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木魚歌的結果 展開

木魚歌

木魚歌

木魚歌簡稱木魚,也叫摸魚歌,是廣東省的傳統說唱藝術之一,屬於彈詞系統。流行於廣東省珠江三角洲、西江和南路一帶。起源於明末,清代以後興盛。早期木魚歌都是隨編隨唱,後來才記錄曲詞,輾轉傳抄,或刻印傳唱木魚歌流行於晚明,到清代以後極為興盛。清人屈大均廣東新語》及羅天尺《五山志林》中都記載過當時演唱的盛況。早期的木魚歌都是隨編隨唱,憑記憶演唱,後來才記錄曲詞,輾轉傳抄,或者先編好曲詞,刊印成書傳唱。這種抄本或刻本,叫木魚書,既可作演唱的腳本,也可供閱讀。

2011年5月23日,廣東省東莞市申報的“木魚歌”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正文


木魚歌,屬彈詞類曲種,唱時多用三弦伴奏。木魚書多由盲人演唱,故俗稱為“盲佬歌”,流行於城區片、水鄉片、沿海片、浦田片、丘陵片等鄉村。清初屈大均的《廣東新語》記載:“東莞歲朝……尋常瞽男女所唱多用某記,其辭至數千言,有雅有俗,有貞有淫,隨主人聽命唱之”。木魚歌很多直接唱東莞人,唱東莞事,唱詞題材根植社會、市井。莞邑民間逢年過節、婚喪嫁娶,凡有吉慶主人都會請木魚書藝人彈唱,以為助興。東莞民謠有云:“要想癲,唱《花箋》;要想傻,唱《二荷》;要想哭,唱《金葉菊》。”由此足見,木魚歌在當時社會、市井的盛行和影響。

