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9條詞條名為相濡以沫的結果 展開
相濡以沫
漢語成語
相濡以沫是一個徠漢語成語,拼音是xiāng rú yǐ mò,出自先秦·莊周《莊子·大宗師》:“泉涸,魚相與處於陸,相呴以濕,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
意思是原指在困境中的魚為了生存,互相用口中的水沫沾濕對方的身體。後用來指夫妻感情,也可用於朋友。比喻同在困難的處境里,用微薄的力量互相幫助。
在句中一般作謂語、定語、賓語、狀語;含褒義。
和諧之道(徐書信)
以沫相濡,三口支撐當是品;
齊眉舉案,二人互助可為天。
《莊子·大宗師》:“泉涸,魚相與處於陸,相呴以濕,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與其譽堯而非桀也,不如兩忘而化其道。”。
譯文
泉水枯竭了,魚相互擁擠在陸地上,用呼吸的濕氣相互滋潤,用唾沫相互沾濕,還不如在江湖裡彼此相忘。與其讚美堯而非議桀,不如把他們都忘掉而與道化而為一。
庄徠子在這裡以魚例比,精闢表述了“道”通其變的觀點。對此句的理解,可以聯繫“家貧出孝子”和“亂世顯忠臣”。我們在表揚孝子和讚頌忠臣的同時,我們忽視了“家貧”和“亂世”。同樣的,兩條魚之所以需要“相濡以沫”,因為泉水乾涸了。“相忘於江湖”的意思,不是說曾經相識的彼此因為感情或其它因素而斷絕聯繫。而是指兩個不包含愛或恨等感情色彩的陌生人。這句話里的“忘”,是中國古人表達關於陰陽、矛盾時的一種慣用手法。類似的有”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中的”仁“。這裡的”仁“同樣不是指仁慈,而是指一視同仁,平等的對待。”以萬物為芻狗“也可以說成是以萬物為璞玉。這種通過互相對立的兩個屬性之一來表達統一整體的表示方法是古人常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