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成體統

不成體統

不成體統,漢語成語,拼音是bù chéng tǐ tǒng,出自《三國演義》,指言行沒有規矩,不成樣子,或指人或事物不符合體制、格局、規矩等,表示人言行放肆,或有失莊重。

成語釋義


體統:格局,規矩。指言行沒有規矩,不成樣子。

成語出處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十三回:“刻印不及,以錐畫之,全不成體統。”

成語典故


體統:指體制格局、規矩等。形容言語行動沒有規矩,不成樣子。
《紅樓夢》一三回:“我看裡頭著實不成體統,要屈尊大妹妹一個月,在這裡料理料理,我就放心了。”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二七回:“此時官廳上亂烘烘的,鬧了個不成體統。”

近反義詞


近義詞

不拘小節、有失體統。

反義詞

規行矩步、循規蹈矩。

用法搭配


運用

作謂語、補語、分句;表示人言行放肆。

例句

她在聚會上的舉止真不成體統。

英文翻譯


behave bad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