轎子

交通工具

轎子是一種靠人或畜扛、載而行,供人乘坐的交通工具,曾在東西方各國廣泛流行。就其結構而言,轎子是安裝在兩根杠上可移動的床、坐椅、坐兜或睡椅,有篷或無篷。

文獻記載


轎子樣式一種
轎子樣式一種
漢書》載:會稽太守嚴助“輿轎而隃領(嶺)”。唐顏師古註解為:“服虔曰:‘轎音橋,謂隘道輿車也’。臣瓚曰:‘今竹輿車也,江表作竹輿以行是也’。”漢時的所謂轎不過是能行山路的車。《明史·輿服志》乾脆明說:“轎者,肩行之車。”所以舊時轎又稱“肩輿”、“平肩輿”。“轎子”之名,據說最早始於宋。聖經《以賽亞書》中也有記載。古羅馬時代,只有皇后和元老院議員的夫人才能乘坐。17世紀到有彈簧坐墊的馬車出現之前,在整個歐洲都很盛行。

轎子的歷史


起源

步輦
步輦
轎子在我國大約有四千多年的歷史。據史書記載,轎子的原始雛形產生千公元前21世紀的夏朝初期。《尚書·益稷》中有一句話:“予乘四載,隨山刊木。”這是大禹自述其治水經過時講的。後人解釋,這四載是:“水行乘舟,陸行乘車,泥行乘橇,山行乘欙。”(《史記·夏本紀》)這個“欙”(雷),就是最原始的轎子。它倒底是什麼樣子,有的古文獻說:“山行即橋”(《史記·河渠書》),這是由於欙是過山之用,負在一前一後兩個人肩上,遠望過去“狀如橋中空離地也”(《癸已類稿·轎釋名》),所以,在上古時,轎、橋二字相通。而它的具體形狀目前還無從可考。
1978年,在河南固始侯古堆春秋戰國時期的古墓陪葬坑中,出土了三乘木質肩輿,有屋頂式和傘頂式兩種制式。其中一件經復原后還可以看出原來面貌:它是由底座、邊框、立柱、欄桿、頂蓋轎桿和抬杠幾部分組成。底座呈長方形,頂蓋如同四面起坡的房頂形式,轎身原應圍以帷幔 ; 轎前開有小門,供乘者出入; 轎桿捆綁在底部邊框上,和以後轎桿固定於轎身中部的制式不同。這是目前己發現存世最早的轎子的實物。從它比較完備的結構來看當時製造轎子的技術已經十分成熟。在它之前,必然還應有一段發展完善的過程。由此可以推斷,轎子起源於夏朝初期的說法是比較可信的。
一般認為,轎子是在古代車子的基礎上演變而來的。中華民族造車的歷史更早。《淮南子·說山》一書記述:“見飛蓬轉而知為車。”古代人們從自然物的滾動中得到啟示:圓形的物體在平面上移動要比其他形狀的物體迅速得多。於是古代人們學會了採用在重物之下排墊圓木的方式來搬運東西,這有河南等地的新石器時代的早期遺址為證。到仰韶文化的晚期,人們已經用輪制技術來製造陶器,想必當時的工匠也會嘗試製做車輪的。車輛的偉大發明,使中華民族在克服平原地區的交通障礙方面取得了成功。當遠古先民們在艱難的環境中為了生存和發展,經常“遷徙往來無常處”的時候,車子給了他們多麼大的便利啊!不僅如此,以車子的偉大發明為先導,我國的上古無先民陸續發明了適用於不同自然環境的多種交通工具。大禹“乘四載”,以“開九州,通九道,陂九澤,度九山”(《史記·夏本紀》)。他使用了各種交通工具,轎子就是其中之一。