歷史淵源


木魚歌
木魚歌
要說最早記於古籍的廣府曲藝人物,應數西漢孝惠帝時南海人張買( 后被封南宮侯),他“侍游苑池,鼓棹為越謳,時切諷諫”(明歐大任《百越先賢志》)。漢代以後歷代古籍皆有零星記載廣府的曲藝。
始於唐代佛教變文、寶卷傳唱與本地民歌的融合演變,形成於明末,是吟誦式曲藝,清代至民國初期流行於珠江三角洲一帶。木魚初為清唱,不用伴奏,腔調樸素簡單,特別受民間婦女喜愛,往往居家傳唱、自娛自樂。後有失明藝人以唱木魚為業,加上樂器伴奏,男的稱“誓師”,女的稱“瞽姬”;腔調有所變化,創出苦喉梅花腔,表達哀傷情感。常有婦女請他們回家演唱,中秋節時特別好生意。由於木魚受群眾喜愛,木魚歌書也大量流行,產生過一批有鮮明嶺南俗文學特色並有較高藝術價值的作品。其中《花箋記》《二荷花史》在國際文壇上亦有聲名。如《花箋記)於1824年、1836年先後被英國、德國學者譯為英文本、德文本在外國出版。還有《三國》、《好逑傳》、《玉嬌梨》、《平山冷燕》、《金簪記》、《西廂記》、《琵琶記》、《珊瑚扇金鎖鴛鴦記》、《雁翎媒》等,也被稱為木魚書中的“才子書”。其他還有改編演義小說的、取材於社會生活的、反映民主革命的,揭露外國侵略者醜惡面目的,現今有記載的木魚書目多達500種,四五千卷。早期作品《觀音出世》、《觀音十勸》等可見佛教變文、寶卷的路子,在民間流傳廣泛。清末民初,進步報刊常登宣傳革命的木魚作品,可見其為群眾所喜聞樂見。
但“五四”新文化運動后,木魚因腔調單調、少變化而落後於時代,創作、演唱木魚的人漸少,後來木魚只作為一種曲牌偶爾出現於粵曲演唱之中。龍舟歌,簡稱龍舟。其來源,一說是民間變木魚歌腔調而創,始於順德龍江;一說源於端午賽龍舟時向龍王唱的頌詞。形成於清乾隆年間,流行於珠江三角洲一帶。職業藝人常手持一支上端架著木雕小龍舟的長棍作標識,胸前掛一副小鑼小鼓,敲擊節拍和唱,不用其他樂器伴奏。龍舟曲目有些以木魚書改唱,有些是藝人自編自唱,內容廣泛,也有編成曲本流傳的。辛亥革命前後,革命黨人編寫“社會龍舟”、“政治龍舟”,成為宣傳革命的文藝形式。后隨著粵曲興起,龍舟式微,僅作為粵曲中的曲牌偶爾唱之。但解放前夕仍有知名藝人龍舟棋、龍舟德、龍舟寧、龍舟會等。那時的流散藝人隨街賣唱,賺取微薄收入,境況堪憐。
木魚歌
木魚歌
明末清初起流行於廣東珠江三角洲一帶的,用廣州方言演唱的一種傳統民間說唱形式。它是廣大城鄉百姓尤其是婦女自娛自樂抒發情懷的重要方式。同樣,東莞木魚歌也有著四百年悠久歷史,其盛況可從當地的文史學者楊寶霖先生的記載中略見一斑:“歲朝佳節,農閑之時,榕樹下,廳堂中婦人圍坐,請識字者按歌本而唱之。一聽到木魚歌聲,就群起圍而聽之。聽者表情,隨歌書的情節而變化,怒罵者有之,嗟嘆者有之,損涕者有之,歡笑者有之。在莞城,除歲朝佳節外,最盛者首推盂蘭節”。此外,楊寶霖所認為的莞人佳作《花箋記》曾漂洋過海,1827年德國詩人歌德在日記中記述他讀英譯本的感想。如今,木魚歌卻已不再興盛,作為土生土長的莞人,筆者在田野考察之前就從未聽過,而父輩中大多數的人也對此一無所知。為了追尋和了解昔日輝煌的木魚歌,在2005年春在東莞市道滘鎮作了一次實地調查。
1.自然環境:道滘位於東莞西部,面積63平方公里,北距廣州30公里,南距香港90公里,東距東莞市區5公里,廣深高速公路貫穿南北。據史載,道滘昔稱“到滘”,又名濟川,始於公元1342年立村,向來被譽為東莞的“水鄉明珠”,河涌交織,綠榕如蓋,石橋長卧,古巷通幽。
木魚歌
木魚歌
2.戲曲活動:道滘人向來愛好曲藝且輩出人才,三十年代有葉棣材五兄弟,吹打樂器一流,自立“五兄堂”,設館授徒,馳名廣州、新加坡。四十年代粵劇名伶何非凡(1920-1980,原名賀年,又名康琪,道滘南城坊人)以《情僧偷到瀟湘館》一劇成名,省港澳共演出367場。文武雙全花旦陳艷儂組成全女子戲班,名曰“美人威”,演出《劉金定斬四門》成名,提高梨園女子的地位,其後又有花旦劉蓮卿、陳錦雲等。1980年當地文化站組成道滘業餘粵劇團,創作出《彩菊回生記》《情暖老人心》《生死簽》等作品,並在各種比賽中脫穎而出,屢獲殊榮。全鎮已成立了14支曲藝隊,村村都有“私伙局”,經常參加活動的有五百人之多。這些曲藝隊都有各自固定的場地、服裝、道具、樂器以及燈光音響,平時他們各自排練,自娛自樂,而逢年過節,他們就會走鄉串鎮,為各地群眾演出。據不完全統計,全鎮各曲藝隊每年的演出高達400多場次。鎮里每年除了舉辦一系列的粵劇調演活動外,還常邀請省市各級粵劇團過來演出,進一步豐富群眾的生活。因此,1999年11月道滘鎮被評為“中國曲藝之鄉”,2000年5月,又被授予為“中國民間藝術之鄉”。筆者調查期間,正值該鎮舉辦粵劇黃金周活動。

