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巷村

江蘇省張家港市楊舍鎮下轄村

楊舍鎮李巷村,因地理位置極為優越,上世紀末,曾引起百餘能人進李巷,興起工業浪潮。之後的10多年裡,李巷無論是村級經濟發展,還是基層組織建設,一直都走在全市第一方陣。

簡介


李巷村
李巷村
李巷村家家戶戶以種花為業,每到鮮花怒放時,香飄十里,路人無不聞香下馬,駐足觀賞,流連忘返。由此也便流傳下一段典故。一天,宰相顧鼎臣一行從江陰崑山路過塘市南谷瀆港,即今天的新沙河時,遠遠就聞到異香,顧鼎臣陶醉非凡,忍不住下馬觀賞。只見眼前鮮花遍地,芬芳怡人,相比皇室花園,自有別樣韻味。聞著花香,顧鼎臣一直走到了莊園大戶陸川山家的花園中。只見奇葩異卉無數,朵朵爭奇鬥豔。顧鼎臣於是在陸川山家小憩。對酒賞花之餘,顧鼎臣得知此地為江陰縣東六十里的一個大村莊古涇口。觀奇花品美酒,顧鼎臣禁不住讚歎道:此地真乃花涇口也!後人覺得這一稱呼既貼切又討喜,就把它一代代流傳了下來。昔日的花涇口,就是今天李巷的虎涇口。

文物古迹


李巷村還有一處古迹,十分的有名,那就是為很多張家港人所熟知的“黃旗橋”。明朝萬曆年間,塘市旗杆村人繆昌期53歲中進士,後來與東林黨首領左都御史楊漣左光斗契合,直言揭露巡城御史劉廷元等的禍心,遭到誣陷。繆昌期於是託病從水路回歸故里。一天,官船到達谷瀆港的黃崎橋時,繆昌期命令手下落下船下的黃旗過橋,以表達自己對家鄉的感念之情。之後,附近的百姓便把原先崎嶇的崎,改成了旗幟的旗,以示紀念。
當年的“黃旗橋”,今天依然矗立在河面上。黃石板一側,“黃旗橋”三個大字隱約可見。當時,橋還沒有重修,橋面仍舊是兩三米寬的石板,兩旁也沒有護欄。但記事起,卻從來沒有看見或聽說過有人從橋上落水。後來又聽老人們說,此橋打從建好后至今,從來沒有人在橋上落水。這座橋不僅是李巷歷史的見證,也是李巷民間太平的象徵。後來,在原黃旗橋的西南方,又重建了一座大橋,也叫黃旗橋,新橋把塘市和江陰北漍連接了起來,也把無錫蘇州連接了起來,構建起經濟社會發展的和諧通道。

經濟發展


李巷村如今已然是一個經濟強村。2012年,全村工業銷售收入達20.25億元,村可用財力11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