 3 |
哈爾濱醫科大學大慶校區人文社會科學系 | 藥品經營與管理 | 3 |
老年保健與管理 | 3 |
根據2019年8月學校官網信息顯示,哈爾濱醫科大學大慶校區有專兼職教師691人,其中美國護理科學院院士1人,龍江學者2人,博士、碩士研究生導師49人。
院士 | |
美國護理科學院院士 | 周郁秋 |
龍江學者 | 朱大嶺等 |
● 質量工程
根據2019年8月學校官網信息顯示,哈爾濱醫科大學大慶校區建有1個中心實驗室,9個教學、科研實驗中心,實驗室總數93個。國家級專業教學改革試點專業1個,黑龍江省級重點建設專業2個,黑龍江省級教學改革試點專業3個,黑龍江省級精品課程2門。
國家級專業教學改革試點專業 | 護理學(專科) |
黑龍江省級重點建設專業 | 醫學檢驗技術(本科)、護理學(本科) |
黑龍江省級教學改革試點專業 | 護理(專科)、醫學檢驗技術(專科)、藥學(專科) |
黑龍江省級精品課程 | 藥理學、人體解剖學 |
● 教學成果
根據2019年8月學校官網信息顯示,哈爾濱醫科大學大慶校區獲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二等獎2項。
2018年,校區在全國高校(醫學類)微課教學比賽中獲國家一等獎;獲批國家級、省級“雙創”項目33項;在各類比賽中獲國家級、省級獎項81項,其中特等獎、一等獎14項。
● 學科建設
根據2019年8月學校官網信息顯示,哈爾濱醫科大學大慶校區有一級博士學位授權點1個,一級碩士學位授權點1個,省級重點學科1個。
一級博士學位授權點 | 護理學 |
一級碩士學位授權點 | 護理學 |
黑龍江省級重點學科 | 護理學 |
根據2019年8月學校官網信息顯示,哈爾濱醫科大學大慶校區設有10個科研平台。黑龍江省醫學科學院生物製藥研究所、生物醫藥院士工作站、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學科學院衛生學環境醫學研究所環境醫學研究基地、黑龍江省高校工程技術研發平台新葯技術研發平台等都設在校區。
2018年,學校校區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5項,其中朱大嶺教授獲批重點國際(地區)合作與交流項目。獲中華醫學科技獎三等獎1項,黑龍江省政府科學技術二等獎1項、三等獎1項;發表SCI論文30篇。
根據2019年8月學校官網信息顯示,哈爾濱醫科大學大慶校區承擔國家、省、市科研立項課題631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47項,教育部課題11項(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9項),省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47項;在國家級、省級學術期刊上發表教研、科研論文1962篇,發表一作或通訊作者SCI收錄論文324篇,其中影響因子超過5以上的46篇;出版專著、教材、工具書300餘部;獲中華醫學科技獎(醫學科學技術獎)三等獎1項,黑龍江省政府科學技術一等獎1項、二等獎5項;獲批科研經費資助4102萬元。
根據2019年8月學校官網信息顯示,哈爾濱醫科大學大慶校區先後同美國、英國、澳大利亞、日本、俄羅斯、香港等11個國家和地區的近20所院校建立了友好校際關係,並開展學術交流與辦學合作。校區與英國知山大學開展的護理學本科合作辦學項目獲得教育部批准。
● 校徽
哈爾濱醫科大學大慶校區
徽志的色彩以藍色、綠色構成,藍色代表醫學的嚴謹性,綠色則象徵生命的健康、活力與希望,二者的融合則代表學校教育教學、科學研究、臨床治療的相互關係。
● 主流文化
尊師愛校、崇德篤學、誠信友善、求實創新
尊師愛校,是校區發展中必須堅持的傳統美德,尊師是立校之基,愛校是發展之源。
崇德篤學,是校區廣大師生在工作、學習和生活中必須遵循的基本準則。
誠信友善,是校區廣大師生立身處世的基本規範,誠信是處事之基,友善是立身之道。
求實創新,大學文化的生命力,是推動校區向教學研究型大學轉型的內在要求。
● 校區精神
敬業奉獻、質樸包容、自強不息、創業發展校區精神
敬業奉獻,是校區不斷發展進步的內在靈魂和立校之本,是校區人珍惜、愛護學校聲譽的真實寫照,是感染、鼓舞和引領校區人負重前行的強大精神力量。
質樸包容,是校區的傳統文化資源,是校區人顧全大局、始終與學校榮辱與共的政治覺悟,友善謙和、兼容並蓄的優秀品德,是校區形成向心力和凝聚力的道德力量。
自強不息,是校區人突出的精神品格,是實現“校區夢”的核心價值觀,是校區人不甘人後、追求卓越、永攀新高的動力源泉。
創業發展,是校區人在奮進中不斷釋放活力、突破自我的基石,是校區人加強內涵建設、實現又好又快發展的奮進目標。
職務 | 名單 |
---|---|
校區黨委書記 | 楊寶田 |
校區校長 | 趙光 |
校區副校長 | 張鐵輝、宋印利、孫宏麗 |
校區副校長、工會主席 | 李雅榮 |
歷任校長 | 歷任領導 |
---|---|
戴成彬1958-1960 張傑1961-1963 高化民1964.3-“文革”中期 王勤1974.5-1977.5 李成富1977.5-1982.12 周德琮1982.12-1992.8 陳錦書1992.8-1993.4 武玉儉1993.4-1994.9 張士學1994.9-2004.10,2000.6-2003.5主持行政工作 尹克森2005.3-2015.4 | 郝梅春1958.6-1960 李大剛1961-1963 張傑1963-1964 王子林1964-“”文革“中期 畢建廷1969.3-1971 金耕男1972.7-1974.5 王勤1974.5-1977.5 張英康1977.5-1982.12 張立才1982.12-1985.4 武玉儉1985.4-1994.9 高富和1994.9-2000.6 劉文川2003.5-2006.3 劉泓2006.3-2010.11 朱大嶺2010.11-201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