演變

中國的轎子曾流行於廣大地區。自古以來歷代相襲。因時代、地區、形制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稱。如肩輿、檐子、兜子、眠轎、暖轎等。現代人所熟悉的轎子多系明、清以來沿襲使用的暖轎,又稱帷轎。木製長方形框架,於中部固定在兩根具有韌性的細圓木轎桿上。轎底用木板封閉,上放可坐單人或雙人的靠背坐箱。轎頂及左、右、后3側以帷帳封好,前設可掀動的轎簾,兩側轎帷多留小窗,另備窗帘。歷代統治階級都曾制定過轎子的形制等級,體現在轎子的大小、帷帳用料質地的好壞和轎夫的人數等方面。民間所用的轎子分素帷小轎和花轎兩種。前者系一般婦女出門所用之物,後者則專用於婚嫁迎娶。20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素帷小轎、花轎都被旅遊業啟用。花轎多設置在旅遊點,與中國帝王傳統的結婚禮服——鳳冠、霞帔配合,用來接待中外遊客,舉行中國古代婚禮儀式,或用作拍照道具。素帷小轎則作為江浙山區的一種民俗交通工具,用來迎送中外遊客。由柳洪平創建。
轎子也是老北京的傳統交通工具之一。二人抬的稱“二人小轎”,四人抬的稱“四人小轎”;八人以上抬的則稱之為大轎,如“八抬大轎”等等。在封建社會的等級制度下,轎子和其它事物一樣,在使用上也是有著嚴格的等級規定,違規則要受罰。歷代史書對此都有明確而嚴格的記載。《明史》載:“弘治七年令,文武官例應乘轎者,以四人舁之。其五府管事,內外鎮守,守備及公、伯、都督等,不問老少,皆不得乘轎,違例乘轎及擅用八人者奏聞。”隆慶二年,應城伯孫文棟違例乘轎被告發,立刻被罰停俸祿。《清史稿》亦載:“漢官三品以上、京堂輿頂用銀,蓋幃用皂。在京輿夫四人,出京八人。四品以下文職,輿夫二人,輿頂用錫。直省督、撫,輿夫八人。司道以下,教職以上,輿夫四人。雜職乘馬。……庶民車,黑油,齊頭,平頂,皂幔。轎同車制。其用雲頭者禁止。”官員需按例,百姓有錢也不得逾制。當今社會對乘車也有限制,但只是管官不管民。

種類


轎子,在種類上,有官轎、民轎、喜轎、魂轎等不同;在使用上,有走平道與山路的區別;在用材上,有木、竹、藤等之分;在方式上,有人抬的和牲口抬的,如駱駝馱的“駝轎”,元代皇帝還坐過“象轎”。“騾馱轎”,是“騾抬轎”的訛音,是清末民初流行過一陣的交通工具。轎子是用二匹騾子前後抬著。轎桿固定在騾背鞍子上。轎夫跟著邊走邊吆喝。轎內坐人,大轎可坐3-4人。轎外夏包葦席或蒙紗,冬季則是棉圍子。騾馱轎多用于山區或鄉間崎嶇小路。
十二抬大轎
十二抬大轎
二十八抬大轎
二十八抬大轎
(一)兩人小轎:在圖中最常見,轎呈方形,前後各一人抬,是最方便的代步工具。
(二)馱轎或騾轎:轎呈長方形,比小轎寬敞,前、后各用一匹騾子拉,前方有一人牽馬。
(三)四人抬花轎:圖中有迎娶的花轎行列,轎上扎綵綢,四個人抬轎,轎子左右各兩女郎,花轎前一人撐大圓傘,傘前是六人樂隊。
(四)肩扛轎:圖中運石車附近,有一出巡官員,乘坐一人轎,由四人抬著,像是一把椅子,用兩根杆子架起來。也類似現代民間神明坐的轎子。
特殊的(五)轎子不光用來抬活人,死人的棺材也要用轎子來抬。(這一重要的風俗在華北的許多縣或鄉村仍被完整地保留著,我的家鄉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本人出於對傳統民俗的由衷熱愛,以及對先前編輯詞條者個人經歷局限性的考慮,認為補充完整這一重要詞條十分必要)我所說的這種轎子,一般由前16,后16共32條大漢來抬,轎體前後長約10米,轎身前後長約3米,寬約1.8米,轎身通體以大紅繡花絨布遮掩,花紋常見的有八仙圖或龍鳳圖,轎頂一般綉兩條大龍,上罩麻繩大網,轎頂中部一般裝飾有一頂黃漆木質煉丹爐,爐子大小依實際情況而定,與轎身整體協調為標準。轎身橫穿兩根竹條編成的長桿(這兩條桿各自約有10米長)用來抬起轎身,轎身前部兩條長桿露出的部分的末端又以一根粗木樑相連接(木樑與轎身等寬),粗木樑的中部又有一孔,此孔中貫一鋼筋,用以連接下部的抬轎支架,前部最終留16個抬轎點,後部與前部設置相同。前部兩桿露出的部分各吊一龍頭,後部兩桿露出的部分各裝一龍尾,兩桿露出的部分又罩以龍鱗紋,轎身以大紅為主色(抬桿全部漆紅)白色基本上不用,這體現了中國傳統的“生死俱大事”的思想。除32人抬轎外,另有一人敲鑼,指揮隊伍行進或暫停休息,抬轎的隊伍穿著整齊,往往還自編號子,用來股勁或踩點。這種轎子在我的家鄉很常見,今天把它介紹給全國的朋友,一為補充詞條,二為與大家同開眼界,希望能夠對大家更深入的了解我國的轎子有所幫助,謝謝。圖示如下:
轎子
轎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