藝術特色


演唱形式

木魚歌
木魚歌
1)樂器。據介紹,唱木魚歌時多用弦 樂伴奏即二胡、古箏、琵琶、三弦等,沒有樂器時也可用竹板,亦有說法稱木魚也可做擊節之用。當劉老即場表演時,他所使用則是一把小三弦(參見照片)。小三弦又名曲弦,長95厘米,分為琴頭、琴桿和琴鼓三部分,用琴桿做指板,無品;音箱扁平近橢圓且兩面蒙皮。
2)表演。劉老採用“雅唱”的方式為筆者演唱了《禪院追鸞》和《秋江送別》的片斷(參照片和錄音文件)。他先報上曲目名稱,然後撥動琴弦,隨即飄出清亮悠揚之音。起式只有兩句,正文是每四句組成的一段,每句多是七個字或九個字,故一般是“二二三”或“二二二三”節奏,超過七字部分唱時不佔板。由於唱詞較長,故只能將樂段不斷反覆,直至唱完為止。採用“梅花間竹”韻的唱法即是一句高一句低,句與句之間的停頓需要伴奏長過門或短過門,然後接著唱下一句,不斷交替使用。
木魚歌原是五音階徵調式,旋律與節奏都較平穩。但它畢竟屬於散板,演唱時因需要也偶有變化,有時因故事內容和人物心理活動轉換尤其在情緒激動時,便可相對自由靈活地跳躍和變節奏。此時便會出現乙反調式,則又構成七聲音階。劉老臉上帶著很投入的表情,歌聲莞音厚重,婉轉低回,沉鬱凄楚,正如前人屈大均所言:“唱一句或延半刻,曼節長聲,自回自復,不肯一往而盡,詞必極其艷,情必極其至,使人喜悅悲酸不能自已”。8問起長篇的曲目,他說年紀日增,記憶力下降,需要一段時間才能想起來。

主要腔調

木魚歌
木魚歌
《成二口》演唱
木魚的腔調有兩種:一是苦喉,曲調沉鬱,適於表現纏綿悲惻之情,如《玉碎珠沉》等。另一則是正腔,曲調爽朗,適於表現歡快喜悅的情緒;上述曲目中,《鋪床歌》《家鄉民謠自彈唱》以及劉老演唱的幾支小曲包括《貴人居》《花夾果》《成二口》 《賀燈頭》《十二奶娘》《逢春花開》《賀新新抱》(莞人對媳婦的稱呼)都屬於後者。《鋪床歌》與東莞的舊風俗有關,當新娘進入新房揭開紅頭帕后,“大妗”(媒人)便將新人的帳子、被褥、枕席安置在床上,再叫新人兩人站在床前,大妗便開始唱“鋪床歌”,歌詞無非就是祝福新人婚姻幸福生活富足。那些小曲也是用於各種喜慶場合,如新居落成、男嬰的慶燈宴等;而《家鄉民謠自彈唱》則是2001年劉老參加比賽時,由文化局人員所作,歌頌東莞的改革開放所取得的成就。因此,它們聽起來都是節奏明快色彩喜慶。在這些錄音中發現:唱木魚歌無論男女皆用一種腔調,而且都是一個人獨唱全篇,沒有角色之分。

