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通鄉

河南省濮陽市濮陽縣下轄鄉

海通鄉位於縣城南30公里處,東與郎中鄉交界,南與渠村鄉為鄰,西與滑縣大寨、桑村二鄉接壤,北與慶祖鄉相連。共轄47個行政村,54個自然村,人口5.3萬人,黨員1700餘人,總面積63.2平方公里,6.4萬畝耕地。區劃代碼為410928,代碼前6位為410928,長途區號為0393,郵政編碼為457000,車牌號碼為豫J。

海通鄉有S212濮渠路和S222大海線、S307楊小線等主要幹道縱貫全鄉,交通便利;有濮清南乾渠、南湖乾渠、牛寨一支等多條渠溝流經此地,具有得天獨厚的水利資源優勢。

徠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屬濱河縣三區;2005年,合併為海通鄉。截至2018年末,海通鄉戶籍人口為59324人。截至2020年6月,海通鄉轄47個行政村,鄉人民政府駐宋鎖城村。

歷史沿革


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屬濱河縣三區。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屬長垣縣十區。
1949年,劃歸濮陽縣十區。
1957年,撤區並鄉,建立海通鄉政府;同年8月,改稱海通公社。
1985年,復鄉。
1986年,撤鄉建兩門鎮。
1989年,分設海通鄉和兩門鎮
2005年,合併為海通鄉。
轄宋鎖城、許鎖城、何鎖城、曹鎖城、殷銷城、商銷城、杜庄、喬鎖城、木梳營、沙古堆、白拐、曹家、前雙廟、后雙廟、河灣、海通集、劉辛庄、武廟、后劉家、高家、桑園、許朋、劉呂立、甘呂立、汪稱灣、任稱灣、太安集、張呂立、陳呂立、前康莊、后康莊、肖家、韓家、林寨、董庄、高月城36個行政村。2005年,撤銷兩門鎮,其行政區域併入海通鄉。 附:兩門鎮位於濮陽縣城西南,距縣城26千米。濮(陽)長(垣)公路穿境。 [沿革]1987年建鎮。明洪武二年(1369),趙、李二姓從山西洪洞移居此地,故名兩門。1997年,面積16平方千米,人口1.5萬,轄兩門、五營、小海通、鐵爐、沙窩、姚家、王月城、朱月城、馬月城、軒團堽、寧家、史家12個行政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海通鄉地處濮陽縣南部,東與郎中鄉交界,南與渠村鄉為鄰,西與滑縣大寨鄉、桑村鄉接壤,北與慶祖鎮相連,行政區域面積63.2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海通鄉地處黃河中下游沖積平原,地勢周圍高、中間低,西部高於東部,海拔最高54米,最低51米。

氣候

海通鄉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多年平均氣溫16.4℃,1月平均氣溫0.1℃,7月平均氣溫29℃,無霜期年平均246天,年降水量平均560毫米,多集中在夏、秋兩季。

水文

海通鄉境內河道屬黃河流域,主要河道濮清南乾渠8.5千米、南湖乾渠9.1千米、回木溝4千米、水屯溝6千米、三里店溝8.5千米,劉呂邱支溝6千米,境內溝渠總長42.1千米。

土地資源

2011年,海通鄉有耕地面積6.8萬畝。

行政區劃


2011年末,海通鄉轄47個行政村:宋鎖城、海通、兩門、沙堌堆、史家、團罡、伍營、小海通、朱月城、王月城、馬月城、寧家、劉辛庄、桑園、后雙廟、前雙廟、后劉家、武廟、曹家、許棚、高家、河灣、商鎖城、許鎖城、何鎖城、董庄、白拐、木梳營、林占、甘呂邱、劉呂邱、張呂邱、陳呂邱、耿呂邱、張稱灣、甘稱灣、王稱灣、太安集、鐵爐、沙窩、姚家、韓家、肖家、柳漢、后康莊、前康莊、榆林,下設311個村民小組。有54個自然村。
截至2020年6月,海通鄉轄47個行政村,鄉人民政府駐宋鎖城村。
宋鎖城村許鎖城村何鎖城村商鎖城村木梳營村林寨村董庄村村沙堌堆村
白拐村劉呂邱村甘呂邱村甘稱灣村王稱灣村張稱灣村太安集村張呂邱村
陳呂邱村耿呂邱村海通村河灣村前雙廟村后雙廟村曹家村桑園村
高家村后劉家村武廟村劉辛庄村許棚村韓家村柳漢村榆林村
肖家村前康莊村后康莊村兩門村沙窩村鐵爐村團罡村寧家村
史家村馬月城村朱月城村王月城村姚家村小海通村伍營村

