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教育論

正面教育論

這是作者在博士畢業論文《全面理解正面教育原則——略論假醜惡的教育意義》的基礎上修改而成的學術專著。歸屬叢書“京師道德教育論叢”,叢書主編是山東師大的戚萬學教授。

作者簡介


林海亮(1978-),廣東高州人。教育學博士,副教授。四川省普通中小學教科研專家庫成員,內江師範學院校級重點學科“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負責人,內江師範學院教學督導委員會委員。華南師範大學本科(學士,2002年)、研究生(碩士,2005年),華東師範大學研究生(博士,2010年),西南大學博士后,加拿大溫莎大學博士后。研究領域為教育哲學、教師教育和比較教育學。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一項、省廳級課題及項目四項、校級課題及項目六項。參加省部級項目四項。在《教育發展研究》、《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教育學報》、《教育科學研究》、《上海教育科研》等雜誌上發表論文30餘篇,出版專著三部——《正面教育論》(獨立專著,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年)、《大學危機管理》(合作專著,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10年)、《新時期學校德育熱點問題研究》(合作專著,廣東教育出版社2008年),主編教材四部,參編教材三部。曾獲“2013年內江市十大優秀青年崗位能手”稱號、內江師範學院第二屆“教學能手”稱號。

內容簡介


當前教育者片面理解正面教育原則,他們把正面教育等同於真善美教育。在片面理解的正面教育原則下,教育者在教育實踐中,一方面努力使教育“無菌化”,積極排斥假醜惡,消極迴避假醜惡,另一方面又漠視校園內的假醜惡,消極對待社會假醜惡對學生髮展的影響。這導致了教育實踐中困境重重。教育者之所以片面理解正面教育原則,根源在於他們片面理解教育、片面理解學生的道德發展、片面理解真善美與假醜惡的辯證關係。“正面教育原則”中的“正面”主要是指教育目標、教育方法的正面導向以及的正面性,而就教育內容而言,正面教育應該包括真善美和假醜惡。假醜惡在學生髮展中能發揮積極作用。假醜惡的教育意義在於:假醜惡教育能促進學生認知發展,培養學生控制和調節道德情感的能力,堅定學生追求真善美的意志,幫助學生把道德認知轉換為道德行為,提高學生抵制假醜惡的能力,促進學生智慧的提升,弘揚學生的主體性以避免灌輸。因此,假醜惡教育與真善美教育都是正面教育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正確實施正面教育,教育者應該在教育中堅持真善美導向、正視假醜惡的存在、寬容學生的假醜惡、將假醜惡視為一種教育資源。同時,教育者在利用假醜惡進行教育的時候,應該謹慎選擇假醜惡的內容、呈現形式和方法,堅持真善美的主導地位,引導學生認識、辨別和抵制假醜惡。

內容評價


《正面教育論》以討論學校教育中的正面教育原則的應有之義為主旨,試圖論證假醜惡的正面教育意義,以為當前中國的學校教育困境探尋出路。作者以人的生物環境為喻,倡導一種將人置於“有菌”的自然環境下的教育,通過“有菌”狀態的刺激而形成人的免疫力,這是十分有價值的學校教育思路。

圖書目錄


導論
第一章 片面理解“正面教育原則”下的教育實踐及其困境
第一節 片面理解“正面教育原則”下的教育實踐
第二節 片面理解“正面教育原則”下實踐的困境
第二章 對片面理解下的“正面教育原則”及其實踐的反思
第一節 教育研究者的反思
第二節 反思之反思
第三章 對教育的片面理解
第一節 教育者對教育的片面理解
第二節 對教育目的的片面認識
第四章 對學生道德發展的片面理解
第一節 對學生心理水平的片面認識
第二節 對學生道德發展動力的片面認識
第五章 對真善美與假醜惡關係的片面理解
第一節 片面認識真善美與假醜惡的統一對立關係
第二節 教育者對人性善惡認識存在偏差
第六章 正面教育原則
徠第一節 正面教育原則的內涵
第二節 假醜惡的教育意義
第七章 進行正面教育的若干建議
第一節 堅持真善美導向,正視假醜惡
第二節 謹慎利用假醜惡進行正面教育
第三節 引導學生認識、辨別和抵制假醜惡
參考文獻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