格律用韻

木魚歌
木魚歌
木魚歌的句子在一句中,它的平仄符合七言絕句或律詩的要求,但句與 句之間則往往失粘。例如《淚濕青衫》中“隴頭梅放一枝春,萬里相思憶故人。雪冷郵亭車馬少,難逢驛使敘花津。”格律則是“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木魚歌只能押平韻,但壓韻不似詩歌嚴格,只要音相近即可。長篇歌書的一節,短篇歌書的一篇,一般只用一韻且可以重韻,其間可以換韻但也只是平韻互換,而且是在情節暫告一段落時,轉韻時常以兩個三字句首起。如《玉碎珠沉》:“轉思我有隨身物,當初猶未對他言。呢嚇人亡物在有何用,等我沉歸波底作妝奩。開包匣取衣箱,萬疊蘇杭錦繡裳。玳瑁珊瑚兼瑪瑙,金環釵珥及明璫。”偶爾,也有個別篇章是仄聲與平聲互葉為韻的,此時則用五字句。如《淚濕青衫》中“碧海何時開並蒂,春歸免我盼佳期。虧我錯把洵陽輕薄子,中道思情棄惜分離(平聲)。遠隔人千里(平聲),月痕空把金釵記(仄聲)。愁唱陽關幾曲詞,回憶少年歌舞事(仄聲)。平康艷艷里不勝悲,愁處鎖雙眉(平聲)。”

主要體制

木魚歌
木魚歌
木魚歌它基本上是七言的敘事詩,間雜以三、五、九言,最長的有十二字。用語半文半俗,夾有大量的俚語和方言詞。作品多屬長篇,每篇都分若干回,一般每回有一個獨立的小標題,多是四字。通常是第一回“開書大意”,介紹全書梗概、人物和背景,接著是正文,逐回陳述故事情節,最後一回是尾聲,交代故事終結,一般在最後加上勸誡之語。從取材方面看,木魚書有改編自前代盛行的歷史小說或戲文,如《狄青比武》取材於《萬花樓》,《長亭餞別》取材於《西廂記》;另有獨自創作的,東莞人的《殺子報》《梅李爭花》《番寶名琴》《花箋記》《二荷花史》等等。演唱方式。木魚已經成為粵劇、粵曲的一種調式。

