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趙建業的結果 展開

趙建業

河北邯鄲邱縣革命烈士

趙建業(1916.8-1948)男,邱縣邱城鎮儒林村人,參加革命工作后,化名李建業,出身於富農家庭。16歲考入縣高小,18歲高小畢業,1934年7月,考入縣師範講習所,深受國文教員王悅塵厚愛。

簡介


趙建業(1916.8-1948)男,邱縣邱城鎮儒林村人,參加革命工作后,化名李建業,出身於富農家庭。16歲考入縣高小,18歲高小畢業,1934年7月,考入縣師範講習所,深受國文教員王悅塵厚愛。畢業後分配到南辛庄教小學。抗日戰爭爆發后,拋棄家庭富裕生活,投筆從戎,積極參加抗日活動。1938年3月,我軍成安團來縣,縣戰委會成立,由縣工委書記王屏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6月到區黨委黨校受訓,畢業后又到行署檢郵班受訓,分永年作檢郵工作。8月任中共邱縣縣委第一任宣傳部長,系五大常委之一。不久,經魯西三地委介紹到魯西黨校受訓。畢業回三地委,1940春天到地委巡視團工作,6月,調冠縣,先後任縣委組織部副部長,1940年底任觀城縣委宣傳部長,因該縣是新開地區,歷任區委書記、縣委委員,縣前委書記(支前書記)。1948年2月隨冀魯豫野戰軍南下大別山,任隨軍辦事處主任。后劉鄧大軍繼續南下,留下幹部支隊,后遂響應部隊號召,到地方工作,留任安徽省金寨縣縣委書記。
其妻范桂花,1914年生,曲周縣范軍寨人,富於正義感,抗日積極分子,當時地下黨員王屏、李志新等很多革命前輩都在他家西屋隔壁牆內的小屋內藏身。保護過很多革命幹部。1943年農曆十二月二十五日,侵華日軍大“掃蕩”,范隨村中百姓向西北方向攜其獨生子子春逃跑,跑到村西北地時日偽軍向群眾開槍亂打,其中一顆罪惡的子彈擊中范桂花,當時子春被母親壓在身旁,一位好端端地慈祥母親,就這樣被日本鬼子槍殺於大馬堡村西,享年僅30歲。
1940年6月,調冠縣巡視團工作。1941年春至1942年秋,任冠縣三區區委書記,1943年後,任冠北敵占區區委書記,1945年8月起,任冠縣縣委書記,前委書記(亦稱支前書記)。
侵華日軍佔領冠縣縣城后,中共冠縣縣委、縣抗日政府帶領各抗日群眾團體轉移到縣東北農村活動,建立區鄉村三級抗日政權、抗日團體和抗日武裝,發動群眾開展挖溝、破路等抗日游擊活動,與破壞抗日的敵對勢力進行鬥爭。日軍到處安據點,修炮樓,進行大“掃蕩”,團剿抗日武裝,實行“三光”政策。建業同志自踏入冠縣大地,即融入冠縣火熱的抗日洪流,奮不顧身,通往直前,留下高聳豐碑。
1942年冬,曾5次帶領民兵擔架隊,支援主力部隊對日作戰,屢立戰功。1943年參加殲滅齊子修匪部戰鬥,受到部隊首長嘉獎。在敵占區惡劣環境下,不畏艱險,工作勤懇,深受群眾愛戴。每到一地,注意恢復和發展生產,開展政權建設,組織民兵配合主力部隊作戰,撥除日偽軍據點多處,並注重把支前和各項政治動動中湧現的積極分子吸收入黨,不斷擴展黨組織。1945年參與組織民兵配合軍分區部隊圍攻堂邑,迫使一個偽軍中隊投降。
1946年冬,國民黨新五軍進犯大名金灘鎮一帶,他在母親病危情況下,毅然接受命令,帶領武工隊和民兵100多人在班庄渡口附近備戰。挖戰壕,修工事,擊退了敵人一個團的進攻。之後,他協助地委巡視團開展土地複查工作,組織動員群眾參軍支前,並擔負起組織幹部南下,支援新解放區的使命。他率先垂範,帶頭報名參軍。1947年5月,他接到上級命令,搶修黃河渡口軍事碼頭,他帶領民兵、民工、擔架隊數千人,在“一切為了前錢,一切為了解放戰爭”口號鼓舞下,並積極徵集民船,招收水手,6月30日為護送劉鄧所率晉冀魯豫野戰軍,強渡黃河做出突出貢獻,受到劉鄧首長嘉獎。1948年2月,上級批准他參軍,隨冀晉魯豫野戰軍挺進大別山區,到達新區安徽省金寨縣,鑒於1947年11月,金寨縣被國民黨重新佔領,敵我形勢錯綜複雜。又響應部隊號召到當地地方工作,任中共金寨縣縣委書記。儘管環境惡劣,他仍經常帶工作隊,深入基層,發動群眾,建黨肅匪。他曾在國民黨游雜武裝尚未肅清的農村進行征借糧工作試點,上級總結推廣了他創造的在新解放區利用舊保甲長和發動群眾相結合完成任務的經驗。這一切,一需要膽識,二要講究策略。有一次,一個下鄉工作隊被國民黨殘餘勢力民團圍困,他聞風,即隻身冒險進村解救。他正與一個有一面之交的民團小頭目談判,一頑固民團頭子向他開槍,子彈從他領邊擦過,他仍毫無懼樂,大義凜然,陳說利害,終於化險為夷。是年冬,他帶通訊員到辛集開展工作,正在開會,突遭大批國民黨殘餘勢力和土匪圍攻,在激戰中,他與通訊員皆中彈犧牲,終年33歲。其皮帶上銅卡子被打斷。因當時有敵情,當夜,由我黨同情者在秘密安排下,將2人遺體悄悄埋於辛集村南一坑中。
1953年8月24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澤東,親自簽發“字第伍號”革命犧牲軍人家屬光榮紀念證:“查趙建業同志在革命鬥爭中光榮犧牲,豐功偉績永垂不朽,其家屬當受社會上之尊崇,除依中央人民政府《革命軍人犧牲病故褒恤暫行條例》發給恤金外,併發給此證,以資紀念。”中橫書“永垂不朽”四字。背書:“補發縣委書記犧牲款叄佰伍拾萬元,照發。”
1956年,其弟建德持邱縣民政局信前去金寨縣起屍骨。起出遷葬祖塋。當地群眾說皮帶上銅卡子被打斷的是李書記,當挖出果然也。
烈士獨子子春,一直由國家供養讀書,1958年參加工作,退休於邯鄲市理工學校。

