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節彈響
人體的關節在運動時發出的響聲
徠關節彈響是人體的關節在運動時發出的響聲。關節彈響可以分為生理性和病理性兩大類。病理性關節彈響非常複雜,有關其病因病理、治療和預后可向物理康復治療師、骨科醫師等諮詢。
病理性關節彈響是由於關節的損傷、疾病或結構的變異,致使滑膜粗糙,關節囊、韌帶鬆弛,肌腱增生或腱鞘狹窄,關節盤破裂,關節軟骨脫落等,在運動時就會因上述組織的摩擦而產生彈響。它可根據不同的病因和病理分為骨原性、滑膜原性、肌腱原性等多種,其響聲可以是清脆的、沉悶的或磨砂樣的,多數伴有疼痛或不適感,並且都是可以連續發生的。
生理性關節彈響是來自關節腔內的清脆、單一、無痛的爆裂樣音響。
正常成人的關節在處於一定時間的靜止狀態后,如果受到突然的牽拉或屈伸,常會發出清脆的爆裂樣音響。例如,當人體靜止一段時間后突然挺胸、聳肩、張口、伸屈四肢、扭轉或伸屈軀幹時,四肢、顳頜、脊椎關節常“啪啪”作響。這種彈響更可故意產生,例如在壓折手指時。推拿醫生們可用特殊的手法使胸鎖、肘、腕、掌、指、膝、踝、跖、趾、以及頸、胸、腰椎等關節發生彈響,以達到松筋、活絡、解痙、減壓等治療作用。但是,如果企圖使彈響緊接著重複發生則是不可能的,必須使關節靜止一定的時間后才會重新發生。脊椎的關節雖然可以連續發生好幾次,是因為脊椎是由多個關節構成的,其中每一個關節只能響一次。這就是生理性關節彈響。
這種彈響常見於關節發育的成熟期,幼年不發生,少兒期少見或彈響聲較為頓弱,中青年期多見,老年則逐漸減少。
生理性關節彈響的特點如下:
徠1.只發生在關節受到突然的牽拉或屈折時;
2.彈響前關節必須有一定時間的靜止期;
3.響聲清脆、單一、不重複;
4.不伴有疼痛或不適感,彈響后常有輕鬆感。
這4點是識別生理性關節彈響並於病理性關節彈響進行鑒別的關鍵。如果彈響不符合上述任何一點,便屬於病理性彈響。
彈響來自關節腔。
關節腔是密閉腔,腔內壓力小於大氣壓,通常稱為負壓,它使對應的關節面互相緊密貼附,加上其中滑液的填充,通常是一個潛在腔。腔內負壓是關節的穩定因素,滑液是靈活因素。當關節靜止時,穩定因素佔優勢,靈活因素相對減弱,負壓形成一個中心區或稱為谷區,谷區內壓力最低,谷區之外則壓力較高。當關節受到突然的牽拉或屈折時,瞬間拉力超過腔內的副壓力,靜態平衡突然被打破,出現一個暫時的明顯腔。由於對應關節面的突然分離以及周圍氣體迅即向明顯腔擴散而發出清脆的彈響聲。彈響聲實際上是關節腔內氣體擴散波的振動聲。氣體擴散的結果使關節腔內的壓力趨於均衡,谷區消失,滑液泌散增加,關節的靈活性增加。
這種變化可被視為關節內平衡態的轉變,即從靜態平衡到動態平衡的轉變,這種平衡態的轉變是使肌肉協調舒縮以完成隨意運動的條件。因此,也可將彈響理解為關節內平衡態轉變的特殊形式——突變的表現。
1、理解了生理性關節彈響的實質,有助於對關節彈響這一臨床現象的總體認識。並非所有的關節彈響都是病理性的。實施手法時發生的關節彈響也並非都是關節複位的標誌。
2、彈響發生后,關節的靈活性增加。反之,如果關節的靈活性長期不能得到充分的發揮,將會導致關節的功能減損和結構退化。因此,使關節適度的發生彈響是有益無害的。
3、生理性關節彈響發生的瞬間,關節囊受到有效的牽拉,滑膜皺摺得以伸展,關節腔內的壓力發生變化,這些作用使關節周圍的毛細血管和神經末梢受到刺激,從而使血液循環加強,滑液泌散增加,有助於解痙、消炎、剝離粘連和解除嵌頓。所以在推拿時誘發關節彈響具有明顯的治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