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師範大學行知學院
民辦高校
浙江師範大學行知學院(ZhejiangNormalUniversityXingzhiCollege)位於浙江省金華市,是1999年8月經浙江省政府批准,並於2004年11月被教育部確認的綜合性全日制本科獨立學院。
2014年5月15日,浙江省政府辦公廳批複同意浙江師範大學行知學院遷建至蘭溪市,由浙江師範大學和蘭溪市合作舉辦。
2017年浙江省普通高校學科競賽狀態數據位列全省獨立學院第一 ,2013-2017年學院畢業生母校滿意度連續五年位列全省獨立學院第一 。
截至2018年7月,學院有師大校區和蘭溪校區2個校區,師大校區位於浙江師範大學西區,位於婺城區;蘭溪校區距師大校區20公里,佔地800畝。學校建有7個教學單位,開設41個本科專業,有專兼職教師460餘人,在校生7000餘人。
1999年8月,經浙江省政府批准,建立浙江師範大學行知學院。
2004年11月,學院被教育部確認為全日制本科獨立學院。
2010年,學院被授予“全國先進獨立學院”稱號。
2013年12月,蘭溪市人民政府與浙江師範大學達成共識,簽署遷建浙江師範大學行知學院協議,實施“校地”兩發展的計劃,學院被評為全國校園環境滿意度50強高校。
2014年5月15日,浙江省政府辦公廳批複同意浙師大行知學院遷建至蘭溪市,由浙師大和蘭溪市合作舉辦。
2017年10月,浙江師範大學行知學院蘭溪新校區啟用。
2018年7月,學院通過浙江省獨立學院規範設置省級驗收
浙江師範大學行知學院
截至2017年3月,學院有商學、法學、文學、設計藝術、理學、工學6個分院和公共基礎部,開設涉及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管理學、藝術學等9個學科41個專業。
專業設置 | ||
---|---|---|
分院 | 專業 | 學制 |
商學分院 | 國際經濟與貿易【含國際經濟與貿易(與英語專業複合班)、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 | 4年 |
金融學 | 4年 | |
管理學類(含工商管理、市場營銷、電子商務專業) | 4年 | |
財會類(含會計學、財務管理專業) | 4年 | |
財務管理 | 4年 | |
市場營銷 | 4年 | |
旅遊管理【含旅遊管理(與英語專業複合班)、旅遊管理專業】 | 4年 | |
法學分院 | 法學【含法學、法學(與漢語言文學專業複合班)、法學(與工商管理專業複合班)】 | 4年 |
文學分院 | 漢語言文學【含漢語言文學(與法學專業複合班)、漢語言文學專業】 | 4年 |
英語【含英語(與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複合班)、英語專業】 | 4年 | |
設計藝術分院 | 設計學類(含視覺傳達設計、環境設計、產品設計專業) | 4年 |
理學分院 | 生態健康與應用化學類(含應用化學、生物技術、環境工程、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 | 4年 |
工學分院 | 電子信息工程 | 4年 |
4年 | ||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 | 4年 | |
4年 |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4年 | |
4年 |
浙江師範大學行知學院
全國優秀教師:施佳
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二層次培養人選:鄭榮泉
截至2017年3月,學院有2個浙江省一流學科。
浙江省一流學科:網路空間安全、生態學
•質量工程
校園環境
浙江省級重點建設專業:應用化學
浙江省級特色專業:旅遊管理、工商管理、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浙江省級精品課程:高等數學、生產運營管理等
浙江省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浙中大學生綜合實訓基地
教育部產學合作育人項目 | ||
---|---|---|
時間 | 類別 | 項目名稱 |
2017年 | 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 | 面向智能穿戴應用及其安全的教學資源建設 |