人口民族


2011年末,海通鄉總人口5.16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9500人,城鎮化率18.4%。另有流動人口1.29萬人。總人口中,男性27800人,佔53.9%;女性23800人,佔46.1%;14歲以下10200人,佔19.8%;15—64歲31900人,佔61.7%;65歲以上9554人,佔18.5%。總人口中大部分是漢族,回族375人。2011年,人口出生率11.98‰,人口死亡率3.71‰,人口自然增長率8.27‰。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793人。
2017年末,海通鄉常住人口為58134人。
截至2018年末,海通鄉戶籍人口為59324人。

經濟


綜述

海通鄉
海通鄉
海通鄉是典型的農業鄉,鄉黨委立足實際,大力發展現代農業,走市場化運作、規模化經營、企業化經營的農業現代化道路。2010年來,共流轉土地2.5萬餘畝,扶持有能力的農戶成立合作社40餘家,社員4000餘戶,每年帶動農民增收2億元。其中,大型合作社有兩門致富合作社,以加工玉米為主;濮陽縣海通鄉荷花蓮藕種植專業合作社、濮陽縣綠環蓮藕種植專業合作社,以蓮藕種植、泥鰍養殖為主;濮陽縣華普種養合作社,以獺兔養殖、生豬養殖、畜禽養殖為主。
藉助優越的水利條件,形成獨具海通特色的蓮鰍經濟。即以濮渠路兩側萬畝荷花帶為依託,發展黃河金鰍、美國青蛙、南美對蝦等水產養殖業,培育蔬果採摘園、花卉苗圃等經濟林木種植業,在此基礎上綜合開發鄉村休閑、溫泉度假、餐飲、水上拓展、人文觀光等功能,打造集觀光、休閑、養老於一體的海通文信荷花園。2015年,海通蓮鰍種養規模達1.5萬畝,濮渠路兩側帶狀分佈,主要品種有湘蓮、鄂蓮6號等;經濟林木種植面積達2000畝,主要繁育速生法桐、速生白臘、楓楊、紅椿等品種,套種白芍、牡丹等中藥材;海通文信荷花園位於劉呂邱村,總概算投資1億元,規劃項目有:黃河文化園、中原民俗文化園、農耕文化園、中原飲食文化園、垂釣園、溫泉療養園、水上遊樂園、採摘園、候鳥觀光保護站、黃河金鰍養殖園等;蔬果採摘園佔地3000畝,位於荷花生態園西半部,計劃由第十方沉砂池復耕后開發觀,與荷花園相映成趣,形成“春天賞花、夏天觀荷、秋天摘果、冬天泡泉”的四季景觀帶。
鄉鎮企業發展迅速。海通鄉現有企業35家,其中規模以上工業8家,全部為非公有制企業。近年以來,海通鄉逐漸形成了以糖果加工、潤滑油脂、粉絲加工三大主導產業蓬勃發展的良好勢頭。海通鄉現有糖果加工企業20餘家,30餘個品種,註冊商標27個,年產值達3億元;現有潤滑油加工企業3家,年產值在3.6億元以上。海通鄉已成為豫北規模較大的糖果生產基地和潤滑油脂生產基地。
社區建設日新月異。兩門社區涵蓋10個行政村、4500戶、20000人。社區規劃佔地1936畝,總建築面積98.37萬平方米,建成后可入住2.5萬餘人。2015年,兩門社區一期建設已完工道路、排污、路燈、建設完工,水、電、氣安裝完畢,幼兒園、小學、信用社、派出所、醫院、停車場、溫泉酒店等功能區一應俱全,要把兩門社區打造成濮陽、滑縣、長垣三縣交匯處的商貿中心城鎮,讓農民群眾早日實現城市夢。
2011年,海通鄉完成財政總收入278.8萬元,地方財政收入53.8萬元,稅收225萬元,比上年增長16%。農民人均純收入4415元。
2018年,海通鄉有工業企業25個,其中規模以上13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57個。