媒體報到


這張《革命犧牲軍人家屬光榮紀念證》簽發於1953年8月24日,落款為“主席:毛澤東”,並印有“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之印”。
趙建業烈士是邱縣儒林村人。他為了革命事業,投筆從戎,屢立戰功;他曾任革命老區安徽金寨縣委書記,受到上級嘉獎……他就是邱縣趙建業烈士。“趙建業烈士獲得了毛主席簽發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五號革命犧牲軍人家屬光榮紀念證。抗日戰爭爆發后,他拋棄家庭的富裕生活,投筆從戎。他曾5次帶領民兵擔架隊,支援主力部隊對日作戰,多次立功。1946年冬,國民黨新五軍進犯大名金灘鎮一帶,他在母親病危的情況下,毅然接受命令,帶領武工隊和民兵100多人挖戰壕,修工事,擊退了敵人一個團的進攻。1947年5月,他接到命令,搶修黃河渡口軍事碼頭,他帶領民兵、民工、擔架隊數千人,並積極徵集民船,招收水手,為護送劉鄧大軍強渡黃河做出了突出貢獻,受到劉鄧首長的嘉獎。1948年2月,他隨晉冀魯豫野戰軍南下大別山,留任革命老區安徽省金寨縣縣委書記。
1948年,作為革命老區的金寨縣,敵我鬥爭形勢錯綜複雜,環境惡劣。當年冬天,趙建業帶通訊員到基層開展工作,正在開會時,突遭大批國民黨殘餘勢力和土匪圍攻,在激戰中,他與通訊員皆中彈犧牲,年僅33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