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私自利

漢語成語

自私自利,漢語成語,拼音是zì sī zì lì,意思是只為自己打算;只顧自己利益。出自宋·程頤《二程語錄》。作主語、賓語、定語;指只考慮自己。

出處


《晉書•潘尼傳》:“憂患之接,必生於自私,而興於有欲。”《列子•楊朱》:“大禹不以一身自利,一體偏枯。”

典故


只考慮自身的私利,毫不顧及他人。《朱子語類》卷五五:“墨氏見世間人自私自利,不能及人,故欲兼天下之人人而盡愛之。”明.李贄《焚書.王龍溪先生告文》:“所怪學道者病在愛身而不愛道,是以不知前人付託之重,而徒為自私自利之計。”清.朱彝尊《處士文君墓誌銘》:“所行所為,事虛文而寡實行,藉以文飾其自私自利之心,亦何取焉。”韓文洲《兩個媳婦》:“滿堂忽然發現安安一個人在自家自留地里彎著腰刨紅蘿蔔……她認為安安這種自私自利、無組織無紀律的行為很不好,喊道:‘嫂嫂,割隊里的小麻要緊呀!’”

近反義詞


近義詞

獨善其身、利欲熏心、見死不救、假公濟私、徇私舞弊、唯利是圖、損公肥私、徇情枉法、患得患失、損人利己

反義詞

公而忘私、大公至正、相濡以沫、毀家紓難、不惜代價、廉潔奉公、殺身成仁、大公無私成語、捨生取義、濟困扶危、急公好義、大公無私

用法搭配


運用

作主語、賓語、定語;指只考慮自己

例句

這樣自私自利的人,怎能做幹部呢?

英文翻譯


self-conce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