主要特徵

木魚歌雖屬彈詞系統的曲種,但與蘇州彈詞不同,沒有開篇、詩、詞、套數和說白。以後受粵曲、南音和龍舟歌的影響,始插以說白。演唱時用二胡、古箏、琵琶、三弦伴奏,也可用竹板擊節。曲調分“正腔”和“苦喉”兩種。前者爽朗明快,歡樂喜悅;後者沉鬱悲惻,哀怨纏綿。木魚書有記載可查的約有500部、4000~5000卷之多。內容良莠雜陳。有從佛經故事和寶卷改編的,如《目連救母》、《觀音出世》;有來自小說傳奇之作,如《仁貴徵東》、《白蛇雷峰塔》等;也有反映現實社會題材的曲目,如描寫反美華工禁約的《金山客自嘆》、《華工訴恨》,揭露帝國主義侵略的《國事訴根源》等。傳統曲目以《花箋記》、《二荷花史》最為著稱。
歷史悠久的東莞木魚歌古為今用登上了大雅之堂,在2006年農曆二月初二的東坑賣身節”開幕式上,“木魚說唱賣身節”的木魚歌表演唱登場亮相,給四百年傳統歷史的東莞木魚歌賦予嶄新的內容和表現形式,受到廣大群眾的熱烈歡迎和眾多媒體的關注。東莞木魚歌(又稱盲佬歌,因昔日唱此歌的多是盲藝人而得名)具有悠久的歷史,起源於明末清初,訖今歷400多年,幾百年來,裊裊莞音的木魚歌在東莞城鄉廣為流傳,但世易時移,如今木魚歌實際上已是風流不再,幾成絕唱,只在城鄉的一些老年人中傳唱,位於莞城區的細村市場上還有木魚歌的錄音帶出售。
400多年以來,雖然受到全球化經濟和現代工業文明的強烈衝擊,東莞木魚歌卻在國際上擁有眾多的研究者、傳誦者。這是因為,由於歷史的變遷,歷史上記敘木魚歌的木魚書最好版本大多流失到國外,國外收藏的數量也遠比國內及東莞多。現東京大學、倫敦大學、牛津大學、英國博物館、巴黎國家圖書館、萊頓大學漢學研究所(荷蘭)、莫斯科國立外交圖書館、幕尼黑巴伐利亞國立圖書館、西柏林普魯士文化圖書館、美國等都有收藏。1827年德國著名詩人歌德(1749—1832)也曾經把“謎”一樣富有傳奇色彩的東莞木魚歌《花箋記》稱作為一部“偉大的詩篇”。因此,二十一世紀的今天,東莞木魚歌引起美國、英國、俄國、日本等眾多國家的學者的研究。近幾十年來,東莞博物館、東莞圖書館等有關部門以及東莞的一些熱心人士如楊寶霖、張儉東等,都十分重視東莞木魚歌的收藏和整理工作。特別是莞邑文史學者楊寶霖數十載潛心研究,千方百計把藏於英國博物館、牛津大學、巴黎國家圖書館等現今存世最早的莞音木魚書《花箋記》幾個刻本(複印件)收藏,寫出了《東莞木魚歌初探》、《(花箋記)研究》等專著,為傳承東莞木魚歌這筆珍貴的文化遺產作出了貢獻。
豐厚的文化積澱,是東莞打造“文化新城”的穩固基石。東莞木魚歌在東坑“賣身節”登大雅之堂,開創了東莞傳統文化古為今用的新路子。可以相信,東莞木魚歌這種植根於東莞大地的珍貴文化遺產,必將大放異彩。
此外,“木魚”、“龍舟”、“南音”是三個關係密切的概念,譚正璧、譚尋認為“木魚歌是粵語傳統民間說唱文學的總稱,它自產生到發展宗支龐雜,因而有多種名稱,多種形式。最早的分類如《廣東新語》所說的‘如《連昌宮詞》、《琵琶行》等至百言、千言’的,就是我們所稱的‘龍舟’,‘如元人彈詞曰某記、某記’寫‘小說’故事的,就是我們所稱的‘南音’;其‘短調踏歌’,就是我們所認為是木魚的始祖原始民謠民歌。”4而實際上,“龍舟”、“木魚歌”、“南音”三者是有區別的,前者多是口語,且字數不拘,但平聲句與仄聲句都要押韻,多寫無關名教宏旨的瑣事。後者則是多文雅之詞,多是七字句,且平聲句押韻,多寫歷史傳奇故事,抒情色彩濃,充滿封建說教;木魚歌與南音較相似,但“南音”的平仄格律更嚴格,且演唱時有起序,一板三眼。儘管如此,相當多的人還是簡單地認為短篇的“木魚歌”是“龍舟”。長篇的“木魚歌”是“南音”。據楊寶霖先生考證,東莞書坊刻印的木魚書都沒有註上“南音”二字,但民國后的廣州和香港則有出現,且前者居多,而且都是後印的機器版,即是說原來版本並沒有“南音”,後來被其他書坊添加上去的。其中原因可能與粵劇的發展有關。民國初,粵劇由戲棚官話改為粵語,南音也被收入粵劇、曲藝中,如名伶白駒榮所唱的南音佳作《客途秋恨》可謂名震一時。廣州書坊為招徠顧客,就在木魚書封面上印上“南音”二字。但對莞人而言,唱“南音”用的是標準的廣州話,唱木魚歌則必用莞語。廣大的勞動人民,尤以婦女為多,他們一般不懂得唱南音,如果印上“南音”二字定會失去市場。所以,香港陳湘記書局發行《正宗南音金絲蝴蝶》,十之八九應是木魚書,而非“南音”的曲本。

