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氏莊園

中國歷史遺跡

姜氏莊園,位於陝西省米脂縣城東15公里橋河岔鄉劉家峁村,是陝北大財主姜耀祖於清光緒年間投巨資歷時16年親自監修的私宅。姜氏莊園磚、木、石三雕藝術十分講究,整座莊園無處不雕,無處不琢,大至整個建築設計,小到各個微小裝置,都有數不盡的“雕”藝術,這些都充分說明莊主的聰明才智和文化內涵,體現出獨到匠心的建築科技和歷史藝術價值。

建設背景


姜氏莊園掠影1
姜氏莊園掠影1
姜氏莊園位於米脂縣城東南16公里橋河岔鄉,建於清朝同治年間。姜氏莊園由該村首富姜耀祖請北京專家設計,招聚縣內能工巧匠興建而成,前後用時十三年。姜氏莊園設計巧妙,施工精細,布局緊湊,由上而下,渾然一體。對外嚴於防患,院內互相通聯,是陝北罕見的莊園建築。
莊園佔地40餘畝,主體建築為陝西地區最高等級的“明五暗四六廂窯”式窯洞院落。莊園三院暗道相通,四周寨牆高聳,對內相互通聯,對外嚴於防患,整個建築設計奇妙,工藝精湛,布局合理,渾然一體,是全國最大的城堡式窯洞莊園,也是漢民族建築的瑰寶之一。

建築特色


姜氏莊園掠影2
姜氏莊園掠影2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條筆直向上的條石甬道,中途有個九十度的轉彎,通向莊園的大門。甬道的右首就是莊園的寨城,牆高數十米,極為堅固。寨城右側有鏤空的瓦窗,可以遠遠看到進寨的人。姜氏莊園遠遠便給人以不凡的氣勢,我忖度莊園的大門還不知如何壯觀,誰料如同初見寨城一樣,又是一個大大的意外。
莊園大門極為窄仄,僅容兩人並肩或者一輛馬車進入,大門上方是姜耀祖的親筆題詞:大岳屏藩。這四字巧妙嵌入姜氏父子的名字,又有依恃高山來抵禦入侵者之意。左首一行小字:姜耀祖建並書。右首小字為:光緒丙戊孟冬之吉。
直通大門的是一條磚砌甬道,呈九十度轉彎向上進入莊園。甬道兩側有磚砌台階,供人行走,而甬道則較平滑,一來馬車可以直接進入,二來如遇雨天,雨水可以沿著甬道直接排出莊園。
甬道盡頭是一間水房,內有33米深的水井,至今活水不斷。水井右側有一個白石砌的大水槽,打上井水后倒入這裡蓄水。緊靠蓄水池又是一個較小較淺的水槽,是洗衣之處。水房有兩個瓦窗,銅錢的鏤空花飾,誇示主人的雄厚實力,另外通過這兩個瓦窗,可以清楚地看到莊園外的一舉一動,也可以通過瓦窗的窗眼,向外射擊,抵禦入侵者。水房的地板裝有排水裝置,先進而科學。
姜氏莊園
姜氏莊園
水房的另一個功用是放置轎子,轎子抬到這裡,一般不再進入。房頂建有橫樑,用來將轎子吊起,防止發潮。另外,水房的內壁有兩個小洞,目測很深,據說是莊園主人藏寶之處,土改時期被政府收沒。這位姜姓地主居然把寶貝藏到一個不起眼的水房裡,真是出人意料,不過既然被人發現,說明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僅僅一個水房就有這許多講究,讓人嘆服之際,心生更大的期待,知道更多的驚喜還在後面。而沿路隨處可見栓馬環,可見莊園主人的財大氣粗。

綜述

整個莊園由山腳至山頂分3部分:
第一層是下院,前以塊石壘砌高達9.5米的寨牆,上部築女牆,猶若城垣。
沿第一層西南側道路穿洞門達二層,即中院。院西南又聳立高約8米,長10餘米的寨牆,將莊園圍住,並留有通後山的門洞,正中建門樓。
沿石級踏步到第三層上院,是全建築的主宅,座東北向西南,正面一線5孔石窯,兩側分置對稱雙院,東西兩端分設拱形小門洞,西去廁所,東側下書院。整個莊院後設寨城一道,中有寨門可通後山。
莊園布局可分為:院前、中院、院內、下院四層,每層都有獨特的設計及特色。

