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霍亨索倫的結果 展開
- 始於德國11世紀的家族姓氏
- 霍亨索倫王朝
霍亨索倫
始於德國11世紀的家族姓氏
霍亨徠索倫家族,霍亨索倫(Hohenzollern)這個德意志家族的淵源可以追溯到11世紀,這個家族姓氏可能是取自德語zller,意為瞭望塔又或是城堡。圖為霍亨索倫城堡。
霍亨索倫
約阿西姆-菲特烈(Joachim Friedrich)1598-1608。
約翰-西傑斯蒙德(John Sigismund) 1608-1619
霍徠亨索倫
另一方面他則是致力於開疆擴圖,通過購買和武力威脅,西傑斯蒙德在1614年兼并了克拉夫斯(Cleves),馬科(Mark)和瑞溫堡(Ravensburg)。
四年後,趁著波蘭政治上的紛亂,使霍亨索倫家族取得了對普魯士公國(Prussia)的繼承權。雖然由騎士團建立的普魯士和霍亨索倫有著些許遠親的關係,但是始終是兩個獨立的勢力,至此兩者在此開始了匯合成德意志日耳曼的一股強大的新力量。
霍亨索倫
勃蘭登堡選侯菲特烈三世及普魯士王國國王菲特烈一世(Friedrich III Elector of Brandenburg and Friedrich I)任內繼續推進勃蘭登堡和普魯士的正式合併進程。
在1701年菲特烈三世爭取到了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李伯德一世(Emperor Leopold I)的支持,勃蘭登堡侯國和普魯士公國合併,並在皇帝的許可晉陞為王國,至此普魯士王國正式成立。
菲特烈-威廉一世(Friedrich Wilhelm I) 1713-1740在位期間大力發展軍事力量,要求所有的貴族子弟都必須在軍中任職。由於其粗暴的個性曾經和自己的兒子也就是日後的菲特烈二世有所決裂。但無論如何,去世時留給了菲特烈二世一支8萬人的精銳常備軍,這和當時奧地利的軍隊數量相當,然而後者卻比普魯士大上十倍。菲特烈十一歲的時候
腓特烈二世(Frederick the Great)1740-1786可能是霍亨索倫家族中最為傑出的君主,也被叫做腓特烈大帝(Frederick the Great)。
霍亨索倫
通過一系列戰爭,使普魯士崛起成為了德意志內最強大的一個邦國,讓這個不起眼的日耳曼小邦成為了在歐洲與奧法俄平起平坐的列強之一。
日後,拿破崙瞻仰菲特烈二世墓地時,很有感慨他的將軍說:“如果他活著,我們就絕不會能站在這兒。”
內政方面,菲特烈大力興辦教育,不僅要求貴族子弟必須進學校,同時也開始普遍推廣全民義務教育。同時他也親自參與制定和頒布了一部全國通用的法典——《普魯士邦法》,從而廢止了各式各樣的地方上老舊的封建法規以及了很多傳統的陋習,按他自己的話來說就是“法律必須反映人類本性”。
同時腓特烈二世開始鼓勵興建工廠和現代科學的發展,柏林科學院在他親自的操辦下成立。而菲特烈也開放言論自由,打破出版報紙的禁錮,甚至允許柏林的書店裡公開擺出醜化他的漫畫。在菲特烈二世的經營下,普魯士正式崛起成為歐洲強國這不僅是在軍事上,同樣也包括了經濟和文化,為普魯士日後統一德意志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在俾斯麥的管理和手腕下,普魯士迅速地恢復元氣,國家軍事實力迅速增長。在兩次戰爭中,分別擊敗了丹麥和奧地利,掃除了德意志日耳曼統一的內部障礙。到了1870年,俾斯麥篡改了威廉一世的電報以此來激怒了法國當局,導致了普法戰爭的爆發。由於法軍的倉促開展準備不足,而被普軍一路壓迫,迅速敗退。9月3日,法皇拿破崙三世正式在色當向普軍投降。次年1月18日,在凡爾賽宮的鏡廳,舉行了威廉一世的加冕儀式。在俾斯麥宣讀完詔書後,巴登公爵帶頭高呼“皇帝威廉萬歲!”。威廉一世成為了日耳曼的統一皇帝。十天後,巴黎投降,法國徹底戰敗,德國得到了統一,德意志帝國時代開始。
腓特烈三世(Friedrich III)1888-1888在當太子的時候,就已沙場奮戰,參加過普法戰爭,戰功顯著。在1888年繼位,但是由於急染破傷寒只當了91天皇帝就一命嗚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