代表曲目


所收集到木魚書有26種。其中24種是油印的手抄本,7種是不完整的曲目(以數字標明)。現羅列如下:《金山信》《過埠歌》《金葉菊8-12》《怨夫老》《禪院追鸞》、《店中卻色》《孤兒憶母》《夜送寒衣1-3》《白沙訪友》《雙鳳奇緣》《降仙遊園》(節選自《金絲蝴蝶》)《周氏返嫁》《會妻訴情2》《岳娘諫婿》《英台祭奠》《十送英台》《十朋祭江》《玉碎珠沉》《玉蓮投江》《淚濕青衫》《觀音十勸》《執詩求合1》《山伯回鄉2》《秋江送別2》《漁翁出江2》《三娘汲水上、下》《正宗南音金絲蝴蝶》(香港陳湘記書局發行)。其中《金絲蝴蝶》是唯一一本正規出版且是機器印刷的。《金山信》《過埠歌》《怨夫老》《禪院追鸞》《店中卻色》《雙鳳奇緣》《降仙遊園》《岳娘諫婿》《英台祭奠》《觀音十勸》《玉碎珠沉》《淚濕青衫》《夜送寒衣1-2》。它們都是呂先生經多方打聽從別人手中買來的。后據知情人說,在鎮上的綜合市場中某一香燭店出售木魚書,另有一婦人偶爾會在附近擺賣,筆者多次前往卻一無所獲。另外他還藏有的錄音帶有:《過埠歌》《怨夫老》《李書雲集》《三娘汲水》《三姐回門》《周氏返嫁》《陶府訴情》《蘇姐贈金》《秋江送別》《金葉菊1-4》《王公賣仔1-3》。表面看,磁帶似是私人錄製,但因為包裝尚未拆開故不能證實。

傳承意義


中原文化傳播到各個地區,因為地域、文化、語言等的差異而演變出各種地方特色。木魚歌也是一樣,它大部分取材於中原的故事,為了適應當地的需要而加入方言諺語來演唱,讓廣大勞苦大眾接受。此外,還有本地人的作品,用木魚歌的形式把廣泛流傳的故事寫下來,這是為了更通俗易懂。
木魚歌在道滘已經不再興盛了,它是民間的暗流,只是零星地流傳著,至於具體的情況,還不清楚。因為他們尚未對此作過統計,一方面是工程浩大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另一方面則是需要做群眾的思想工作。有些藝人不想再唱,有些家屬也拒絕談起。在他們看來,父母的失明本是一種缺陷,加之木魚歌屬於下九流,所以如果將之挖掘出來對他們而言,便是一種恥辱。只是大概知道會唱木魚歌的人一般是60歲以上的老人且多是婦女,鎮上有部分唱粵曲的人會哼幾句,但懂得唱長篇的卻為數甚少。他所看到最盛的集體演唱便是每年的七姐誕(莞人對七夕的稱呼),在文閣的天后宮,十多個婦女圍著一張擺滿祭品的桌子唱木魚歌。他所知道的職業藝人就剩下一個,即在閻公古廟裡的“棠叔”。一般的年輕人不接受木魚歌,認為它節奏太慢,而且與現代相隔太遠。他認為隨著時代的進步,木魚歌終究會被慢慢淘汰,這是歷史的必然規律。中國的文化發展至今已有兩千多年,從巫、儺、風雅頌到唐詩宋詞元曲一脈相承。但它在受到電視電影網路的巨大衝擊后,在新世紀將面臨一個重大的轉折。過去的傳統是單向的,選擇是多元的,現代社會發展日新月異,儘管如此,作為中華民族的子孫,我們應該有責任把祖先遺留下來的東西整理並保存,留待後人去研究探討。

傳承現狀


為使木魚歌這種民間絕活得以承傳、保護和發展,東坑鎮政府成立了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領導小組,建立了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制定了詳實的工作方案,並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經費納入到鎮級地方財政年度預算。採取了積極有力的保護措施對木魚歌進行了全面的、系統的搶救挖掘和整理,建立了木魚歌資料庫,使木魚歌優秀傳統藝術得到了有效的保護和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