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埗鎮
廣東東莞市下轄鎮
高埗鎮徠,東莞市下轄鎮,位於東莞市北部。地處北回歸線以南,北緯23°05′—23°08′,東經113°45′。是東莞市下轄的32個鎮區之一,全鎮東西長約7.5公里,南北寬約4.5公里。
嶺南地區歷史悠久,可上溯至新石器時代。先秦時期為百越之地。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平定嶺南,高埗鎮境地屬南海郡番禺縣管轄。東漢時屬交州。
高埗鎮
1951年為東莞縣第四區。
1957年為第十五區,后划入冼沙大鄉。
1958年併入石龍公社。
1961年拆出高埗公社。
1983年改社設區。
1987年4月撤區建鎮。
截至2009年,高埗鎮下轄18個村和1個社區,分別是寶蓮村、朱磡村、新聯村、冼沙村、下江城村、塘廈村、上江城村、三聯村、歐鄧村、蘆村、盧溪村、凌屋村、護安圍村、橫滘頭村、高埗村、低涌村、草墩村、保安圍村和新創社區。
鎮政府駐廣東省東莞市高埗鎮沿河路1號新創社區。
高埗鎮地處北回歸線以南,北緯23°05′—23°08′,東經113°45′,面積34平方公里(截至2009年)。位於東莞市的北部,水陸交通便利,在東江下游南支流稍潭水北岸、潢涌水南岸、掛影洲圍西部,三面環水。
高埗鎮地形屬海灘沖積平原,地表以沖積層為主;三面環江,內部河溪縱橫交錯河涌密布,為典型的水鄉地形;地勢平坦低洼,大致東南高西南低,地面海拔高度一般在1-4米之間,易受洪水和內澇積水之患。
高埗鎮土壤主要為瀦育型水稻土和鹽漬性水稻土,水田以泥田、半河泥田為主。土地耕層深厚,土壤有效肥力高,適種性廣,灌溉方便。
高埗鎮地處北回歸線以南,屬南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氣候溫和,年平均溫度21.9°C,最高氣溫37.9°C,最低氣溫0.9°C;雨量充沛,多年平均年降雨量1500毫米以上,平均24小時降雨量4.85毫米,雨量年內分配不均,主要集中在4-9月,期間雨量占年總雨量的80%以上,雨量大而集中,易造成洪澇災害。
年平均相對濕度達到80%,年平均日照2002小時。全年以偏南風和偏北風為主,年平均風速為2米/秒。
東江
每年12月至次年4月為枯水期,流速緩慢,水流清澈,5-9月為洪水期,流速大,水濁。外江最高水位:上江城5.20、高埗4.30、蘆村3.73、塘廈5.44(按珠基算)。
高埗鎮地表水資源豐富,主要由河流及水庫組成,總量共計0.72億立方米。河流主要有東寶河和東引河,水庫共有6座,其中小Ⅰ型水庫3座,小Ⅱ型水庫5座,均位於鎮的北部。
高埗鎮主要野生動物有:哺乳類、鳥類、魚類(112種)、甲殼類和多種貝類、兩棲、爬行類、昆蟲類等。主要野生植物有:樹類15種、竹類3種、內陸水域水生維管束植物42種,水果類20多種、野生中草藥87種。內陸水域中常見的浮游生物共6門80屬。
截至2009年,高埗鎮常住人口16.2萬,戶籍人口3.76萬。
民族以漢族為主。
2013年,高埗鎮地區生產總值117.79億元,與2012年相比增長8%;各項稅收總額17.07億元,增長7.9%;鎮級公共財政預算收入7.22億元,增長13.6%。
2013年,高埗鎮水稻總產量73噸,蔬菜總產量2665噸,水果總產量54噸,肉類總產量3003噸,水產品產量2034噸,禽蛋產量219噸,牧業產值4262萬元,漁業產值1544萬元。
到2013年,高埗鎮私營企業、個體工商戶有6500多家,固定資產投資總額14億元。
到2013年,高埗鎮外貿進出口總值達143.97億美元,比2012年增長7.2%。其中,出口總值60.43億美元,比2014年增長1%。全年合同利用外資金額(新口徑)達1.32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金額(新口徑)達3.33億美元。2013年東莞唯美陶瓷有限公司進入市“50強民營企業”,“馬可波羅”品牌入選中國馳名商標。全鎮現有國家高新技術企業2家,省民營科技企業15家,市民營科技企業36家,中國馳名商標1個,中國名牌產品1個,省著名商標4個,省名牌產品1個。
高埗鎮的本土方言是粵語。
高埗鎮
截至2012年,高埗鎮共建有企業圖書室、閱覽室近80個,面積達12000多平方米,藏書量超過了28萬冊。足球場、籃球場等體育設施172個,面積有35064平方米。企業展覽室有30多個,面積20000多平方米;企業文化廣場18個,面積有18315平方米;文化公園28個,面積有83500平方米。企業歌舞廳156個,面積39975平方米。其中,華宏眼鏡廠建有佔地30000多平方米的體育廣場和休閑花園和佔地2000多平方米的職工俱樂部,內設影院、電視房、圖書室、棋牌室、電子閱覽室、室內娛樂健身室、舞廳、黨員活動室等,圖書室的藏書量達1萬多冊,有200多種報刊雜誌,於2008年被廣東省總工會評為“職工書屋”。