農業

2011年,海通鄉實現農業總產值2.6億元。糧食作物以小麥、水稻、大豆、玉米為主。2011年,糧食總產量6.5萬噸,人均1258千克,其中小麥3.25萬噸,水稻1.328萬噸,玉米1.239萬噸。
海通鄉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牛、羊、家禽為主。2011年,生豬飼養量5.2萬頭,年末存欄1.2萬頭,牛飼養量0.4萬頭,年末存欄1603頭,羊飼養量3.5萬隻,年末存欄1.24萬隻,家禽飼養量25.1萬羽,年末存欄5.12萬羽。
2011年末,海通鄉累計造林3500畝,經濟林500畝,農民住宅四旁樹木21萬株。

工業

2011年末,海通鄉工業總產值達到2.8億元,比上年增長13%,規模以上工業企業7家,職工320餘人。

商業

2011年末,海通鄉有個體工商戶1812戶,從業人員2930人。2011年,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4.7億元,比上年增長17%。

金融業

2011年末,海通鄉境內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1.78億元,比上年增長18%。

文化


地名由來
據傳,明朝以前此處河道縱橫,地勢低洼,每年夏秋河水泛濫,常年積水,勢大如海,似與大海相通,取名海通。

歷史文化

徠相傳,明朝以前此處河流縱橫,常年積水,因為與大海相通,故得名大海通。歷史上,海通鄉曾是一方富庶之地,人傑地靈。明朝兵部尚書董漢儒的故鄉位於海通鄉沙固堆村,現存的董公墓及其使用過的印鑒、奏摺、象牙笏等均是國家重點保護文物。

交通


2011年,海通鄉有307、222省道過境,307省道境內長5.5千米,通往郎中鄉、渠村鄉;222省道境內長5千米,通往滑縣大寨鄉。縣鄉級道路7條,總長85千米,通往濮陽縣城。客運站兩個,有班車26輛,日客運量2800人左右。

社會


教育事業

2011年末,海通鄉有幼兒園3所,在園幼兒800人,專任教師38人;小學16所,在校學生4120人,專任教師140人,小學適齡人口入學率100%;初中3所,在校學生1100人,專任教師124人,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2011年,教育經費1310萬元。預算內教育經費(包括城市教育費附加)占財政總支出的4%。

文化事業

2011年末,海通鄉有文化站1個,建築面積2000平方米,檔案館1個,建築面積32平方米;文化廣場4個,文化大院15個,農家書屋21個,村民自發組織文藝團體50個。2011年末,有線電視用戶1123戶,數字電視132戶,電視綜合覆蓋率100%。

醫療衛生

2011年末,海通鄉有衛生院2所,病床48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1張。專業衛生人員62人,其中執業醫師14人,註冊護士18人,每千人擁有衛生技術人員1.1人。2011年,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4.13萬人次,手術342台次。農村新型合作醫療人數4.9萬人,參合率99%。

社會保障

2011年,海通鄉有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375戶,人數2243人,支出193.7萬元,比上年增長7%;農村五保集中供養80人,支出24萬元;農村五保分散供養512人,支出67.5萬元;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104人。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2828人次,支出14.1萬元,比上年增長40%。

郵政電信

2011年末,海通鄉有郵政網點2個,年征訂報紙800餘份、期刊400餘冊。電話交換機總容量20000門,固定電話用戶2600戶,比上年增長6.5%;寬頻接入用戶2000戶,比上年增長28%;行動電話戶普及率200%,比上年增長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