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氏宗祠
中國歷史遺跡
吳氏宗祠,位於山東省臨沂市吳家月庄村,是始祖鴻臚公遵明洪武遷發之令,自城陽官地村遷來占籍定居。萬曆年間(1573年)先祖為祭奠祖宗之亡靈,集全族之所能出,購置木料,燒制磚瓦,曆數年之艱辛,建成吳氏祠堂。四方吳氏子孫,前來祭祀朝拜者。
吳氏宗祠
先祖數輩,耕讀為業。詩書訓后,勤儉治家。至六世后,家業始宏。子嗣漸多。造門樓一座,大門兩旁書對聯一副,上聯“三讓宗風懷舊譜”,下聯“秋霜水露慟時思”。立正殿三間,內設神台,奉列祖之靈位。上懸一匾,題“延陵世胄”。建廂房三間為客廳,東西耳房各一間,為伺廟人寓室,院內立石碑兩幢,一為譜碑,一為廟志。植松柏銀杏各二株。而後凡逢年過節,四方吳氏子孫,前來祭祀朝拜者,絡繹不絕。緬懷先祖創業之艱難,訓育後代立身之根本,致使吳氏後裔,世代忠烈,祖輩賢良。德譽鄉里,功載史冊。
“七七事變”,日寇侵華。我文明古國,遍地狼煙,屍橫曠野,血污沭河。吳氏宗祠因為八路軍儲藏軍糧,日軍竟放火焚燒。廂房三間,一片火海,立成廢墟,古柏銀杏,已粗可合抱,大火之後,變為焦炭。主殿辛賴磚石結構,不易引燃,更兼吳氏子孫拚命撲救,方保殘存。為報效國家,振興中華,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我吳氏子孫有眾多兒女,前赴後繼,浴血奮戰。先後有四十多人,命殞國難,為民族解放和共和國的創立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在戰爭年代,黨和政府為發展教育,曾暫借祠堂辦學堂。為新中國的建設培養了大批優秀人才,如籰庄吳作才(廳級幹部)、吳作禮(地級幹部),都曾在這裡讀書學習。1958年政府在村前建完小一出,學堂遷新址。
之後由於祠堂閑置,年久失修,頻臨倒塌。六十年代,后牆坍倒,時因資金和“十年動亂”等原因,只由籰庄後人作了一次搶救性修補。
二零零二年,祠堂已搖搖欲墜,朝不保夕,為挽救這一歷史文物。有沭東吳氏十八世孫吳紹序,順族眾之意願,聯絡籰庄吳洪迎、吳清倫,寨西吳紹龍,溝北吳福豪,朱果吳紹吉等。向全族發出倡議,凡吳氏子孫,自願捐款,修復祖廟。倡議始出,應者雲集,各地紛紛來電來函,熱烈擁護,堅決支持。如溝北吳峰,駐德州任師級軍官,接訊后馬上來電,表示支持,一次捐款三千元。籰庄吳作才,廳級老幹部接訊后立刻捐款貳仟元,更有二十多名七十至八十歲的老人,聽訊後手持拐杖,親臨辦公處,每人捐款五十元。蘇魯兩省五縣(臨沭、郯城、蒼山、東海、贛於)四十多個村莊,總共捐款八萬餘元。修復工程自二零零二年三月十四日始,修牆垣六十米,整修正殿三間,重建廂房三間,門樓一幢,植銀杏松柏四株,修台階花圃二宗,立碑誌十七幢。至二零零二年五月十八日竣工,歷時六十五天,耗資七萬五千元。
為弘揚和保護民族文化遺產,二零零五年五月,吳氏宗祠被臨沭縣人民政府批准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二零零六年春,由始祖第十八代外孫、清同治皇帝老師翁同禾後人翁懷剛博士出巨資,吳氏族人捐款,為始祖雕漢白玉座像一尊。始祖雕像莊重威嚴,體現了“謙讓、開拓、進取”的吳氏精神。為吳氏族人在歷朝歷代為國家和民族做出突出貢獻,甚至獻出寶貴生命的英烈們樹豐碑一座,以慰祭他們在異國他鄉的孤魂忠魄。並於四月二日,由新任吳氏族譜管理委員會主任20世孫吳書魁,主持召開了隆重的始祖金身登位儀式、文物保護單位揭牌儀式、吳氏英烈塔落成慶典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