院前

姜氏莊園
姜氏莊園
第一層是下院,院前以塊石砌壘,高達9.5米的擋土牆,上部築女兒牆,外觀猶若城垣。姜氏莊園道路從溝壑底部盤旋而上,路面寬4米,中間以石片豎插一則作為車馬通道,二則為雨雪天防滑及排泄洪水。寨門為拱形石洞。寨牆正立面鐫刻主人親筆題寫的“大岳屏藩”四個大字,字體工整大方,蒼勁有力。穿寨門過涵洞即到達下院管家院,其建築為三孔石窯,坐西北向東南,兩廂各有三孔石窯,倒座木屋架、石板鋪頂的房屋。大門青瓦硬山頂,門額題“大夫第”,門道兩側置抱鼓石。正面窯洞北側設通往上院的暗道。在下院外,寨牆北有一石拱窯式井樓,高5米,東西寬4米,井深33米,井壁皆用石塊盤旋壘砌而成,水源引至山腳,水質甜美爽口。井樓內安置有手搖轆轤,不出寨門即可保證用水。寨牆最高處砌有炮台,形若馬面,用來扼守寨門。

中院

穿洞門可直插中院。正對中院門而聳立的高8米、長10米的寨牆,將莊園緊緊圍繞,並留有通往後山的門洞,上書“保障”二字石刻匾額。姜氏莊園中院坐東北向西南,青磚石牆,雀替,駝峰,五脊六獸硬山頂,門額懸掛“武魁”匾,以炫耀祖上有人曾中武舉之績。大門兩側各有石鼓門墩,上雕雙獅捧面,麒麟負子,浮雕“福壽”圖案。門內是水磨青磚影壁月亮門,上有琴棋書畫,姜太公釣魚等人物,寓意主人情操高雅,好事不斷,大吉大利的美好願望。

院內

姜氏莊園
姜氏莊園
院內方形石板鋪地,倒座有石板鋪頂的馬棚,特別是馬槽雕琢非常精細,令當代石匠嘆為觀止!院中兩側各有三間廂房,另附帶有小耳房,瓦筒卷棚,雕鏤窗欞,既精巧又大方。廂房兩側各有通道,可直接與東西兩側倉窯、碾磨房和通往後山地洞相連。每孔倉窯內有12個大石倉,每石倉可存糧50餘石。中院主要是賬房和客人居住的場所。

下院

下院是陝北典型的窯洞四合院,硬山式大門製作精細,“大夫第”木雕巨匾氣勢奪人。中院大門為五脊六獸硬山頂,上書“武魁”二字,以炫耀主人叔父武舉之績。入門后東面廂房對置,拾階而上至上院,正面垂花門製作甚為考究,青瓦卷棚頂,四柱雙層門,雀替、浮雕等製作考究華麗。“武魁”門匾再次顯赫。進入垂花門是陝北地區最高等級的“明五、暗四、六廂窯”式窯洞院落,穿廊抱廈,十字磚牆,東西對稱,工藝精細。

文化活動


歷史文化

相關人物
姜耀祖,米脂縣橋河岔鄉劉家峁村人,20世紀初陝北財主,對建築有一定建樹,為“姜氏莊園”的建造者。

保護措施


2003年9月24日,姜氏莊園被陝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四批全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04年,米脂縣政府開展姜氏莊園維修。
2006年5月25日,姜氏莊園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08年,米脂縣政府對姜氏莊園實施一期搶救性維修和停車場硬化工程
2013年,米脂縣政府開工建設姜氏莊園改造維修工程。
2014年,米脂縣政府對姜氏莊園開展寨牆搶救性維修工程。

旅遊信息


地理位置

姜氏莊園位於榆林市米脂縣城東南16千米橋河岔鄉劉家峁村。

開放時間

全天開放。

交通信息

榆林市內乘大巴至米脂縣城,在米脂縣搭乘開往桃林鎮的班車或者或在米脂銀河東路上南門賓館旁的旅遊專線7路,再步行到達。

主要景觀


周邊景點

榆林市位於毛烏素沙漠與黃土高原交匯處,因“北瞰河套,南蔽三秦”,位居要津,成為明代邊境(長城)上的軍事重鎮,長城“九寨”之一。榆林城不但歷史上名樓林立,而且古寺遍布,城內城外名勝古迹萃集,其中較著名的就有四五十處之多。
紅石峽;紅鹼淖風景名勝區;統萬城遺址;蒙恬墓;扶蘇墓;陝北明長城;榆林鎮北台;李自成行宮;萬佛洞;紅石峽沙地植物園;新明樓;楊家溝革命紀念館;香爐寺;佳縣白雲觀;班禪廟;二郎山;蘄王廟;蓮花池公園;常氏莊園;凱歌樓;楊家城;沙地植物園;西津寺;高家堡古城;杜斌丞紀念室;吳堡古城;天王塔;永樂城遺址;李鼎銘陵墓;文屏山鐘樓;銀州摩崖石刻;貂蟬洞;沙家店戰役戰場遺址;白城台古城遺址;戴興寺;古城界古城遺址;歸德堡橋;金剛寺;凌霄塔;秦長城遺址;青雲寺;雙山堡遺址;萬佛樓;西夏羅兀城遺址;懸空寺石窟;榆林古城;榆陽橋;毛烏素沙漠;庫圖克台徹辰洪台吉墓;盤龍寺;白雲山;姜氏莊園;府谷杜松自然保護區;神木臭柏自然保護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