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古斯特·施萊謝爾
奧古斯特·施萊謝爾
奧古斯特·施萊謝爾(也稱為施萊赫爾;August Schleicher,1821年2月19日-1868年12月6日)是德國語言學家,出生在德國邁寧根(法蘭克福和魏瑪連線的正中間)。19世紀中期歷史比較語言學的集大成者。施萊謝爾是自然主義語言學派的創立者。他最早提倡用自然科學方法來研究語言。他的《立陶宛語手冊》是對立陶宛語進行科學描述和分析的第一部著作。
,奧古·施萊謝布授,講授古典語希臘語、拉丁語比較研究,並轉而從事斯拉夫諸語言的研究工作。
,奧古·施萊謝立陶宛的農民之中,開始研究立陶宛語。
1857-1868年,奧古斯特·施萊謝爾任耶拿大學教授。
1868年,奧古斯特·施萊謝爾在耶拿去世。
奧古斯特·施萊謝爾是自然主義語言學派的創立者,他重視語言的規律性和客觀性,但把語言看成是一個有機體,認為語言也和有機體一樣有生長、成熟和衰老期,認為生物學的術語都可以用於語言研究上,如:基因、屬、種等。把語言學看成是自然科學,以生物學原則研究語言的發展和分類。他宣稱在還沒有讀過達爾文的名著“物種起源”以前,自己就已經發現了語言的遺傳和自然競爭現象。他發明了一種按照植物分類法則對語言的譜系分類方式,並按照生物進化樹的方式排列各種語言。他是第一位提出“語言進化”觀念的人。他以這種方法推搠古印歐語對歷史比較語言學有一定的貢獻。
奧古斯特·施萊謝爾對歷史比較語言學的最大貢獻是對於古印歐語的“重建”,在他的最重要的著作《印度日耳曼諸語言比較語法綱要》中,每章先寫出他所構擬的原始印歐語形式,再寫實有的梵語、古希臘語、拉丁語、日耳曼語等形式,然後加以比較。這種比較法為後來的新語法學派開闢了道路。
奧古斯特·施萊謝爾最早提倡用自然科學方法來研究語言,並把語言的發展比之於一株植物的生長,從而提出了語言的“譜系樹”模式。與此同時,施萊赫爾還把語言分為三種類型:孤立語、粘著語和屈折語,而且認為語言的這三種類型是“語言進化的三階段”。施萊赫爾的另一部重要著作《立陶宛語手冊》是對立陶宛語進行科學描述和分析的第一部著作。施萊赫爾的其他主要著作有:《教堂斯拉夫語的形態學》、《德語》、《語言比較的研究》、《論語言的形態學》、《達爾文學說和語言學》、《論語言對於人類自然歷史的意義》、《名詞和動詞》等。
奧古斯特·施萊謝爾創立的語言譜系分類法,對民族的親緣分類產生了重大影響。施萊赫爾為代表的自然生物主義學派將達爾文對於物種起源的進化論應用於語言的發生學研究,創立了語言譜系分類理論,從而為世界民族的分類奠定了堅實基礎。
19世紀,奧古斯特·施萊謝爾受到達爾文生物進化論影響,比較盛行的一種觀點。以奧古斯特·施萊謝爾為代表他在《達爾文學說與語言學》一書中把達爾文關於物種起源和發展的學說運用於語言學領域,認為語言是屬於自然界範圍。
公元1859年: 德國施萊赫爾著《論語言的形態學》,在語言學界發生很大影響。
《立陶宛語手冊》是對立陶宛語進行科學描述和分析的第一部著作。
《以系統的觀點看歐洲語言》(Die Sprachen Europas in systematischer Übersicht)
《印度日耳曼諸語言比較語法綱要》
《達爾文學說和語言學》公元1859年發行,在語言學界發生很大影響。
《教堂斯拉夫語的形態學》
《德語》
《語言比較的研究》
《論語言的形態學》
《論語言對於人類自然歷史的意義》
《名詞和動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