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理工大學航運學院
武漢理工大學航運學院
武漢理工大學航運學院成立於1992年,其前身為1945年11月建立的潮汕高級商船職業學校,已從事航海教育與培訓已達半個多世紀,為國家航運業培養了萬餘名船舶駕駛和管理的高級人才,其中包括高級船長、指導船長和總船長在內的數以千計的船長。根據STCW78/95國際公約和國家船員教育與培訓質量管理規則,學校建立了航海教育與培訓質量體系,航運學院按照該體系對整個教學過程進行管理和監督,確保學生的培養質量。
武漢理工大學航運學院
航運學院1996年獲“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碩士學位授予權, 2000年獲“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博士學位授予權。擁有“交通運輸工程”博士后流動站和“交通運輸工程”一級學科博士點,共建“交通運輸工程”一級學科博士點和“船舶與海洋環境保護”博士點共2個。2007年有博士生3人、各類碩士生100多人、本科生約1000人,研究生與本科生的比例為1/10。
該院師資力量雄厚,2007年有教職工78人,其中高級職稱36人,中級職稱38人。其中有博士生導師3名,碩士生導師15名。專業教師51人,其中持有高級船長和船長適任證書的12人,大副適任證書的9人。
截止到2004年底,航運學院共完成縱向和橫向科研課題95項,支配科研經費1000萬元,專職教師人均年科研經費達到10萬餘元。預計“十一五”期間科研總經費將達到1200-1500萬。
承擔的科研項目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會公益專項資金項目、交通部重點科技項目、總參軍工項目、浙江省重點科技項目、江蘇省交通廳科技項目以及長江海事局、研究所、企業等委託橫向課題。在海洋環境模擬、大規模科學計算、通航模擬/實船實驗、水工建築安全評估、環境影響評價,勞動安全評估等方面科研已經具備了相當的優勢。
到2004年底,該院協助主辦國際會議1次,主辦國內會議5次,共發表論文約250篇,其中三大檢索收錄論文近30篇。科研成果獲科技進步獎1項,5項科研成果通過了省部級評審或驗收。
航運學院的科研基地有水上交通安全與環境研究中心、航海模擬與實驗中心和船員培訓中心。
水上交通安全與環境研究中心是武漢理工大學重點學科建設基地,包括“交通安全環境”、“交通安全保障”、“交通信息控制”及新增“船舶運動模擬模擬”研究室。
航海模擬和實驗中心下轄全任務大型船舶操縱模擬室、航海及模擬器室、計算機模擬室、船藝訓練室和船員水上訓練基地。
上述實驗教學設備主要用於學生和船員的實踐教學,其中國內最先進的NT-PRO4000型全任務大型船舶操縱模擬器、用於大型數值模擬計算的Origin 300高性能伺服器、綜合智能導航系統設備、航海雷達模擬器和ECDIS訓練系統及各種開發軟體平台已廣泛用於開展科研、研究生培養等工作。
圖書資料方面,武漢理工大學余家頭校區已經建成航海圖書分館,加上學校圖書館余區分館內關於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學科和航海技術專業的圖書資料近萬餘冊,可以基本滿足教師和學生查閱專業知識和信息的需要。建有航運學院圖書資料室,重點投資購進最新的外文資料。
航運學院與其它學院共建“交通運輸工程”博士后流動站1個,共建“交通運輸工程”一級學科博士點1個;擁有“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博士點1個;共建“船舶與海洋環境保護”博士點1個。擁有“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碩士點1個;本科專業2個,即航海技術和海事管理。
培養出德、智、體全面發展,經受高等學歷教育和船員職業培訓,符合STCW78/95國際公約及國家船員管理法規的高素質、國際型航海技術和管理人才。該專業學生特色:身體健康,接受半軍事化管理和教育,具有較強的自立意識和服從意識,吃苦耐勞,團隊精神強;學生實踐能力和應變能力強;英語基礎紮實,計算機應用能力強;在校參加船員適任考試,取得具有甲類三副適任證書及其它相關證書。
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經受高等學歷教育和航海技術訓練,具有航海知識和技能,熟悉安全和管理科學、海事管理理論、技術和海事法律的高素質、複合型和國際型海事管理人才。該專業學生特色:具有管理、法律和航海等複合型知識結構;英語基礎紮實,計算機應用能力強;具有較強的語言表達和寫作能力。
武漢理工大學航運學院
1、學科點建設
(1)加大力度重點建設“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碩士點。
(2)建設具有一定規模的“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博士點。
(3)共建“船舶與海洋工程”一級學科下“船舶與海洋環境保護”二級學科博士點並招收博士生3-5名。
(4)增設“交通運輸工程”一級學科下“交通安全與環境工程”二級學科博士點。
(5)招收“交通運輸工程”博士后流動站博士后1-2名。
(6)聯合申報交通部重點實驗室“水路公路交通安全裝備與控制中心”及國家工程中心。
2、科學研究與科研基地建設
承擔縱向科研項目10-15項、經費200-300萬元人民幣,橫向科研項目經費1200-1500萬元人民幣。“十一五”期間力爭單年度科研經費總額能突破700-800萬元人民幣,橫向科研項目確保內河相關研究領域的絕對優勢,輻射整個中國沿海;發表學術論文300-360篇,其中檢索系統收錄數為40-50篇;出版專著、譯著、教材數達5-10部;獲省部級以上獎勵數2-3項。
配合國家工程中心建設,重點建設水上交通安全與環境研究中心、航海模擬中心兩大院內科研基地,積極對外開拓產學研基地。
3、師資隊伍建設
