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中鄉

河南省濮陽市濮陽縣轄鄉

郎中鄉,隸屬於河南省濮陽市濮陽縣,地處濮陽縣東南部。 

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屬昆吾縣4區;1985年,恢復郎中鄉。截至2018年末,郎中鄉戶籍人口為63860人。截至2020年6月,郎中鄉轄63個行政村,鄉人民政府駐壩頭村。 

歷史沿革


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屬昆吾縣4區。
1949年,昆吾縣併入濮陽,屬濮陽縣10區。
1957年,撤區建郎中鄉。
1958年,成立郎中公社。
1960年,公社駐地遷壩頭,仍稱郎中公社。
1985年,恢復郎中鄉。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郎中鄉地處濮陽縣東南部,黃河北岸大堤自鄉境南部東西穿過,東接習城鄉,南隔黃河與山東省菏澤市東明縣相望,西與慶祖鎮海通鄉渠村鄉交界,北依八公橋鎮,行政區域面積88.76平方千米。
郎中鄉
郎中鄉

地形地貌

郎中鄉地處黃河中下游北側沖積平原,地形平坦,地勢由南向北傾斜,海拔在54—60.6米之間。

氣候特徵

郎中鄉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其特點是四季分明,春季乾旱多風沙,夏季炎熱降雨集中,秋季涼爽日照時間長,冬季寒冷少雨雪。多年平均氣溫13.4℃,1月平均氣溫2.2℃,7月平均氣溫27.5℃。無霜期年平均280天左右。年平均日照時數2585.2小時。年平均降水量626.4毫米,降雨集中在每年7—8月。 

水文

郎中鄉有黃河自西向東橫貫全鄉南部,年平均流量1380立方米/秒,有灌溉干、支渠10條,長達40餘千米,陳屯虹吸設施1處,提灌站1處。 

自然災害

郎中鄉境內主要自然災害有乾旱、洪澇、大風等。1996年8月,1998年7月黃河決堤,致使灘區全部被淹。1997年6月上旬至7月,乾旱嚴重,降雨量僅16毫米,秋作物旱死近萬畝,經濟損失近億元。

自然資源


郎中鄉境內探明的地下礦藏有石油、天然氣等。 
2011年,郎中鄉有耕地面積8.1萬畝。

行政區劃


2011年末,郎中鄉轄63個行政村,下設338個村民小組。 
2011年郎中鄉區劃詳情
壩頭集郎中集前趙屯後趙屯馬屯
晁屯陳屯張屯司馬集南趙占
前汪占后汪占甘安頭晁安頭劉庄
東司馬中司馬西司馬黃占支占
高占道仙金辛庄曹辛庄位辛庄
李庄馬海東丁占西丁占翟占
馬白邱魯白邱管白邱李白邱東白邱
西白邱賈白邱梁大郭祝大郭李大郭
張占集東王海西王海展邱子第張占
霍營大趙占陳占大碾尚占
駱營西減杜中減杜減杜郎占
蘆里趙堂大廟閆占於占
大郎中宋占徐占  
 截至2020年6月,郎中鄉轄63個行政村,鄉人民政府駐地壩頭村。
郎中鄉區劃詳情
壩頭村金辛庄村中減杜村支寨村祝大郭村馬白邱村大郎中村
前趙屯村曹辛庄村西減杜村中司馬村李大郭村西丁寨村宋寨村
後趙屯村位辛庄村尚家占村東司馬村梁大郭村東丁寨村徐寨村
晁屯村馬海村大碾村南趙寨村賈白邱村翟寨村大廟張寨村
陳屯村道仙村陳寨村劉庄村村西白邱村張寨集村於寨村
張屯村駱營村霍營村司馬集村東白邱村東王海村蘆里村
馬屯村大趙寨村紫弟張寨村前汪寨村李白邱村西王海村趙堂村
高寨村郎寨村西司馬村后汪寨村管白邱村展邱村閆寨村
李庄村東減杜村黃寨村晁安頭村魯白邱村郎中集村甘安頭村
 

