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白石逝世

齊白石逝世

1955年,齊白石獲得世界和平理事會頒發的“1955年度國際和平獎金”,成為唯一獲此殊榮的中國人。的確,1922年以後,齊白石國際國內名聲鵲起。 1953年,齊白石被文化部授予“中國人民傑出的藝術家”榮譽獎狀。

基本介紹


1957年9月16日 齊白石逝世
郭沫若(中)和茅盾(右)向獲得世界和平理事會國際和平獎金的齊白石祝賀
1957年9月16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北京中國畫院名譽院長、中央美術學院名譽教授、1955年國際和平獎金獲得者、人民藝術家齊白石在北京醫院病逝,享年97歲。
齊白石是20世紀的一位著名畫家。他從一個湖南湘潭出生的農民的兒子――鄉間雕花謀生的木匠,到舉世聞名的畫家,在中國畫的許多領域都有非凡的創造。1953年,為慶祝他93歲壽辰,有關部門為他舉辦了隆重的祝壽儀式。1957年,齊白石逝世后,國家又為其組織了盛大的公祭儀式,國務院總理周恩來親自出席,為他一生的榮耀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1999年10月29日,《光明日報》發表林木的文章《誰是識白石之伯樂》。文中說:
齊白石是怎樣成名的?那位提攜他的人是誰?全中國的人都會異口同聲地說,是徐悲鴻。但事實上,齊白石此前早就成了名,而且提攜他的不是徐悲鴻,而是陳師曾。
據齊璜(白石)口述、張次溪筆錄的《白石老人自傳》等書都對陳師曾提攜齊白石有明確的記載。
1917年,當齊白石第二次到北京避匪患,在琉璃廠南紙店賣畫、印時,就受到當時北京畫壇領袖陳師曾的賞識。陳師曾的循跡造訪,使兩人成為莫逆之交。在陳師曾的勸告下,品格不錯但畫法太似太拘謹的齊白石準備“衰年變法”。齊白石自稱,“余作畫數十年,未稱己意,從此決定大變”,“師曾勸我自出新意,變通畫法,我聽了他話,自創紅花墨葉的一派”。
真正變法是從1917年底回湖南而1919年初再返北京后開始的。變法的確是受陳師曾的啟發而進行的。也時時受到陳師曾的幫助。胡佩衡這位北京大學畫法研究會的導師、齊的朋友就說過,陳師曾曾對他講,齊白石“思想新奇,不是一般畫家能畫得出來的……我們應該特別幫助這位鄉下老農,為他的繪畫宣傳。經過3年的變法,到1922年,陳師曾攜齊白石畫在日本東京參加中日聯合繪畫展覽會,齊名聲大震於東瀛,畫價亦爆增。對此,齊在自傳中不無欣慰地寫道:“2尺長的紙,賣到250銀幣……還聽說法國人在東京,選了師曾和我兩人的畫,加入巴黎藝術展覽會……我做了一首詩,作為紀念:‘曾點胭脂作杏花,百金尺紙眾爭誇;平生羞殺傳名姓,海國都知老畫家。’……從此以後,我賣畫生涯,一天比一天興盛起來。這都是師曾提拔我的一番厚意。”
1923年陳師曾病故,齊白石十分傷心,他對張次溪說:“師曾提拔我的一番厚意,我是永遠忘不了他的……我如沒有師曾的提攜,我的畫名,不會有今天”。的確,1922年以後,齊白石國際國內名聲鵲起。外國人都涌至齊白石家裡買畫,琉璃廠的老闆也熱情起來。有齊白石自己之詩為證:“一身畫債終難了,晨起揮毫夜睡遲。晚歲破除年少懶,誰教姓字世都知。”且自注云:“因外客索畫,一日未得休息,倦極自嘲。”林琴南對齊白石畫亦極佩服,至有“南吳(昌碩)北齊(白石)”之稱。
作品現已成為珍寶的畫家齊白石老人,走出畫室,參加要求世界和平,反對戰爭的集會。
老舍夫婦與齊白石老人(中)在一起
1953年,齊白石被文化部授予“中國人民傑出的藝術家”榮譽獎狀。