2010年力爭政府特殊津貼享受人員1-2名或衝刺成功百千萬人才工程1-2名,學科責任教授2-3名。航院教師中有博士學位或進修博士學位課程者達55%;有碩士以上學位者達85%;出國深造進修達10-15名;專業教師持無限航區船長或大副有效適任證書者達50%以上。
從交通安全與環境、交通信息控制、船舶通航環境與安全保障、船舶控制理論與技術、海事管理與海商法、航海模擬模擬技術及應用、智能航海技術七大研究方向建設學術梯隊,引進2-3位國內外行業知名學者及學術帶頭人、5位中青年學術骨幹。
師生比控制在1/20-1/25之間。
4、人才培養
“十一五”期間培養博士生15-20人、碩士生150-200人、本科生教學規模為1000-1500人;研究生與本科生的比例達1/6。爭取在現有兩個專業基礎上新增一本科專業。力爭部分專業課程使用英語教材和英語教學提高學生專業英語應用能力;航海技術學生海船船員適任考試一次性通過率名列全國前茅;畢業生就業率保持在95%以上。
5、教學改革與教學基地建設
大力改編、更新、充實現有教材內容比例達50%,自編教材與講義10-15本,并力爭:國家規劃教材1門,國家優秀教材1-2門,學校優秀教材4-5門。在此基礎上力爭建設成國家級精品課程1門,省級精品課程2門,校級精品課程4門。
承擔教改項目12-15項及獲得校級以上教學成果獎勵8-10項。進一步充實、完善已有的實驗設備,重點建設國家工程中心,建設江海直達教學實習船、VTS實驗室、GMDSS實驗室,開展模擬器應用及開發研究。專業實驗教學條件達到國內一流,部分實驗室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6、學術交流與國際合作
舉辦或協辦國際學術會議1-2次,參加國際學術會議15人次以上,舉辦國內學術會議5-8次以上,參加國內學術會議80人次以上。加大與世界海事大學、挪威Vestfold大學,東京海洋大學和台灣海洋大學等的互訪、科研合作力度。加強與WSTC聯合培訓中心、船員培訓中心的聯繫,開展船員培訓、對外勞務輸出等工作。
7、圖書資料及軟體建設
結合航海圖書館建設,通過多途徑籌集資金,建立航運學院圖書資料室。結合校內重點學科建設項目,建立海事信息諮詢服務中心。
教學管理
2015航海技術培養方案-卓越班 2015-10-16
2015版本科培養方案-航海技術 2015-10-16
2015版本科培養方案-海事管理 2015-10-16
2014版航海技術培養方案-卓越班 2015-10-16
2014版航海技術培養方案 2015-10-16
2014版海事管理專業培養方案 2015-10-16
2013版航海技術培養方案 2015-10-16
2013版海事本科培養方案 2015-10-16
航海技術培養計劃-2012 2015-10-16
海事本科培養方案2012版 2015-10-16
學科領域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學科代碼082302
培養層次博士研究生、碩士研究生
培養類型全日制學術型學位
航運學院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學科於1996年獲碩士學位授予權,2000年獲得博士授予權。本學科主要利用信息技術探索和解決水路交通運輸領域的安全和保障問題,不僅開展交通信息的採集、傳輸、處理和控制相關理論和技術研究,同時也注重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對交通風險、船舶控制、交通管理、航海模擬、海事裝備進行研究。
本學科師資力量雄厚,擁有教授14人(含博士生導師4人)、副教授36人,近5年來,承擔國家“863”項目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1項、省部級項目30多項,發表高水平學術論文200多篇,獲得省部級以上獎勵7項,科研經費累計超過3.0億元。經過近20年的積累和沉澱,本學科在船舶控制與智能航海、交通信息控制與裝備、海事管理理論與技術、交通環境與安全保障等領域形成了鮮明的研究特色和優勢,具有較高的行業聲譽。研究成果在水路交通、海事管理和航海保障等領域得到廣泛應用,取得了良好的社會經濟效益。
本學科研究生在港口航運及物流企業、交通裝備製造及信息化企業、海事管理機構、高校及科研院所等單位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交通運輸工程
學科代碼085222
培養層次碩士研究生
培養類型全日制/非全日制 工程碩士專業學位
1981年至今,我校一直是國務院學位委員會“交通運輸工程”學科評議組成員單位。1998年獲全國“交通運輸工程”的工程碩士培養領域,2003年成為該領域協作組副組長單位。航運學院交通運輸工程學科長期致力於船舶交通組織、船舶通信與導航、通航安全與海事應急、船舶污染防治等領域科學研究及高層次應用型人才培養,相關研究成果在支持國家重大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推進交通管理及裝備信息化水平提升、服務交通企業安全生產實施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得到社會廣泛認可。通過科研項目、校企合作、實踐基地為研究生培養提供了堅實的條件和支撐。本學科研究生在航運及港航企業、水路交通裝備製造及信息化企業、海事及交通運輸管理部門等單位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船舶與海洋環境污染防治技術
學科代碼0830Z1
培養層次博士研究生
培養類型全日制學術型學位
航運學院自2010年開始在環境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湖北省重點學科下招收船舶與海洋環境污染防治技術方向博士研究生,學制3年,可授予工學博士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