人口民族


2011年末,郎中鄉總人口5.8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216人,城鎮化率2.1%。另有流動人口2000人。總人口中,男性29300人,佔50.5%;女性28700人,佔49.5%;14歲以下10788人,佔18.60%;15—64歲42000人,佔72.4%;65歲以上5220人,佔9%。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少數民族有回族213人。2011年,人口出生率11.4‰,人口死亡率6.1‰,人口自然增長率5.3‰。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695人。 
郎中鄉
郎中鄉
2017年末,郎中鄉常住人口為63944人。 
截至2018年末,郎中鄉戶籍人口為63860人。

經濟


綜述
2006年,郎中鄉生產總值完成15933萬元,財政收入完成42.8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完成2223元
2011年,郎中鄉完成財政收入322.8萬元,稅收246.54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941元。 
2018年,郎中鄉有工業企業68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38個。 
農業
郎中鄉糧食作為以水稻、小麥、玉米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5萬噸,人均0.93千克,其中水稻5000噸,小麥3.08萬噸。主要經濟作物有棉花、大豆、花生等。2011年,棉花種植面積1.5萬畝,產量5900噸。 
郎中鄉畜牧業以飼養豬、羊、牛、家禽為主。2011年,生豬飼養量3萬餘頭,年末存欄5.1頭;羊飼養量4萬隻,年末存欄5.3萬隻,牛飼養量2萬頭,年末存欄1.5萬頭;家禽飼養量50萬羽。 
截至2011年末,郎中鄉累計造林3.3萬畝。 
商業
2011年,郎中鄉有2大集貿市場。2011年末,商戶達2000餘戶,集日交易額達千萬元。

文化


地名由來
據傳,明初常氏自山西洪洞遷此建村,為紀念官居郎中的祖先,故名郎中。

交通


2011年,郎中鄉有106國道過境,境內長10千米,雙向6車道,通往清河頭鄉八公橋鎮。307、212省道過境,其中307省道境內長9千米,雙向4車道,通往海通鄉,212省道境內長11.5千米,全鄉實現了村村通。有客運站,客車10輛,通往濮陽縣城,途經八公橋、胡狀、清河頭,日載客量380人。

社會


教育

2011年末,郎中鄉有幼兒園5所,在園幼兒1000人;小學27所,在校生4722人;初中2所,在校生471人。

文化事業

2011年末,郎中鄉有文化站1個,建築面積305平方米;公共圖書室1個,建築面積60平方米,藏書6000冊;村文化大院2個,農家書屋23個。秧歌隊3支。2011年末,電視普及率達99%,各村均有廣播喇叭,在鄉政府駐地裝有河南衛視插轉檯1座。
郵政電信
2011年末,郎中鄉有郵政網點1個,投遞路線單程總長度30千米,投遞點63個,鄉村通郵率100%。電信企業2家,服務網點10個,固定電話用戶3000戶,電話用戶普及率30%;行動電話用戶2.22萬戶,比上年增加560戶,行動電話用戶普及率57.3%;光纜線路總長達38.6千米,主幹電纜達560對千米,網際網路埠總數5000個,其中已佔用埠總數2200個,寬頻接入用戶2200戶。

醫療衛生

2011年末,郎中鄉有衛生院1所,病床50張。專業衛生人員46人。2011年,出院病人2300人次。2011年,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100%,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49620人,參合率99%;孕產婦死亡率0.83/10萬,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嬰兒死亡率、新生兒死亡率分別為0.18‰、0.19‰、0.25‰。

社會保障

2011年,郎中鄉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70戶,人數100人,支出19.2萬元,月人均160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907戶,人數2500人,支出21.6萬元,月人均72元;農村五保集中供養50人,支出12萬元;農村五保分散供養339人,支出60.64萬元;農村醫療救助85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969人次,共支出18.6萬元。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521人,撫恤事業費支出199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