2017年 | 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 | 基於VBSE財會類專業實踐課程體系探索與實踐 |
2017年 | 實踐條件建設 | 嵌入式課程實踐條件建設 |
2017年 | 實踐條件建設 | 微處理器控制綜合實訓實驗室建設 |
2016年 | 實踐條件建設 | 西普網路安全防護實驗室 |
•教學成果
截至2017年3月,學院主編各級重點建設教材項目51項、出版27部,其中國家級1部,省級5部;榮獲教學成果獎33項,其中國家級2項,省級6項。學院學子在各類大學生學科競賽中獲得國家級獎項200餘項,其中一等獎26項,獲全國大學生創業計劃大賽金獎1項;省級獎項780餘項,其中特等獎7項,一等獎128項;省級及以上獲獎人次達2600餘次。
教學成果獲獎 | ||
---|---|---|
獲獎類別 | 項目名稱 | 備註 |
2016年浙江省教學成果一等獎 | “素養能力並重,校企協同三贏”獨立學院人才培養探索與實踐 | 卜月華 |
2016年浙江省教學成果二等獎 | 學·創·演·評一體化“大文學”教學體系建構與探索 | 俞敏華參與 |
截至2017年3月,學院有浙江師範大學產業經濟研究中心,設立9個應用性研究所,與南京野生植物綜合利用研究院聯合共建“中國(南方)農林特產資源研究中心”。
院級研究所 | ||||
---|---|---|---|---|
類別 | 機構名稱 | 研究所主任 | 依託分院 | 審批時間 |
一類 | 創業創新研究所 | 陳琪 | 商學 | 2012.12.5 |
產業經濟研究所 | 林燕 | 商學 | 2012.12.5 | |
視覺文化研究所 | 夏盛品 | 藝體 | 2012.12.5 | |
應用化學研究所 | 黃朝表 | 理學 | 2012.12.5 | |
機電技術與控制研究所 | 杜巧連 | 工學 | 2012.12.5 | |
二類 | 國際商務研究所 | 李洪江 | 商學 | 2012.12.5 |
民商法實務研究所 | 黃彤 | 法學 | 2012.12.5 | |
區域文化研究所 | 韓洪舉 | 文學 | 2012.12.5 | |
應用英語研究所 | 賈玲華 | 文學 | 2012.12.5 |
2015年,學院共申報8項,有3項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立項資助,其中章子貴教授與黃朝表教授申報的課題獲面上項目資助,吳小梅博士申報的課題獲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截至2017年3月,學院共承擔各級科研課題720餘項,其中國家級課題22項,國家級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9項,國家級社會科學基金2項,省部級課題64項。
截至2017年3月,學院與180餘家企事業單位建立合作關係,開設人才培養特色班44個,與30餘家企業簽訂產學研合作協議,開設行知論壇100餘講,共建14個創新創業團隊,共建10個產學研中心。學院與美國、日本、韓國、烏克蘭等國家和地區的20多所高校建立合作關係,利用國際優質教學資源培養學生。
釋義:院徽以行、知兩字的篆書書法進行提煉與造型,表達學校行以求知的辦學理念和知行合一的的行知精神,院徽內方外圓,剛柔相濟,體現了學校嚴謹求實的校風學風,開放融合的辦學方針。色彩採用藍綠色調,集北山之綠和蘭江之藍為一體,自然深邃,蘊含生命和能量。
院徽
行以求知,學以致用
院訓
“行以求知”這四個字出於偉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陶行知全集》之《創造年獻詩》中:“行以求知知更行,不知直認為不知。遍覽已知求未知,以知與人己愈知”。這四個字是陶行知先生嚴謹的治學態度、勇於實踐不斷探索的教育精神和教育思想的反映。
“學以致用”與“行以求知”一脈相承,飽含了濃厚的現實氣息,反映了時代的精神和需求,也與行知學院辦學定位與人才培養目標相吻合。
名單 | 職務 |
蔣國俊 | 黨委書記 |
鄭孟狀 | 校長、黨委副書記 |
邵國平 | 黨委副書記 |
朱 堅 | 黨委副書記 |
李偉健 | 副校長 |
張根福 | 副校長、黨委委員 |
鍾依均 | 副校長、黨委委員 |
潘慧炬 | 副校長、黨委委員 |
傅關福 | 黨委委員、紀委書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