高埗鎮
據有關資料顯示,曾活躍在高埗的民間曲藝就有舟苦歌、嫁娘歌、木魚歌等,而其中影響最廣,群眾基礎最深厚的就要數粵劇了。
高埗鎮於2007年成功創建成為“國家衛生鎮”,並於2012年複評成功,繼續蟬聯“國家衛生鎮”稱號,該次是高埗鎮第二次接受“國家衛生鎮”的複審。全鎮12個村設立了衛生站,比較偏遠的村民小組和規模較大的工業區設立了衛生室。截至2012年末醫療衛生行業有職工402人,其中衛生技術人員345人;中級職稱以上的衛技人員46人,其中副高以上職稱11人。
廣東省曲藝之鄉
2015年累計徵集社保基金12.57億元,參保企業2439家,五大險種參保人數達到66.64萬人次,各項社會保險待遇累計支付75.21萬人次,共計2.83億元。目前領取基本養老金待遇合共6948人,領取城鄉居民養老津貼2365人。完成社會養老保險(村、社區)繳費標準調整。大力幫扶就業困難人員就業,成功推薦就業442人,落實幫扶就業資金903.6萬元。完成1134人次戶籍勞動力技能培訓。舉辦“平安回家相約高埗”就業服務活動、春風行動招聘會、組織參加“2015校企合作洽談會”和青年見習訓練集中招訓等活動15場。建成17家“村民車間”,安置近600人就業。
高埗鎮
•大橋
高埗鎮北面有三保大橋、潢涌大橋、草墩大橋與中堂鎮相連,經中堂鎮可到達廣州廣園東路,南經高埗大橋可通萬江區、往北王路經石碣鎮大王洲大橋可達東城區。東側通過高龍大道和新區大道可至石碣鎮。
•水路
水運方面,高埗鎮三面臨水,東江南北支流和潢涌河環繞其南北和西面,鎮域內部也河涌稠密,水運條件較好。
•公路
高埗鎮
康王廟
康王廟
該廟是東莞市僅存唯一正宗的康王廟,康王為宋朝龍捷指揮使康保裔,在抵抗金兵犧牲后被封為"威濟善利孚應英烈王"。
歷史沿革產生的歷史意義:對於了解高埗本土歷史文化發展的承襲及嶺南風土人情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意義。門面牌匾及正立面牆體,瓦面山脊結構完整,廟為三開間,三進布局,硬山頂,台梁穿斗混合結構。
東圃小學
東圃小學
東圃小學的創始人是李一之先生。東圃小學是一個現存完整的革命教育基地。
•徠李一之
李一之墓
1938年5月後,李一之再度入國民黨軍香翰屏部任參謀,為黨作了許多重要工作。1940年,他任東江游擊指揮部作戰科長兼游擊基幹大隊長,同年8月,身份暴露為中國共產黨營救,1940年12月12日拂曉,他正秘密展開抗日工作,因人泄密,不幸被日寇所捕、遭殘酷殺害。
•李源
李源(1904——1928),生於東莞高埗李屋村一個貧苦農民家庭。1921年秋在香港加入中華海員工業聯合總會,翌年1月參加香港海員大罷工,反對英帝國主義的種族歧視政策和不合理待遇。1925年6月參加震動中外的省港大罷工,在罷工工人糾察隊第三大隊工作。同年秋加入中國共產黨,隨後擔任中共中華海員工業聯合總會支部書記。1927年4月,任中共廣東省委特派員,負責聯繫中共廣州市委。同年冬任中共廣東省委委員,參加著名的廣州起義,擔任廣州第五區暴動委員,率領部分廣州工人赤衛隊員與敵人展開激戰,並負責掩護起義主力部隊撤出廣州。1928年2月被省委派往海南島,擔任中共瓊崖特委書記。隨後回到香港,在省委機關工作,擔任中共廣東省委常委、代理省委書記、省委書記,並在中共“六大”當選為中央委員。期間他奔波於各地,努力開展黨的秘密工作。同年秋到粵東地區指導工作時,被反動民團逮捕殺害,時年24歲。
2012年高埗鎮榮獲“國家衛生鎮”、“全國億萬農民健身活動先進鄉鎮”、“廣東省教育強鎮”及“東莞市維護穩定和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鎮街” 稱號。
2014年高埗鎮獲得“東莞市創建文明鎮街工作先進單位”、“東莞市創建全國綠化模範城市工作先進單位”和“東莞市文化建設達標鎮街”等榮譽稱號。
2015年3月,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發文,批准授予高埗鎮“廣東省曲藝之鄉”稱號。
2018年10月8日,入選2018年度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
2020年11月20日,《中央文明委關於表彰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文明村鎮、文明單位和第二屆全國文明家庭、文明校園及新一屆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的決定》表彰為“第六屆全國文明村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